测试技术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科学始于测量”。科学的本质特征是定量分析,现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发展完善与测试技术进步密不可分。测试系统与测量仪器作为精确获取数据信息的基本手段,是进行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原创性仪器助力开创新学科领域、产生颠覆性研究成果。 生产制造创造物质财富。“只有测量出来,才能制造出来”。现代生产的效率、产品质量性能都建立在基于高精度测试系统和测量仪器的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之上,面向未来的智能制造模式更是以信息和数据为支撑,更依赖于测量仪器获取大数据以实现对各种制造资源的优化利用。仪器驱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测试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密不可分又举足轻重,让我们努力学好测试技术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测试技术是机械类、近机类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习相关专业后续课程不可缺失的基础。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机械工程中动态物理量的测试问题,主要介绍了与机械工程相关的测试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围绕测试系统的组成,讲述了常用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测试信号调理电路、信号分析与处理、测试系统的特性、嵌入式测试系统、机械工程中常见量的测试和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等内容。课程实践性很强,涉及知识面较广。

本课程以典型案例教学为主线,贯穿整个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强化工程实际应用,突出学生能力培养,重点介绍根据具体测试任务如何制定和优化测试方案、恰当选择器件和部件、合理设计测试系统各模块、构建满足特定功能和技术指标的测试系统、正确处理测试数据等,力求体现先进性、实用性,注意反映当今测试技术发展的新成和新动向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掌握传感器、典型调理电路、信号分析与处理、测试系统特性等有关测试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初步具有根据被测对象特点和测试要求设计测试方案,合理选择和设计传感器、调理电路和显示存储记录装置,正确构建测试系统的能力;

3)初步具备对复杂机械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理论分析能力,设计并独立进行科学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进而评价和优化系统静、动态特性的能力。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学习本课程需要前期先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与电子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控制工程等课程


参考资料

[1]韩建海等.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 2  ]  施文康 余晓芬.检测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何岭松.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黄长艺 严普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 黄惟公.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6] 周生国.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7] 孙启国.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

[8] 周浩敏 王睿.测试信号处理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9] 陈杰 黄鸿.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 彭军.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11] 贾伯年.传感器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12] 朱自勤.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3] 王伯雄.测试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4] 吴正毅.测试技术与测试信号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5] 陈长征等编著,设备振动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6] 杨国安编著,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实用技术,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17] 卢文祥,杜润生编,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