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分析化学
第10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09日 ~ 2025年07月04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719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分析化学是指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是中药学、药学、医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分析化学课程将带你学习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方法,欢迎大家加入该课程的学习!
分析化学是指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是中药学、药学、医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分析化学课程将带你学习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方法,欢迎大家加入该课程的学习!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一门科学。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得到分析数据,鉴定物质体系的化学组成、测定其中有关成分的含量和确定体系中物质的结构和形态,解决关于物质体系构成及其性质的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道德,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技能,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授课目标

1.掌握基本的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2.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结构及仪器的使用方法。

3.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有关计算,初步具备数据评价能力

成绩 要求

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百分制。

1.单元作业(25分):为主观题,需要学生互评。每人至少互评5个他人作业(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50%;未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80%,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100%)。

2.观看视频(50分):每单个视频的观看进度大于90%才算完成,否则该视频不计入已完成视频个数。

3.线上讨论(25分):根据同学们在讨论区发表的有效帖子(含主贴和回帖)的数量给予评分,有效帖(发帖或回帖)50个及以上为满分。

课程大纲

第五章 红外光谱法

5.1红外光谱概述

5.2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振动能级

5.3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振动形式

5.4红外光谱的峰强与峰位

5.5影响红外光谱谱带的位置因素

5.6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5.7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典型红外光谱

5.8红外光谱的解析方法

红外光谱法作业

红外光谱法测验

第七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7.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7.2化学位移

7.3影响质子化学位移的因素

7.4自旋耦合与自旋裂分

7.5自旋系统

7.6核磁共振波谱仪及实验方法

7.7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第十章 色谱法概论

10.1色谱法分类

10.2色谱过程、有关术语

10.3分配系数

10.4塔板理论、速率理论

10.5分离度、色谱分离方程

第九章 波谱综合解析

9.1 波谱综合解析

第八章 质谱法

8.1质谱原理及仪器简介

8.2质谱中的主要离子

8.3裂解的表示及主要裂解类型

8.4主要有机化合物的质谱特点

8.5质谱解析

第四章 荧光分析法

4.1.1荧光分析法概述

4.1.2分子荧光的产生

4.1.3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

4.2.1荧光效率和荧光寿命、荧光强度与分子结构关系

4.2.2影响荧光强度的外界因素-1

4.2.3影响荧光强度的外界因素-2

4.3荧光分光光度计

4.4定性与定量

4.5应用

第十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1高效液相色谱法介绍及HPLC仪的输液系统

13.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进样及色谱分离系统

13.3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及数据记录与处理系统

13.4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固定相

13.5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

13.6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及其分离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作业

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

12.1气相色谱仪

12.2气-液色谱法固定液的要求及分类

12.3气-液色谱法固定液的选择原则及载体

12.4检测器的类型及性能指标

12.5热导检测器的原理及特点

12.6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等

12.7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12.8气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及定量校正因子

12.9常用定量分析方法——内标法

12.10定量分析方法——外标法和归一化法

气相色谱法-测验

气相色谱法---作业

第十一章 经典色谱法

11.1吸附剂、色谱条件

11.2薄层色谱

11.3基本原理、纸色谱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分析化学》(第8版),柴逸峰、邸欣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分析化学》(第6版)(上册),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2

《分析化学》(第6版)(下册),武汉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

《中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05

 

【网络学习资源】

1.国家药典委员会: https://wang646779.honpu.com/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https://www.nmpa.gov.cn/  

3.中国知网: https://www.cnki.net/ 

4.中国大学MOOC网站: https://www.icourse163.org/

常见问题

1.课程衔接:课程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课程衔接较为紧密,需要学生紧密联系相关课程,系统学习。

2.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与课程无关内容,不发表非法、违禁信息。

河南中医药大学
9 位授课老师
冯素香

冯素香

教授

潘聪洁

潘聪洁

讲师

刘文静

刘文静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