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
第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13日 ~ 2020年07月15日
学时安排: 1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14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是一门临床课程。本课程在突出中医眼科特色,弘扬中医眼科优势基础上,融入现代眼科诊疗技术和眼科新进展,使课程内容与眼科临床更加贴近,为医学生踏入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基础。适用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等临床相关专业学生选修学习。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是一门临床课程。本课程在突出中医眼科特色,弘扬中医眼科优势基础上,融入现代眼科诊疗技术和眼科新进展,使课程内容与眼科临床更加贴近,为医学生踏入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基础。适用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等临床相关专业学生选修学习。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同学们好: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课程今天正式与大家见面了!很高兴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门课程。

《中西结合眼科学》是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眼的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眼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护理的临床学科,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的对象是眼这一视觉器官。人从外界获取信息的85%来自于视觉器官,视觉的敏锐与否,对我们的劳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仅次于生命。正如元末明初的眼科医家倪维德所说,眼能 “纳山川之大,察毫芒之细,悉云霄之高,尽泉沙之深”。故古人又称眼为“金珠玉液”、“幽户神门”,将之视为“人身之至宝”。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课程坚持中西医并重,内容上立足教材,紧扣教学大纲,突出中医眼科的特色优势和辨证思维,融入现代眼科诊疗技术和新进展。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一切从临床实际出发,发挥中西医各自诊疗优势,将其运用于临床实际当中,突出中西结合诊治眼病的协同作用。

本课程内容分为二部分,上篇总论主要介绍中西医眼科的基本理论和眼科常用检查、诊断与治疗概要。下篇各论分别介绍各种眼病的中西医诊疗方法及防盲治盲等内容。

在此,预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顺利,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授课目标

       系统掌握眼科的解剖生理、眼科常用检查方法和诊断治疗技术、中医眼科常见诊疗技术和辨证论治思维特点。掌握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现代诊疗技术。掌握中医眼科特色和优势治疗方法。了解现代医学眼科诊疗新进展。

成绩 要求

       学生在观看知识点视频及相关学习资源后,完成单元测试等作业,参与课后讨论,对疑惑可发帖留言。教师及助教会及时答疑解惑。通过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答疑解惑及重点内容讲解相结合的的翻转课堂的形式完成课程学习。

课程大纲

《中西医眼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012220036

课程名称(中文):中西医眼科学

课程名称(英文):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of eye

开课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五官学科

学分: 2学分                  总学时:36学时

理论学时:32学时               实验学时:4学时

先开课程:中基》、《中诊》、《中药》、《方剂》、《生理》、《病理》、《药理》

授课对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眼病病因病理概要、眼科诊断及中西医常用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掌握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原则,西医外治和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掌握眼科急重症的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熟悉中医、西医眼科在某些眼病治疗中的优势所在,了解眼底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原要点。

本门课程是为中医药院校本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设置的临床专业课。通过学习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较系统的掌握眼科常见病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及急救方法。熟悉眼科常见病的中西医概念、病因病机、检查和诊断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通过课堂讲授、布置作业、自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中西医眼科发展简史( 1学时)

1.基本要求

(1)熟悉中医眼科学的发展简史。

(2)了解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眼科发展史。

2.重点、难点

重点:各个时期眼科的发展特点。

3.说明:以眼科之最将各个时期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掌握。

第二章 眼的解剖生理与胚胎发育( 3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眼眶、眼外肌的解剖和生理特点,了解视路及瞳孔反射路。

(2)掌握眼球壁如角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的解剖生理。眼内容物房水的生成和循环途径。晶状体的生理特点。眼附属器中眼睑、结膜、泪器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2.重点、难点

重点:眼球壁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难点:视网膜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房水的生成和循环。

3.说明: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图片和动画展示眼科解剖,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第三章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眼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2)熟悉五轮学说的配位。

(3)掌握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及五轮学说的概念。

2.重点、难点

重点:眼与肝的关系,五轮学说的内容。

难点:五轮学说的配位。

3.说明:以画图的方法将配位详细展示给学生。

第四章 病因病理(1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眼科西医常见病因和病理改变。

(2)熟悉中医外感六淫、七情、饮食、劳倦、外伤等病因所致眼病的特点和病机。

2.重点、难点

重点:中医病因病机。

难点:外感六淫所致眼病的特点。

3.说明:

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六淫致病特点与眼病相结合。突出六淫中以风火湿所致眼病多见。

第五章 眼科检查与诊断( 3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眼科病史采集和眼部问诊及全身症状,。

(2)熟悉眼球前段和裂隙灯检查法、直接检眼镜检查法、眼附属器检查,眼部超声检查,眼底血管造影和眼压测量

(3)掌握视力检查方法,色觉检查法。掌握五轮辩证和内外障辩证。

2.重点、难点

重点:裂隙灯检查、直接检眼镜检查、视力检查方法。

难点:裂隙灯检查、直接检眼镜检查。

3.说明:以课堂讲授加视频演示。配合实验课教师现场示教,配合实际操作练习。

第六章 眼科治疗概要( 2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外治法中的一般外治法及常用手术法

(2)掌握内治法中的退翳明目法适应症

2.重点、难点

重点:退翳明目法的辩证用药。

难点:点眼药水、眼药膏法。

3.说明:

分类讲授退翳明目药物的特点。视频演示点眼药方法。

第七章 眼睑病( 3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眼睑部分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原则

(2)熟悉睑缘炎、病毒性睑皮炎、眼脸位置异常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方法

(3)掌握麦粒肿的中医辩证论治要点及其与霰粒肿的鉴别诊断。

2.重点、难点

重点:睑腺炎、睑缘炎、病毒性睑皮炎的诊断和中西医治疗方法。

难点:睑腺炎、睑缘炎、病毒性睑皮炎的诊断。

3.说明: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演示图片,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第八章 泪器病

第一节 泪液排除系统疾病(1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急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和中西医治疗

(2)熟悉泪道阻塞或狭窄的原因、检查方法及治疗。

(3)掌握泪溢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潜在的危险,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新生儿泪囊炎的中西医治疗。

2.重点、难点

重点:泪道阻塞或狭窄的原因、检查方法

难点:根据泪道冲洗结果判断阻塞或狭窄部位。

3.说明: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视频演示泪道冲洗方法和结果分析。

 第九章 眼表疾病( 3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眼表疾病的分类和治疗原则。

(2)掌握干眼的概念、病因病理、诊断和中西医治疗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干眼的诊断和中西医治疗方法。

难点:干眼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说明: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图片演示。

第十章 结膜病( 2.5学时)

第一节 感染性结膜炎(1.5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结膜炎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检查及诊断、中西医治疗原则、预后和预防。了解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沙眼的传染途径及其危害。

(2)掌握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原则,掌握沙眼诊断及并发症,后遗症的处理中西医防治原则。

2.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结膜炎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难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沙眼的临床表现。

3.说明:

多媒体图片演示疾病特征辅以课堂讲授总结,再结合患病学生的自身感受加深理解。

第二节 免疫性结膜炎( 0.5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过敏性结膜炎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

(2)掌握春季结膜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中西医治疗和预防。

2.重点、难点

重点:春季结膜炎的临床表现、中西医治疗和预防。

难点:春季结膜炎的诊断。

3.说明: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图片演示。

第三节 其他常见结膜炎(0.5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睑裂斑、结膜结石及结膜下出血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2)掌握翼状胬肉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中西医治疗。

2.重点、难点

重点: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难点:翼状胬肉的分型。

3.说明: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图片演示。

第十一章 巩膜病( 0.5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巩膜炎的发病特点和中西医治疗,巩膜葡萄肿的发病机制。

(2)掌握表层巩膜炎的临床表现和中西医治疗原则

2.重点、难点

重点:表层巩膜炎的发病特点和中西医治疗方法。

难点:表层巩膜炎与泡性结膜炎的鉴别诊断。

3.说明: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图片演示临床表现,引导学生自己归纳临床表现和鉴别,教师加以概括总结。

第十二章 角膜病 ( 3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角膜病对视力的损害。了解棘阿米巴角膜炎、角膜基质炎、蚕蚀性角膜溃疡角膜变性与营养不良、角膜先天异常的临床表现和中西医治疗。

(2)掌握角膜炎的病理过程和治疗原则,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中西医治疗。

2.重点、难点

重点: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中西医治疗。

难点:角膜炎病理过程和并发症

3.说明: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图片演示,板书画图演示病变过程和病理变化。

 第十三章 晶状体病( 1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晶状体异位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白内障手术适应症、无晶体眼的视力矫正方法。

(2)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及分期。

2.重点、难点

重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和各期的临床表现。

难点:各类白内障的临床表现。

3.说明:

多媒体图片演示不同类型的白内障的临床表现。视频演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全过程。

第十四章 青光眼( 2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青光眼是常见致盲眼病,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及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继发性青光眼的种类。

(2)熟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早期诊断的重要性、中西医治疗原则。。

(3)掌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救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诊断和急救方法。

难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诊断。

3.说明:

图片导入青光眼是致盲性眼病的特点。多媒体图片演示临床表现,动画演示发病机理和致盲原因。

第十五章 葡萄膜病( 1.5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葡萄膜炎病因的复杂性并发症的严重性及交感性眼炎的概念、病因和临床表现。

(2)掌握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诊断,中西医治疗原则和鉴别诊断。

2.重点、难点

重点: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中西医治疗原则。

难点: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表现。

3.说明: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图片演示,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体征。

 第十六章 玻璃体病 ( 0.5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玻璃体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常见症状及体征。

(2)掌握玻璃体积血的预后和中西医治疗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玻璃体积血的预后和中西医治疗方法。

3.说明: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图片演示。

第十七章 视网膜病(3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视网膜病变和某些全身疾病的关系。了解视网膜屏障损害或视网膜缺血、视网膜血管异常引起的眼底改变。了解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中西医治疗原则。

(2)掌握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的诊断和中西医治疗

2.重点、难点

重点: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的诊断和中西医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急救方法

难点: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的诊断

3.说明:

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图片展示眼底各种疾病的照片,帮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各种疾病特点。

第十八章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1学时)

1.基本要求

(1)了解视盘水肿、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萎缩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方法。了解烟草和乙胺丁醇中毒引起的视神经损害特点。了解视交叉病变导致的视野缺损的特点。

(2)掌握视神经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的常见病因病理、诊断和中西医治疗方法。

2.重点、难点

重点:视神经乳头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中西医治疗方法。

难点:视神经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的临床表现。

3.说明:

课堂讲授辅以眼底照片演示疾病引起的改变。

 

三、教学安排及方式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32学时,实验教学时数为4学时。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授

实验(实践)

上机   

小计

备注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西医眼科发展简史

1

 

 

 

 

第二章   眼的解剖生理与胚胎发育

3

 

 

 

 

第三章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

 

 

 

 

第四章   病因病理

1

 

 

 

 

第五章   眼科检查与诊断

3

2

 

 

 

第六章   眼科治疗概要

2

2

 

 

 

下篇 各论

 

 

 

 

 

第七章   眼睑病

3

 

 

 

 

第八章   泪器病

1

 

 

 

 

第九章   眼表疾病

1

 

 

 

 

第十章   结膜病

2.5

 

 

 

 

第十一章   巩膜病

0.5

 

 

 

 

第十二章   角膜病

3

 

 

 

 

第十三章   晶状体病

1

 

 

 

 

第十四章   青光眼

2

 

 

 

 

第十五章   葡萄膜病

1.5

 

 

 

 

第十六章   玻璃体病

0.5

 

 

 

 

第十七章   视网膜病

3

 

 

 

 

第十八章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1

 

 

 

 

 

 

 

 

 

 

四、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形成性成绩

2.成绩评定:

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 线上学习:40%,考勤、提问及小组讨论:20%,阶段性测试:40%。

五、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

段俊国 主编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8)

2.参考资料:

    (1)李凤鸣主编《中华眼科全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

    (2)彭清华主编《中医眼科学》(第九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6)

    (3)杨培增主编《眼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中医、西医基础课程的学习: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

参考资料

参考书:

1.彭清华.中医眼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赵堪兴.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3.张望之.眼科探骊.河南科技出版社

微信公众号:

   惟视眼科、高视在线、眼界、诺华眼科

常见问题


河南中医药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霍勤

霍勤

教授

高天雨

高天雨

讲师

李庆磊

李庆磊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