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统领民族理论政策内容,构成12个专题。每专题下设4~5讲微课,加上导言和结语各一讲,共有微课56讲。这56讲微课,每一讲都与中国梦息息相通,每一讲都是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建设的微言大义,故而统称“民族大义56讲”。它的前身是2013年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打资源上传的“民族大义12和”。为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2015年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特重新设计,由龚永辉、杨社平、郭亮、梁鑫四人联讲,制成“民族大义56讲”原创版。随即通过“翻转课堂”展开“习研演练”,在课堂位育、课际链接乃至校际链接的基础上寻求刷新,现在推出的已是11所高校25位同行联袂主讲的升级版。希望通过更多志同道合者参与刷新,成为更加富有魅力的“民族大义56讲”。
有大规模在线开放平台的支持,学习者可以直接通过在线学习完成认证,通过认证者还可以申请参与刷新。 无论是谁、从什么角度、以什么创意刷新,“民族大义56讲”的根本宗旨不变,基本格局不变。其根本宗旨就是:让和谐化成民族的素质,怀壮志走向祖国的明天。其基本格局就是由“民族大义56讲”构成的以下12个专题:一、爱我中华 大义贯通正道;二、我国如家 民族概念有根;三、中华格局 成于历史规律;四、华为有道 变中守常聚焦;五、团结统一 各族最高利益;六、依法治理 健全强国机制;七、坚持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八、人民至上 夯实共识根基;九、守正创新 聚焦工作主线;十、众志成城 共守精神家园;十一、聚椭为圆 铸牢一体意识;十二、五十六讲 齐奏爱我中华。在这些专题的框架内,以不断刷新的56讲引导习研演练,与时俱进地体现课程的讲习性质。
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策及其制定的依据,树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增强各族学子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一、 爱我中华 大义贯通正道
【1】民族大义——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晶核理念
【2】平等团结——毛泽东民族平等团结思想帮助各族人民携手站起来
【3】进步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指引共建小康
【4】追梦强国——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思想直指复兴强国路
【5】红旗引路——持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
第一章自测题
二、我国如家 民族概念有根
【6】民族概念——源于中文典籍的理论资源
【7】一般特征——蕴藏在社会中的五声音阶
【8】心理认同——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
【9】民族识别——我国民族成分的当代确认
【10】各族一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第二章单元测验
三、中华格局 成于历史规律
【11】民族上限——从部族之争看舶来民族史观的片面性
【12】民族下限——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不等于民族全融合
【13】融合分形——原生次生民族都有复合一体性
【14】交融涵化——民族过程持续不断的历史规律
【15】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生共荣的历史格局
第三章单元测验
四、华为有道 变中守常聚焦
【16】变中守常——社会主义社会与民族繁荣发展
【17】螺旋提升——我国当代的民族问题观念变迁
【18】五个共性——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系统特征
【19】精准拿捏——应对民族问题须明确两重属性
【20】聚焦目标——团结奋斗繁荣发展共圆中国梦
第四单元测验
五、团结统一 各族最高利益
【21】基本国情——统一和多民族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
【22】核心利益——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存亡与共的生命线
【23】大义齐天——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大前提
【24】维护主权——坚决反对任何外力干涉我国的民族事务
【25】全民参与——团结进步创建由各族人民共同推进
第五章单元测验
六、依法治理 健全强国机制
【26】宪法原则——民族平等是宪法原则
【27】法律义务——共同维护国法的尊严
【28】法律信仰——自觉树立法律信仰
【29】齐治有道——依法保障民族团结
【30】全面保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行稳致远
七、坚持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
第31讲 两个结合——坚持和完善都要把握好的平衡点
第32讲 根本前提——统一和自治的本末关系切莫倒置
第33讲 守土有责——自治地方更应切实保障团结统一
第34讲 把握关键——能帮善治发展经济彻底改善民生
第35讲 四个特别——高标准打造好民族地区的干部队伍
第七单元测验
八、人民至上 夯实共识根基
第36讲 人民至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第37讲 建设边疆——放眼世界大棋局搞好开放开发
第38讲 盘活资源——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
第39讲 优化布局——着力提升民族地区的产业层次
第40讲 全切民生——全面覆盖确保各族人民常安心
第八单元测验
九、守正创新 聚焦工作主线
第41讲 一脉相承——科学把握民族政策创新发展的正确导向
第42讲 秉纲张目——以铸识大计统领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第43讲 全面协调——完善差别化政策促平衡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44讲 接续奋斗——不懈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共同富裕
第45讲 保护生态——让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千秋万代薪火相传
第九单元测验
十、众志成城 共守精神家园
第46讲 薪火相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历史悠久
第47讲 .与时俱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需要守正创新
第48讲 精神秩序——在核心位置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49讲 弘扬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大力须弘扬中国精神
第50讲 深化认同——确保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基业长青
第十单元测验
十一、善治守中 铸牢一体意识
第51讲 三交两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依靠各族人民
第52讲 三九连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结构和调控机制
第53讲 .善治守中——铸牢工程的实质是推进民族意识的良性调控
第54讲 认同图景——国内各族的认同心里分别构成一个椭圆图景
第55讲 聚椭成圆——顺理成章取民族凝聚力和包容性的最大值
第十一单元测验
十二、五十六讲 齐奏爱我中华
第56讲 精诚研习——民族大义修养重在自我位育
(1)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历史历程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知识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民族理论政策讲习教程》 龚永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年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创新观点面对面》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 民族出版社2015年
《让和谐化成民族的素质》龚永辉著 民族出版社 2014年
《民族意识调控说》龚永辉著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