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包含两个部分。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旨在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主动规划未来发展,掌握自我探索、环境探索、生涯决策方法,并立足大学生活,把大学生活与生涯发展联系起来,主动提高生涯发展与管理能力。课程内容包括(1)课程导论(2)大学生活与生涯发展(3)自我探索--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4)职业世界探索(包含:生涯人物访谈)(5)职业素养提升(6)生涯决策与行动。
(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旨在帮助学生合理定位职业目标,提高求职技巧,撰写职业化简历,有效准备与应对面试,培养职场基本素质和适应能力;激发创业意识,了解创业也是一种职业选择。课程内容包括(1)求职前的准备:自我定位与信息搜集(2)打造职业化简历(3)笔试与面试(4)求职面试礼仪(5)就业签约与权益维护(6)创新创业能力提升(7)职场适应与发展。
完成课程的学习;
完成单元测验与期末考试(客观题)(40%)。
见面课成绩占35%。(第1次,第2次,第4次占5%,职业世界探索占20%)
4.期末作业:个人生涯规划书占25%
5.总分60分及以上获得合格证书,80分及以上获得优秀证书
(一)第一周(线下见面)
教学内容:唤醒生涯意识
(1)班级分组、课程内容与学习方法介绍
(2)活动:我心中的图画;本专业就业方向与大学任务讨论
(3)学期作业布置:职业规划测评、生涯人物访谈、生涯行动计划
(二)第二周(线上学习)
教学内容:1.1初识三涯:生涯、职涯、学涯的概念;
1.2平衡充实的大学生活:生涯九宫格;专业进修与职业准备(认识与理解专业、三种学业发展路线);更丰富的大学
2.1 职业自我四维模型:职业规划中自我探索的四维模型: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
(三)第三周(线上学习)
教学内容:
2.2 性格与职业的关系
2.3我喜欢什么--兴趣:兴趣、乐趣与志趣;霍兰德职业兴趣模型;兴趣、专业与职业;兴趣的培养
2.4我能做什么--能力:能力构成与分类;能力探索方法
2.5我看重什么--价值观:价值观定义;生涯三阶段对价值观的影响;
教学形式:网络自学、线上测试
(四)第四周(线下见面)
教学内容:再一次认识自己--自我探索统整
(1)职业规划四维测评报告解读与答疑
(2)活动:我的生命线。
(3)活动:他人眼中的我。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组织讨论
(五)第五周(线上学习)
教学内容:3.1了解职业本质:职业的定义与内涵;职业定位公式
3.2了解行业、企业、职位:行业定义与分类、如何了解行业;企业的定义与分类;职能的分类
3.3生涯人物访谈:职业访谈的途径与方法
教学形式:网络自学、线上测试
(六)第六周(线下见面)
教学内容:综合运用网络、纸质资料查阅、生涯人物访谈等多种方式探索职业世界;学生分组,每组探索一个职业,分小组上台汇报
教学形式:社会实践、团队答辩
(七)第七周(线上学习)
教学内容:4.1时间管理:什么是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的方法
4.2人际沟通:沟通四要素;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5.1生涯决策:生涯决策概述;生涯决策的实施步骤;
(八)第八周(线下见面)
教学内容:目标管理与生涯探索
(1)运用SMART制定目标
(2)活动:大学版“生命之花”平衡轮、生涯行动计划反馈
(3)课程总结与答疑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小组活动
无
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福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版。
2、古典 著《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3、吴芝仪著:《我的生涯手册》,经济日报出版社。
4、(美)鲍利斯著,刘宁译《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中信出版社。
5、覃彪喜著《求职,从大一开始》,长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