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木材鉴定技术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8月29日 ~ 2023年01月07日
学时安排: 3-4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0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木材鉴定技术作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一门特色专业课程,是凸显我校“生态执法”特色的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讲授木材鉴定的基础知识、识别木材的基本方法,部分珍贵木材(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中珍稀植物的木材及制品)的识别以及相关案件中木材样本的提取、保存以及送检规范等知识。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目的是培养学生从事刑事科学技术、侦查工作需要的实践能力与初步研究能力,使之能够对基层公安机关常见的涉林木案件现场进行技术勘查和物证检验鉴定,增强学生物证意识。

成绩 要求

理论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主要是由实验报告、课后作业和课堂考勤组成。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任务,了解我国木材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现状。
一、木材、木材鉴定等基本概念。
二、木材的相关特性,重点是生物学特性。
三、简介经常涉案的珍贵木材,在此基础上强调森林公安的职责所在和使命感。
四、介绍木材鉴定的新技术
在木材鉴定中还可以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结合形态进行鉴定,但是每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应用现状进行介绍。
1.物理方法,根据木材的密度、管孔的大小、含水量等为木材鉴定提供辅助的依据。
2.化学方法,根据木材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荧光反应等为木材鉴定提供依据。
3.DNA检验技术,木材DNA提取技术目前在木材鉴定中处于探索阶段,使用的条件较为苛刻。
4.光谱识别技术,对于同属木材的鉴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需要有庞大的样本库作为鉴定依据。
第一章 木材的来源、生成和分类
课时目标:使学生逐步熟悉重要、常用木材的名称和木材专业术语,了解木材的来源已经形成机理。
第一节 木材的来源和生成
一、木材的来源
从分类学、形态学角度阐明木材的来源,介绍木材的组织和细胞的结构组成。
二、木材的生成
介绍木材发育的基本原理,了解木材的初生构造,掌握木材的次生构造和次生生长的发生过程。
第二节 木材的分类
木材的几种分类方法,包括木材总体分类、商品材分类、材种分类、植物学的分类。明确植物学分类是最科学的分类方法,商品材分类是木材流通常用的方法。
第三节 木材名称
介绍木材的俗名、商品名、学名以及标准名,其中学名是最规范的命名方法,标准名具有法律性和权威性。
第二章 木材的宏观识别基础知识
课时目标:熟练掌握木材三切面及三个方向的概念;掌握木材各种宏观构造特征;熟悉木材各种辅助特征;了解木材识别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木材的宏观识别基础知识
一、木材构造的概念、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二、木材组织
按照木材细胞功能的不同可以把木材的组织分为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储藏组织。
三、木材的三切面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木材的细胞或组织所形成的各种构造特征,建立完整的立体概念,人为的规定了木材的三个切面:横切面、径切面和弦切面。并利用切面上的特征来识别木材和研究各种不同切面的性质和用途。
四、木材主要宏观构造特征
木材的宏观构造是指在肉眼或者放大镜下所能观察到的木材构造和外貌特征。主要的宏观构造特征包括边材和心材、生长轮或年轮、早材和晚材、管孔、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波痕、树脂道,这是鉴定木材的重要依据。
五、木材的辅助识别特征
木材辅助特征为木材的非构造性特征,可以为木材鉴定提供参考,主要包括木材的颜色与光泽、纹理结构和花纹、气味和滋味、轻重和软硬、材表特征等。
第二节 针叶材的宏观鉴定特征
裸子植物的木材为针叶材,主要特征是没有导管,所以又叫无孔材。主要鉴定特征为:年轮、早晚材过渡(急变、渐变)、树脂道的有无、数量及类型等。
第三节 阔叶材的宏观鉴定特征
被子植物的木材为阔叶材,具有导管,又叫有孔材。主要鉴定特征为:年轮、木射线类型、管孔排列方式、晚材管孔的排列方式、管孔内含物、轴向薄壁组织类型等。
针叶材识别的重点在于早晚材的变化、树脂道存在与否及其数量变化;阔叶材的识别重点在于心材颜色、管孔的排列方式、薄壁组织等。
第三章 木材的显微识别基础知识
课时目标: 掌握木材细胞壁的基本结构,针叶材、阔叶材组成细胞和组织的类型、形态特征。
第一节 木材细胞壁结构
一、木材细胞壁的物质构成
木材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种成分构成。
二、木材细胞壁的结构
木材细胞壁的各部分常常由于化学组成的不同和微纤丝排列方向的不同,在光学显微镜下,通常可分为胞间层(ML)、初生壁(P)和次生壁(S)三层。
三、木材细胞壁上的结构特征
细胞壁上的许多特征是为植物生长需要而形成的,它们不仅为木材识别提供依据,而且也直接影响木材的加工利用。木材细胞壁上的主要结构特征有纹孔、内壁加厚、瘤状层、眉条和径列条等。
第二节 针叶材的显微识别
一、管胞
管胞是构成针叶材的主要细胞,占细胞总量的90% 以上,具有输导水分和机械支撑的作用,是决定针叶材材性的主要因素。
二、木射线
木射线在针叶材内并不发达,数量仅占木材体积的5~10%,而且类型也比较简单,可以区分为单列射线和纺锤形射线两类。
三、木薄壁组织
针叶材中轴向薄壁细胞含量极小,约只占木材总体积的1~6%,以杉科、柏科、罗汉松科等木材中较发达,在木材鉴定上具有一定意义。
四、树脂道
树脂道的大小、数量和分泌细胞的数目、壁的厚度等随树种而异,所以对于木材的识别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阔叶材的显微识别
一、导管
导管为阔叶材所独有的纵向管状组织,约占木材总体积的20%,主要是执行输导作用,对阔叶材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二、管胞
阔叶材中的管胞具有针叶材管胞的基本特点,但较针叶材中的管胞为进化,其分工和机能较针叶材管胞为专一和细致,但数量少。
三、木纤维
木纤维是阔叶材的重要组成细胞,占木材体积的50%以上,根据胞壁上纹孔的不同,可分为韧型纤维和纤维状管胞两类。
四、木射线
木射线由横向排列的细胞组成,约占阔叶材总体积的17%,主要由射线薄壁细胞组成。根据宽度分为三种类型,不同树种的木射线类型不同。
五、木薄壁组织
阔叶材的轴向薄壁组织较丰富,由若干个薄壁细胞纵向串联而成。常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识别特征。
六、其他构造
树胶道、油细胞、结晶体等构造不是每种树木都有的,对于某些树种来说具有特别的识别意义。
第四章 竹材的基本构造和识别
课时目标:掌握竹子的生长特点、竹竿的构造、竹材的基本结构特点,了解常见的竹子的识别特征。
第一节 竹材构造的基础知识
一、竹子各部位名称
竹子的各个部位分别为:地下茎、竹秆、竹枝、竹箨,都可以用于竹类的宏观识别。
二、竹秆、秆茎、竹壁的构造
竹秆分秆柄、秆基和秆茎3个部分;秆茎包括节、秆环和箨环;竹壁分为竹青、竹肉和竹黄。
三、竹材和木材构造的区别
竹材没有形成层,不具有次生加粗生长,多数髓心为空心。
四、竹材的显微构造
在竹材横切面上,由皮层和髓环把基本组织和维管束系统紧夹其间,典型的维管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在竹材识别中以中部竹秆的竹壁中部为主要观察部位。
第二节 常见竹材介绍与初步识别
介绍青竿竹、毛竹、篌竹、绿竹、箬竹、早竹、孝顺竹等几种常见的竹材种类,对其形态特征、构造特征进行重点介绍,并辅以相关的案例。
第五章 木材的识别原理和应用
课时目标: 掌握木材识别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常见涉案及珍贵木材的基本构造特征和识别要点。
第一节 木材的识别原理和方法
一、木材识别的原理
观察木材的各种特征,一般应由表及里,由原木到木材,由简及繁,由宏观到微观,由主要特征到次要特征,逐步识别。
二、木材识别的方法和步骤
裸子植物材的木材结构相对较简单,识别特征相对较少,但不同木材特征差异较明显。被子植物材种类繁多,进化较为高等,木材构造远比针叶树材复杂,二者宏观观察的侧重点不同。
第二节 常见涉案及珍贵木材的识别要点
一、红豆杉、楠木、花榈木、檀香木、沉香等珍贵木材的构造特征和识别要点。
二、部分红木木材的宏观构造特征和识别要点。
展开全部
南京警察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陈云霞

陈云霞

博士,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