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学生了解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逐渐建立生态安全观,故开设《自然保护区管理》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组织管理、科研管理、生境管理、物种管理、生态旅游管理、巡护管理、宣传教育管理、社区共管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使学生了解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目的、意义以及当前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管理概况,掌握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旅游、生境、巡护、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等概念,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组织构成,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巡护的分类,社区共管的特点和原则等内容。同时,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生态环境的态度。
本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综合了诸多学科的内容,包括生态与环境、地理、生物、社会经济管理、自然保护区专业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本课程,不仅可以了解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且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使学生了解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目的、意义以及当前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管理概况,掌握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旅游、生境、巡护、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等概念,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组织构成,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巡护的分类,社区共管的特点和原则等内容。同时,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生态环境的态度。
包括:平时考勤、课堂提问、单元测试、作业、笔记、视频观看数量等内容。本课程成绩主要由作业成绩、单元测试成绩和专项加减分组成。其中,单元测试成绩和作业成绩的平均成绩构成了本课程基准成绩,专项加分项包括课堂回答问题频次和笔记成绩两项,专项减分项包括观看视频的个数和学生出勤情况两项。
1.周远.自然保护区管理概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2.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自然保护区现代管理概论[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4钟永德,袁建琼,罗芬.生态旅游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5.张广瑞.生态旅游: 理论辨析与案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Ralf.Buckley.生态旅游案例研究[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7.杨桂华等.生态旅游的绿色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8.薛达元,蒋明康.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9.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中国自然保护区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10.李小云,左婷,靳乐山.共管:从冲突走向合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刘东来.中国自然保护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
12.王献溥,崔国发.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