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社会心理学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2月20日 ~ 2022年05月13日
学时安排: 2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50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本课程是面向全体本科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目的是向学生系统地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和规律,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分析、研究和解释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把社会心理学知识与自身的学习、生活自觉地融合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面向全体本科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目的是向学生系统地介绍社会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和规律,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分析、研究和解释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把社会心理学知识与自身的学习、生活自觉地融合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个人究竟会特立独行还是随波逐流?为什么节食减肥的人往往在身心疲惫时无法抵御美食的诱惑?为什么我们对千辛万苦得到的东西会更珍惜? 为什么围观的人越多,帮助行为越少,这是道德的滑坡吗?为什么有些人一开车就会变得脾气暴躁?以上这些问题,社会心理学会从社会情境的视角,给你更好的答案。

     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情境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的思想与行为的科学,它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自我、社会知觉,态度与改变、社会行为、从众、服从和群体影响等。

      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人性,理解社会,那么你必须学习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会你通过解读情境来理解人性,教会你置身事外思考问题可以让你深刻地认识到,怎样通过改变情境因素影响他人,同时也可以让你抵御负面情境的影响。



授课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涵义、研究范围和基本的发展历程;了解有关社会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包括人的社会化、自我意识的发展;了解有关社会认知的理论,包括社会知觉、刻板印象和归因;了解有关社会影响的基本理论,包括社会态度、社会影响和群体心理等;了解有关社会行为的基本理论,侵犯和利他等;适当掌握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知识,包括社会心理学在司法、心理健康和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分析、研究和解释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把社会心理学知识与自身的学习、生活自觉地融合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课程教学应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为目标。教学中,教师当以积极的视角看待教学中的每位学生,相信学生是自觉主动的个体,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教会学生用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解读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改变,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实现塑造学生积极人格的目的。


成绩 要求

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到40%,考试成绩占到60%。平时成绩由线上的各章节练习测试的成绩、出勤情况,以及线下学习阶段的作业、课常表现构成。考试成绩指的是期末的线下卷面测试。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课时目标:了解社会心理学的涵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基本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是什么心理学?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 自我
课时目标:掌握自我的本质与功能;了解认识自我的方式;了解社会中个体如何自我管理;了解自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一节 自我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认识自我的途径
第三节 自我管理
第四节 自我与心理健康
第三章 社会知觉
课时目标:理解社会知觉的内涵,了解对他人情绪、性格如何进行知觉,掌握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效应,知晓人们的归因模式与归因偏差
第一节 社会认知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对他人情绪和个性的知觉
第三节 社会知觉偏差
第四节 归因模式与归因偏差
第四章 刻板印象与偏见
课时目标:了解刻板印象的概念、表现和解释,掌握刻板印象的解释和形成的内容,掌握社会心理学对偏见现象的解释
第一节 刻板印象
第二节 偏见
第五章 态度与行为
课时目标:掌握态度的概念和内涵、了解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功能,了解态度与行为的复杂关系,了解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与相关理论
第一节 态度的概念
第二节 态度与行为
第三节 态度改变
第六章 侵犯行为与利他行为
课时目标:了解并初步掌握侵犯行为的理论和影响侵犯行为的各种因素;了解利他行为的概念、影响因素和相关理论
第一节 侵犯行为
1. 侵犯行为的概念
2. 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
3. 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利他行为
1. 利他行为的概念
2. 利他行为的解释
3.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从众、服从和群体影响
课时目标:了解从众现象,熟悉阿希从众实验、从众的动机和影响因素 ;了解人类的服从现象,熟悉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服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熟悉常见的群体影响现象,如社会助长、社会惰化和去个性
第一节 从众
1.从众现象
2.阿希的从众实验
3.从众现象的心理学解释
第二节 服从
1.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
2.服从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第三节 群体影响
1.社会促进
2.社会惰化
3.去个性化
第八章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
课时目标:了解社会心理学在健康和司法领域中的应用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健康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与司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参考资料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

2.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11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0.

3.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

4.阿伦森.社会性动物(第1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5.


南京警察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云祥

云祥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