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学、公安情报学、公安管理学等专业刑事科学技术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刑事图像与痕迹检验,通过课堂讲授、动手实验等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公安工作中常用刑事图像科目的操作方法,掌握发现、显现、记录、固定、提取刑事案件中痕迹物证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遵守法纪、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等的工作态度。
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70%。
绪论
了解刑事科学技术的概况;熟悉刑事科学技术的任务和作用。
第一篇 刑事图像
第一章 照相学基础
了解照相机的一般结构,照相机的种类,照相机光学系统,摄影镜头,取景系统,光圈与快门,照相机电子系统,自动曝光,自动调焦,掌握照相机的使用。
第一节 照相机镜头
第二节 光圈与快门
第三节 取景与调焦装置
第四节 景深
第五节 照相机部分自动功能介绍
第六节 拍照
第二章 刑事照相
了解现场照相的概念与要求,现场照相的内容;现场照相的步骤和原则,现场照相的方法,现场照相的配光,现场照相卷宗的制作;了解辨认照相的概念,人身辨认照相;了解常见物证照相的方法和要求。
第一节 现场照相
第二节 辨认照相
第三节 物证照相
第二篇 痕迹检验
第三章 痕迹的形态和特征
明确痕迹的定义;了解痕迹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及分类方法。
第一节 痕迹检验的概念、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痕迹的形成与分类
第四章 常见痕迹检验
熟悉手纹的特征,了解手掌面乳突花纹的形态结构与类型;熟悉并掌握显现、提取现场手印常用的一些手段和方法。
了解足迹的概念、形成和分类;熟悉足迹的形象特征,初步了解足迹形象特征在足迹检验中的作用;了解足迹的步法特征,了解步幅特征的测量方法;了解提取现场足迹的方法。
了解工具痕迹的概念、形成;了解工具痕迹的分类及其特征。
第一节 手印
第二节 足迹
第三节 工具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