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
第1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2025年06月13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583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497)
spContent=本课程是学习中医骨伤科学的入门课,主要是讲述骨折、脱位、筋伤等损伤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症状,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检查和治疗,着重讲述中医骨伤特色疗法,包括正骨手法、夹板固定、内服和外用中药,骨折筋伤后的功能锻炼等,让学习者能掌握及运用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学习中医骨伤科学的入门课,主要是讲述骨折、脱位、筋伤等损伤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症状,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检查和治疗,着重讲述中医骨伤特色疗法,包括正骨手法、夹板固定、内服和外用中药,骨折筋伤后的功能锻炼等,让学习者能掌握及运用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知识。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损伤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脚扭伤、长时间使用手机后出现的颈肩部疼痛不适,甚至因为车祸等暴力损伤导致骨折、脱位等。当损伤发生后,如何去判断损伤的部位、损伤的程度、损伤的类型,进而根据损伤的情况予以恰当地治疗,尽最大可能使患者功能得到恢复,应该是医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就是一门运用祖国医学研究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患的临床基础课。内容主要包括损伤发生的原因,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四诊方法,人体各部位检查法及神经功能检查法,骨伤科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正骨手法、脱位复位手法、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疗法、中药内服及外用疗法、练功疗法等。该课程桥接中医骨伤基础与临床,侧重于基础、实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将来选择从事中医骨伤科学临床工作的医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所有对损伤及其治疗感兴趣的医学生提供通俗易懂的学习平台。

    福建中医药大学于1981年在全国首先创办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创办初期,我校张安桢教授、王和鸣教授即着手编写《中医伤科学基础》,由厦门大学出版。2006年《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课程被评为福建省精品课程;2010年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2016年该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8年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成为福建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培养项目,2019年该课程成为福建省精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020年获批福建省一流线上课程,一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2023年获评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骨科学基础教学团队在王和鸣教授的带领下,经过30多年的不断传承,已培养起来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学队伍。本课程的授课内容、单元测验、单元作业及课程讨论部分,由该教学队伍骨干成员精心准备,能够很好地把基础和临床应用衔接起来,同时通过大量三维动画和实操视频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课程大纲
骨伤科发展简史
课时目标:了解中医骨伤科学基础课程内容;知晓中医骨科发展的历程;掌握历代中医骨伤科的主要成就。
1.1骨伤科发展简史
损伤的分类与病因
课时目标:1、知晓损伤的概念,理解损伤分类的临床意义,掌握损伤常用的分类方法。2、掌握损伤的病因,损伤内因与外因之间的关系。
2.1.损伤的分类
2.2.损伤的病因
损伤的症状与体征
课时目标:熟悉损伤后的全身症状;掌握损伤后局部的一般症状与特殊症状。
3.1损伤的症状与体征
骨伤科四诊
课时目标:熟悉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掌握望闻问四诊在骨伤科切诊疗过程的运用要点。
4.1骨伤科四诊
骨伤科测量和运动检查
课时目标:掌握骨伤科常用的角度、长度及周径测量方法;熟悉各部位运动检查要点及关节活动范围检查方法
5.1 测量检查
5.2运动检查
颈胸腰背部检查法
课时目标:熟悉颈胸腰背及骨盆检查的程序,掌握颈胸腰背部、骨盆部的特殊检查法的操作及临床意义
6.1颈部检查
6.2胸背部检查
6.3腰背部检查
6.4骨盆检查
上肢各部位检查法
课时目标:熟悉肩部、肘部、腕、手部检查的顺序,掌握肩、肘、腕特殊检查法的操作要领及临床意义。
7.1肩部检查
7.2肘部检查
7.3腕与手部检查
下肢各部位检查法
课时目标:熟悉髋部、膝关节、踝及足部检查的顺序及内容,掌握髋部、膝关节、踝部特殊检查法的操作及临床意义。
8.1髋部检查
8.2膝关节检查
8.3踝及足部检查
神经功能检查法
课时目标:熟悉感觉检查、肌力检查、生理反射、病理反射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四肢神经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及检查方法。
9.1感觉、反射及自主神经检查
9.2四肢神经损伤检查
正骨手法
课时目标:掌握每种正骨手法的适应证及操作要领;熟悉正骨手法实施时的注意事项;熟悉正骨手法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0.1正骨手法概述
10.2手摸心会、拔伸牵引
10.3旋转屈伸、提按端挤
10.4摇摆触碰、夹挤分骨
10.5折顶回旋、推拿按摩
10.6施行正骨手法注意事项
脱位复位手法
课时目标: 掌握常用脱位复位手法的适应证及操作要领;理解正骨手法与脱位复位手法的异同
11.1手摸心会、拔伸牵引
11.2屈伸回旋、端提挤按
11.3足蹬膝顶、杠杆支撑
小夹板固定
课时目标:理解小夹板固定的机理;掌握小夹板固定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2.1小夹板固定(1)
12.2小夹板固定(2)
石膏固定
课时目标:熟悉石膏固定的机理、石膏固定的分类及操作方法;掌握石膏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13.1石膏固定(1)
13.2石膏固定(2)
牵引疗法
课时目标:熟悉牵引疗法的分类及操作方法,掌握骨牵引、皮肤牵引、布托牵引的适应证。
14.1牵引疗法和骨牵引
14.2皮肤牵引和布托牵引
骨伤科药物治疗
课时目标:掌握损伤内治法的三期辨证原则、常用方剂和注意事项;熟悉骨伤科外治法的施用原则;掌握损伤外治法常用剂型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15.1内治法
15.2外治法
练功疗法
课时目标:了解练功疗法的起源、分类;掌握练功疗法的作用及练功注意事项;熟悉颈部及四肢骨折后练功的方法。
16.1练功疗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正常人体解剖学、中医诊断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张燕

张燕

副教授

刘俊宁

刘俊宁

副教授

推荐课程

思道/思修期末冲刺-2小时突击思想道德与法治

张欣竹

4516人参加

毛概期末冲刺-2小时突击毛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焦静怡老师

6396人参加

马原期末冲刺-4小时突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张欣竹

7946人参加

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冲刺-2小时突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焦静怡老师

6122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