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劳动就业的市场分析
分享
spContent=当今,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类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如大学生失业、民工潮与民工荒、工资增长、收入差距扩大等。为什么会出现失业?为什么会有收入差距?上大学是不是值得的?我们应该如何作教育和劳动决策?解答这些令人困惑而又迷人的问题,需要劳动经济学理论,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劳动经济学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劳动经济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作为学科的专业核心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课程本身理论性、专业性突出。同时也可以作为经济学、管理学等重要的专业科类课程。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的内容设置逐渐从专业课领域向创新创业教育课领域渗透。

课程体系完整,提供丰富的辅助资料,数字资源丰富且层次分明。本课程教学视频和教学组织的设计,注重专业性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到时效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啃老”、“公务员热”、“研究生就业”等讨论话题贴近社会生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内容兼具劳动经济学思维素质教育和思维能力培养。

课程内容分为八个专题,包括了导言,劳动需求分析,劳动供给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流动,工资的确定及制度设计,劳动力市场歧视,失业等。都是经济市场中人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话题。

 


授课目标

本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当代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使学生能认识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现代劳动经济问题,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对企业及社会面临的实际劳动经济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研究之中。

成绩 要求
  1. 最终成绩=单元测验*30%+期末考试*40%+课程讨论*30%

  2. 课程按百分制计分,总评成绩60分~84分为合格,85分(含)以上为优秀。

  3. 课程讨论占30%,在“课堂交流区”的讨论计入成绩(讨论标题会标注为计分讨论题),在其他讨论区的讨论不计入成绩。课程讨论以活跃度为判断依据,学员需在“课堂讨论区”内进行至少20次有效讨论方能获得该部分满分。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参考资料

1、劳动经济学 曾湘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   蔡昉 北京师大出版社

3《劳动经济学》(法)卡赫克,(法)齐尔贝尔博格 著,沈文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西方劳动经济学概论 马斌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 

5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8) 作者:()罗纳德·G·伊兰伯格//罗伯特·S·史密斯|译者:刘昕|校注:董克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