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本课程是学生接受《物理实验(一)》和《物理实验(二)》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实验探索能力、设计能力的进一步训练,为学生胜任未来工作中的实验动手能力的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含力学、电学、光学的实验。实验资源丰富,包含: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中国大学MOOC课程、实验讲义和实验相关的仪器设备。实验项目包含普通综合设计性实验和拓展实验。课程将前沿研究进展融入教学内容中,将思维训练渗透到教学环节中。
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物理实验的学科特点,将科学的思想观与方法论、科学高效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入到课程中。本课程教学内容包含科学人文精神、实验课程内涵,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能满足学生求知,探索和创新的愿望。侧重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大限度的锻炼和发挥个人综合能力,培养科学思想方法,培养四大思维能力与科学品格,培养创新和探索精神等。本课程为物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重点支撑培养方案培养目标2、3和5。
在人才培养中对综合育人环节的支撑作用:在物理实验课程各个环节:实验预习、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总结与讨论、实验拓展中贯穿物理学思想方法,支撑学生物理学(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升,支撑学生在启迪智慧、崇尚道德、思维训练、养成习惯、提升能力等方面的系统落实。
通过本课程提供的实验学习,学生在物理理论及实验知识,实验思想、方法,实验仪器,数据处理,分析总结,科技论文写作等各方面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初步获得发现、分析、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熟练仪器操作的基础上,掌握实验的科学方法,学会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训练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在此基础上初步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索实验,提升创新意识,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实名制方式申报本课程的学生,如按要求完成全部内容,均可以获得1.5学分。大学物理实验MOOC总成绩必须超过60分才能付费申请证书,超过90分为优秀。成绩以百分制按如下方式给出:
内容 | 分值比例 |
虚拟仿真平台完成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考试 | 50% |
单元测验 | 20% |
单元作业 | 10% |
讨论 | 10% |
期末考试 | 10% |
总分 | 100% |
高等数学、高中物理、部分大学物理以及《大学物理实验一》
1.《大学物理实验》自编讲义,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编写,2019年9月
2.《大学物理实验》·马葭生、宦强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2001年8月再版。
3.《基础物理实验》·沈元华,陆申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4.《普通物理实验》·杨述武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5.《大学物理实验》·吴咏华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6.《基础物理实验教程》·李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4-01第一版
7.《新编基础物理实验》·吕斯骅,段家忯,张朝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8-01第二版
8.《普通物理实验》·杨述武,孙迎春,沈国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1-01第五版
1、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如何访问?
答:我们提供访问网址,每人一账号,24小时访问。有实验员老师在线维护。
2、实验主要教材是哪本书?
答:虚拟仿真平台有实验讲义内容,其它实验我们会提供讲义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