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数学120分
期末考试会员
社会工作概论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8年09月28日 ~ 2018年12月31日
学时安排: 3-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80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736)
spContent=本课程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课程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注重突出社会工作作为学科基础课程的学理性和实务性、学科性和研究性、国际性与本土化的统一,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六大专业方法以及实务操作技巧。
本课程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课程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注重突出社会工作作为学科基础课程的学理性和实务性、学科性和研究性、国际性与本土化的统一,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六大专业方法以及实务操作技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1.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

《社会工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树立专业理念具有基础作用和领引意义,绝大多数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而建立的。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的含义、性质、功能,人类需要与贫穷,社会工作的定义、类型与过程架构,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社会工作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发展,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和价值体系、理论和知识体系,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研究等具体社会工作的内容、目标和方法。

课程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注重突出社会工作作为学科基础课程的学理性和实务性、学科性和研究性、国际性与本土化的统一,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六大专业方法以及实务操作技巧。

课程的理解和知识掌握:

理解并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掌握社会工作的一些重要流派及其主要理论模式。

2.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的理解和知识掌握

    理解并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掌握社会工作的一些重要流派及其主要理论,掌握社会工作学科的特点和意义,通过对社会工作助人特点的了解,以及对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把握,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文关怀素质和专业价值观。

2)反思、创新与批判性思维和能力:

   本课程邀请上海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专家,进校进课堂面对面给大一学生讲授社会工作的实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务的充分结合,从多方面向同学们展示社会工作,同时抛出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与反思。

同时,课后的小组作业在灵活的主题下,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创新创造力,在小组分享环节,各小组互相点评的设计,也便于加深同学们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引入社会现实事例,不只是停留在描述事实,而是注重解释理论如何从实践中来又怎样去指导实践,同时引发同学们的思考。

3)身心社灵全人培育

通过专业冥想,让学生充分觉察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在学习理论的同时紧密结合实务,从专业—体验—反思—成长的学习过程获得全面发展。


授课目标

本课程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实现以下目标:

(1)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2)了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3)培养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怀;

(4)学习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5)把握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课程大纲

章节名称

教学内容

绪论

课程目标和主要内容介绍

第一讲

人类需要与贫穷

第二讲

社会工作的演进

第三讲

社会工作的定义、类型与过程架构

第四讲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伦理

第五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六讲

个案工作

第七讲

小组工作

第八讲

社区工作

第九讲

社会工作行政

第十讲

社会政策

第十一讲

社会工作研究



证书要求
  1. 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

  2. 讨论(10%):获取满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交流区中参加老师发起的讨论,发帖和回帖的数量总共达50条及以上。MOOC平台默认只有这个部分的讨论才能计算成绩。本课程每一小节都会指定讨论题目,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参与。

  3. 作业(30%):要求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和阅读延伸文献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和分析,撰写书面作业。具体要求参见每次作业说明。家庭作业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评分,作业互评最少个数为6个。互评完成度的奖惩计分规则为,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获0分,未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80%,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100%。系统默认互评下的学生作业成绩,每个得分项去掉最低最高分取平均分,然后相加。本课程一共有3次家庭作业。

  4. 期末考试(60%):包括30单选题和30个判断题,每题1分,共60分。需要在60分钟内完成,只允许尝试1次。


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且排名在前15%为优秀。

电子版的课程结业证书免费纸质版认证证书证书收费100/人。



参考资料

教材:顾东辉主编:《社会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华东师范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吴同

吴同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