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是首批国家精品课程、首批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首批国家新世纪网络课程以及国家资源共享课程。我们的教学团队是首批国家“基础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有国家首批教学名师和辽宁省教学名师。
有机化学是化学科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是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既是学生学好其它化学课程的基础,又是培养科学素质、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课程之一。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应用广泛、极具魅力。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学。
本课程将分别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表征、同分异构、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与杂环、卤代烃、含氧化合物(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等)及含氮化合物(硝基及胺类化合物等)的结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等内容进行系统介绍;详细介绍有机结构理论,建立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重点介绍基本反应类型,如取代、加成、消除、重排等反应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本团队将精选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模块,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和开放式自主训练,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带你在有机化学的丛林中漫游,感受有机化学的魅力,共同揭开有机化学奇妙的面纱。
本课程最新发布“典型例题精解”内容,请广大学员留意学习。
《有机化学》(上)课程大纲 (学时:40)
章目录 | 知识点 | 知识点名称 |
绪 论 讲授人:高占先(1学时) | 一 |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
二 | 有机化学发展历史和展望 | |
三 | 模拟数字化分子模型 | |
第一章
结构与基本性质
讲授人:高占先 (3学时) | 1.1 | 用杂化轨道法处理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 |
1.2 | 用共振论处理电子离域键 | |
1.3 | 共价键的特性(基本属性) | |
1.4 | 碳化合物的结构须用构造式表示 | |
1.5 | 基团的诱导效应 | |
1.6 | 官能团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
1.7 | 反应活性中间体的概念 | |
1.8 | 试剂的分类及有机反应的类型 | |
1.9 | 重要的酸碱理论 | |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命名
讲授人:高占先 (4学时) | 2.1 | 化合物命名中的化学介词 |
2.2 | 基及其命名 | |
2.3 | 表示链异构的形容词 | |
2.4 | 系统命名法 | |
2.5 | 单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 |
2.6 | 混合官能团化合物命名 | |
2.7 | 普通(习惯)命名法 | |
2.8 | 衍生物命名法 | |
第三章
同分异构现象
讲授人:高占先 (5学时) | 3.1 | 构造异构 |
3.2 | 构象异构 | |
3.3 | 几何异构 | |
3.4 | 含手性碳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现象 | |
3.5 | 含手性轴、手性面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现象 | |
3.6 | 手性分子结构与旋光性 | |
3.7 | 自然界中的手性化合物 | |
3.8 | 旋光性的测定和外消旋体的拆分 | |
第四章
结构的表征
讲授人:高占先 (2学时) | 4.1 | 结构表征的程序 |
4.2 | 质谱(MS)——确定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
4.3 | 红外光谱(IR) | |
4.4 | 核磁共振谱(NMR) | |
4.5 | 紫外光谱(UV)——表征共轭分子结构 | |
4.6 | 结构表征——实例解析 | |
第五章
烷烃(饱和烃)
讲授人:殷伦祥 (3学时) | 5.1 | 烷烃的结构 |
5.2 | 烷烃的分类 | |
5.3 | 烷烃的同分异构 | |
5.4 | 烷烃的物理性质 | |
5.5 | 烷烃的卤代反应 | |
5.6 | 烷烃卤代反应机理 | |
5.7 | 烷烃的氧化反应 | |
5.8 | 小环烷烃的加成反应 | |
5.9 | 烷烃的来源、制备及应用 | |
第六章
不饱和烃
讲授人:刘迪 (7学时) | 6.1 | 烯烃的结构及物理性质 |
6.2 | 烯烃的化学反应 | |
6.3 | 炔烃的结构 | |
6.4 | 炔烃的化学性质 | |
6.5 | 二烯烃的结构 | |
6.6 |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 |
第七章
芳香化合物
讲授人:于丽梅 (7学时) | 7.0 | 概述 |
7.1 | 苯系芳烃的分类与命名 | |
7.2 | 苯的发现 | |
7.3 | 苯的芳香性 | |
7.4 | 现代结构理论对苯芳香性的解释 | |
7.5 | 芳香性判据:休克尔规则 | |
7.6 | 苯系芳烃的物理性质 | |
7.7 | 苯的化学反应概述 | |
7.8 | 苯的亲电取代反应 | |
7.9 | 取代基的定位规律 | |
7.10 | 苯酚和芳胺的亲电取代反应 | |
7.11 | 稠环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 | |
7.12 | 苯系芳烃的侧链反应 | |
7.13 | 苯系芳烃的加成、还原和氧化反应 | |
7.14 |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与结构 | |
7.15 | 五元、六元单杂环化合物的反应 | |
7.16 | 喹啉、异喹啉的反应 | |
第八章
卤代烃
讲授人:姜文凤 (8学时) | 8.1 | 卤代烃分类 |
8.2 | 卤代烷烃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 |
8.3 | 卤代烷烃的亲核取代反应 | |
8.4 |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 |
8.5 | 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因素 | |
8.6 | 消除反应 | |
8.7 | 卤代烃和金属的反应 | |
8.8 | 不饱和卤代烃 |
先修课程:“化学原理”、“普通化学”、“无机化学”或“大学化学”中的一门课程以及“分析化学”课程。
单元测试与作业占40%,论坛讨论发帖占10%,期末考试占50%。按百分制计分,60分至79分为“合格”,80分至100分为“优秀”。
设置“合格”、“优秀”二档课程标准,由任课教师电子签名的课程证书,其中成绩“优秀”者将颁发优秀证书。
证书的形式分为免费证书(电子版)和认证证书(可查询验证的电子版和纸质版)。你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根据需要进行申请,认证证书的收费标准为100元/份。
1. 高占先 陈宏博 姜文凤 于丽梅,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姜文凤 高占先,有机化学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 高占先 姜文凤 于丽梅,有机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高占先 于丽梅,有机化学简明教程学习指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5. 王梅 姜文凤译, Organic Chemistry,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