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航空运输管理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21日 ~ 2020年06月29日
学时安排: 48(其中:讲授学时39,翻转实践学时9)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78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个资金、风险和技术极其密集的国际性行业,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事务,是一个社会服务行业。为能使理论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选用特定运输载具飞航数据(FDR/QAR),训练学生进行民航运输运营效能提升的运用能力,并以翻转方式简报成果。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个资金、风险和技术极其密集的国际性行业,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事务,是一个社会服务行业。为能使理论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选用特定运输载具飞航数据(FDR/QAR),训练学生进行民航运输运营效能提升的运用能力,并以翻转方式简报成果。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为交通运输专长的主要专业课,内容新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理论性和实用性,可作为航空运输及相关专业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教学与培训。本课程有系统性地介绍现代航空运输生产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管理过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依据的基本政策法规。本课程具有交通运输专业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实验能力,能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能使理论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选用特定运输载具飞航数据(FDR/QAR),使用飞航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的相关科学技术,训练学生进行飞行性能分析,并以翻转方式简报成果。

授课目标

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的:

1.了解民航运输管理体系及其组织与职责;

2.了解民航运输市场及生产组织的基本法规、规范和标准;

3.掌握民航运输业的社会属性与经济特性;

4.掌握民航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步骤和方法;

5.了解以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的民航安全管理基本理论、风险分析方法、突发事件与应急救援管理方法;

6.熟练掌握九大国际航权的定义。

7. 应用飞航数据挖掘(Flight Data Mining)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相关科学技术,训练学生进行民航运输运营效能提升实践,撰写报告,并以翻转方式简报成果;

8. 培养民航运输实际运营效能提升的运用能力。

本校飞行技术与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就业以民航为导向,为能使学生们的学习效益提升,且与未来就业相结合,培养民航运输实际运营效能提升的运用能力是课堂翻转考核的重点工作。


成绩 要求

1. 课程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平时作业及考勤考核和课堂翻转考核,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2. 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40%+成果翻转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40%。


课程大纲
第1章 绪论---民航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讲授学时3)
课时目标:了解民航发展历程及其特征;了解航空工业与民航运输业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发展的互动关系;掌握民航运输业的基本概念;掌握民航运输业的社会特性与经济特性;熟练掌握民航运输业在现代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节的重点:民航运输业的基本概念、社会特性与经济特性。本节的难点:民航运输业的基本概念。
1.1 世界民航运输业的发展
1.1.1 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
1.1.2 世界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历程
1.2 中国民航运输业的发展
1.3 民航运输业的社会特性和经济特性
1.3.1 五大运输体系
1.3.2 民航运输业的社会特性
1.3.3 民航运输业的经济特性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民航运输管理体系 (讲授学时3; 翻转学时3)
课时目标:学生应了解国际与国内主要民航运输管理组织的基本结构、服务宗旨及其主要职责;掌握航空公司和民用机场的作用、分类、组织体系、管理模式;了解新建航空公司和机场的筹建与取证程序。本节的重点:民航运输管理组织的基本结构;航空公司和民用机场的组织体系。本节的难点:新建航空公司和机场的筹建与取证程序。
2.1 航空运输系统
2.1.1 服务需求
2.1.2 服务供给
2.2 国际民航运输管理机构
2.2.1 国际民航组织
2.2.2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2.2.3 国际机场理事会
2.2.4 其他国际性民航组织
2.3 中国民航管理体系
2.3.1 中国民航行业管理体系结构
2.3.2 中国民用航空局组织与职能
2.3.3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
2.3.4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
2.4 航空公司
2.4.1 航空公司分类
2.4.2 航空公司的管理组织
2.4.3 航空公司设立与取证管理
2.5 民用机场
2.5.1 民用机场管理体制
2.5.2 机场分类
2.5.3 机场的管理组织结构
2.5.4 机场的社会和经济特性
2.5.5 机场的设立与取证管理
2.5.6 机场与航空公司的协调发展关系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民航运输市场与管理 (讲授学时6; 翻转学时3)
课时目标:了解广义的“市场营销”理论;掌握民航运输市场的结构与特点;熟练掌握民航运输市场基本概念、分类、需求与供给关系及影响因素;掌握民航运输市场营销组合、定价机制与价格管理政策、民航运输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方法与发展战略;了解民航运输市场准入和准出管理等知识及相关法规。本节的重点:民航运输市场的特点;;民航运输市场基本概念民航运输市场营销策略、定价机制与价格管理政策。本节的难点:民航运输市场定价机制与价格管理政策。
3.1 民航运输市场 60
3.1.1 民航运输市场及分类 60
3.1.2 民航运输市场中的供求关系 61
3.1.3 民航运输市场影响因素 63
3.2 民航运输市场营销管理 64
3.2.1 民航运输市场营销理念演变 64
3.2.2 民航运输市场营销组合 65
3.2.3 民航客运市场营销策略 70
3.2.4 民航货运市场营销 88
3.2.5 机场营销 93
3.3 民航运输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方法 104
3.3.1 PESTE分析法 104
3.3.2 SWOT分析法 106
3.3.3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107
3.4 民航运输市场营销战略管理 108
3.4.1 营销战略 108
3.4.2 联盟战略 108
3.4.3 集团战略 112
3.5 民航运输市场管理 114
3.5.1 准入管理 114
3.5.2 准出管理 119
3.6 本章小结 120
第4章 民航运输生产组织与管理 (讲授学时12; 翻转学时3)
课时目标:学生应理解民航运输生产涉及的相关概念;熟练掌握航线基本结构特点及其优缺点;熟练掌握航班计划、航班运输生产计划及其制定方法;了解民航运输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了解航班时刻管理方法;掌握航班运输组织结构及实施流程;掌握不正常航班的处置与恢复管理方法;了解机场运行环境管理规定。本节的重点:民航运输生产涉及的相关概念;握航线基本结构特点及其优缺点;航班计划、航班运输生产计划及其制定方法;不正常航班的处置与恢复管理方法本节的难点:航班计划、航班运输生产计划及其制定方法。
4.1 基本概念 125
4.1.1 领空 125
4.1.2 空域 125
4.1.3 航路 126
4.1.4 航线 126
4.1.5 航段 128
4.1.6 航季 128
4.1.7 航班 128
4.2 航线基本结构 129
4.2.1 城市对结构 129
4.2.2 线性结构 129
4.2.3 环形结构 129
4.2.4 中枢辐射型航线结构 130
4.3 枢纽航线网络 131
4.3.1 “单中心”枢纽航线网络 131
4.3.2 “多中心”枢纽航线网络 132
4.3.3 复合型枢纽航线网络 132
4.3.4 航班波与时间窗设计 133
4.4 航班计划编制与管理 133
4.4.1 航线与航班管理 134
4.4.2 航班计划编制 134
4.4.3 航班计划编排规则 141
4.4.4 航班计划申报、审批与生效 144
4.4.5 航班时刻管理 145
4.5 航班运行计划与管理 156
4.5.1 航班运行管理体系 157
4.5.2 阶段性航班计划 158
4.5.3 航班运行计划 159
4.5.4 机场保障计划 171
4.5.5 航班运控计划 178
4.6 航班运行组织与管理 180
4.6.1 航班运行组织 180
4.6.2 机坪运行管理 188
4.6.3 航班运行管理 191
4.7 不正常航班管理 192
4.7.1 不正常航班的界定 192
4.7.2 不正常航班的分类 194
4.7.3 不正常航班的处置 196
4.8 机场运行环境管理 205
4.8.1 净空管制 205
4.8.2 飞机噪声控制 205
4.8.3 机场生态环境保护 206
4.9 本章小结 206
4.10 应用示例 206
4.10.1 任务描述及编排要求 206
4.10.2 编排方案 207
第5章 民航运输服务质量管理 (讲授学时6)
课时目标: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步骤;掌握民航运输服务常用质量分析方法、过程质量控制方法;了解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本节的重点:民航运输服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民航运输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步骤;民航运输服务质量分析方法本节的难点:民航运输服务质量分析方法
5.1 基本概念 214
5.1.1 质量与质量管理 214
5.1.2 民航运输产品及质量 216
5.2 ISO 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 217
5.2.1 ISO 9000质量管理标准系列 218
5.2.2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19
5.2.3 ISO 9004:2009——组织的持续成功管理 222
5.3 民航运输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224
5.3.1 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224
5.3.2 质量管理法规体系 224
5.3.3 质量审计与体系认证 225
5.3.4 Skytrax奖——一种质量评估方法 226
5.4 质量管理基础 229
5.4.1 全员质量意识 229
5.4.2 质量责任制 230
5.4.3 技能培训 230
5.4.4 质量管理规范化 230
5.4.5 质量管理标准化 230
5.4.6 质量信息管理 232
5.5 质量分析基础 232
5.5.1 Excel分类统计法 232
5.5.2 因果分析法 233
5.5.3 对策表法 234
5.5.4 PDCA循环法 235
5.6 质量控制基础 237
5.6.1 产品管理 237
5.6.2 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238
5.7 本章小结 242
第6章 民用航空安全管理 (讲授学时6)
课时目标:了解民航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民航安全管理发展现状和趋势;熟练掌握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掌握民航安全管理风险分析方法及控制方法;了解民航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搜寻与救援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论及法规。 本节的重点:民航安全管理风险分析方法及控制方法本节的难点:民航安全管理风险分析方法
6.1 概述 244
6.1.1 基本概念 244
6.1.2 世界航空安全发展概况 249
6.2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 254
6.2.1 航空安全管理理念的变革 254
6.2.2 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257
6.3 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 267
6.3.1 民航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267
6.3.2 民航安全法规体系 269
6.4 民航安全管理基础 270
6.4.1 风险分析方法 270
6.4.2 风险控制方法 275
6.4.3 人为因素控制方法 276
6.5 航空安全保卫管理 281
6.6 突发事件与应急救援管理 285
6.6.1 突发事件与管理 286
6.6.2 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管理 287
6.6.3 机场应急救援管理 289
6.6.4 搜寻与救援 292
6.7 本章小结 293
第7章 国际航空运输管理(讲授学时3)
课时目标:学生应了解国际航空运输管理基本概念及国际民航重要公约;了解国际运输市场准入原则;熟练掌握九大航权的定义及作用;了解国际航空运输协定的主要内容及协定生效与终止的相关程序。本节的重点:九大航权的定义及作用本节的难点:九大航权的界定
7.1 基本概念 296
7.1.1 国家主权 296
7.1.2 领空主权 296
7.2 国际民航的重要公约 297
7.2.1 国际航空基本公约 297
7.2.2 国际航空运输业务类公约 298
7.2.3 国际航空安全类公约 298
7.3 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准入管理 299
7.3.1 市场准入问题 299
7.3.2 业务经营管理 300
7.3.3 运力管理 300
7.4 国际航权 300
7.4.1 第一航权——飞越权 301
7.4.2 第二航权——技术经停权 301
7.4.3 第三航权——目的地卸载权 301
7.4.4 第四航权——目的地装运权 302
7.4.5 第五航权——中间点装载权 302
7.4.6 第六航权——本国经停运载权 303
7.4.7 第七航权——完全第三国运输权 303
7.4.8 第八航权——国内载运权 304
7.4.9 第九航权——完全国内载运权 304
7.5 国际航空运输多边协定 305
7.5.1 互惠业务权利 306
7.5.2 运力管理 306
7.5.3 运价与收费 307
7.5.4 其他相关服务 307
7.5.5 协定生效与终止 307
7.6 本章小结 307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机场规划与设计》、《机场运行》

参考资料

夏洪山等编,现代航空运输管理,科学出版社,2016.12;

常见问题

Q1 :  1. 问题: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现代航空运输管理,加「现代」两字有何新意?

A1 :  本课程紧密结合国际与国内民航运输生产实践,介绍现代航空运输生产与管理的新知识、新观念与新理论,以及相关的新政策和新法规,并配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和分析图表。

Q2 :  航空运输系统有那三大基本要素?

A2 :  机场、航空公司及空中管制为航空运输系统的三大基本要素

Q3 :  如何将航空运输这门课应用在航空市场?

A3 :  航空运输系统实际上是“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的关系。在法规保障下,还要有航空运输、航运管理专业人才的经营,才能将“需求”与“供给”运营的很得体。

Q4 :  课程翻转考核的重点工作为何?

A4 :  能使理论与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选用特定运输载具飞航数据(FDR/QAR),使用飞航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的相关科学技术,训练学生进行民航运输运营效能提升的运用能力,并以翻转方式简报成果。

Q5 :  何以要使用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体系为基础来构建民航运输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A5 :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进行产品质量管理的目的,是改善和提高产品品质,生产出符合设计指标和使用需求的优质产品。为达到这一目标,在航空运输生产的全过程中,都必须依据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组织、管理和生产。要保证按照质量的标准进行生产,生产者和生产工具两方面都必须具备能够生产出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条件和手段。有效的质量控制,目的是要一次成功地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而不是事后补救。

常州工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臧瑞传

臧瑞传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