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全科新手规划
期末考试会员
普通地质学
第9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13日 ~ 2025年01月10日
学时安排: 每周三小时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568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60)
spContent=地球是生命和文明的摇篮,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当今的地球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灾害频繁,气候变暖等诸多问题,给人类社会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存续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了解地球是我们应对这些挑战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各位学习者们,无论你是地球科学专业的学生,对地质学感兴趣的高中生,亦或是误打误撞点进来的游客……每一个你我都是宇宙中这唯一的生命之舟的乘客,了解她爱护她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让我们一起走入地质学的大门,领略地球之美,知悉地球的过去与将来,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与她同行吧!
地球是生命和文明的摇篮,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当今的地球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灾害频繁,气候变暖等诸多问题,给人类社会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存续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了解地球是我们应对这些挑战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各位学习者们,无论你是地球科学专业的学生,对地质学感兴趣的高中生,亦或是误打误撞点进来的游客……每一个你我都是宇宙中这唯一的生命之舟的乘客,了解她爱护她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让我们一起走入地质学的大门,领略地球之美,知悉地球的过去与将来,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与她同行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地球是生命和文明的摇篮,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当今的地球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灾害频繁,气候变暖等诸多问题,给人类社会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存续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了解地球是我们应对这些挑战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一、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

  1. 了解地质科学知识框架。
  2. 启迪和建立地质思维和科学思维。

二、课程的主题

  1. 地质学基本原理与研究对象(包括科学、地质学、地球、地质年代、地球物质)。
  2. 外动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河流、地下水、风、冰川、海洋和湖泊的地质作用)。
  3. 内动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板块构造理论。

三、课程可以获得什么?

  1. 获得地质科学的知识框架,包括地质学基本原理、地质营力与地质作用、地质作用与地质记录、地质记录与地质年代等方面的综合性知识。
  2. 获得后续专业课程所需的基础概念。
  3. 获得自主学习能力。
  4. 发展批判性思维。

四、课程特色和亮点

本课程打破传统知识堆砌为目的的教学结构,依托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地质营力、地质过程、地质产物、地质时间等大概念重新构建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

本课程采用自主学习模式,课程从一开始就全部发布,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在4个月的时间限制里完成学习。

五、参与本课程录制的老师

顾松竹、徐亚东、罗根明、陈林、韩凤禄、石敏、楚道亮、余文超、范若颖、郭华

授课目标
  • 在知识层面:学生将能定义和描述地质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将学会观察、描述和解释简单的地质现象。
  • 在能力层面,学生能够使用合适的专业术语在描述、讨论、解释和评估中进行清晰的口头和书面表达,具有初步的地质语言能力。其次,通过科学史、科学思想的内容融入课程内容,学生将能建立地质思维能力、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获得科学思辨能力。
  • 在价值层面,以地质科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为主线,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引导学生进入地球科学的殿堂、投身建设美丽中国的事业中。
课程大纲
科学与地质学
课时目标:区别地质学与相近学科;识别地质学研究对象;分析地质学的价值;构建地质学学习动机;识别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分析缓慢地质作用在漫长地质时间之后产生的结果
1.1 什么是地质学;1.2 地质学的任务和意义;1.3 科学方法;1.4 地质学问题的特点
地球的物质组成
课时目标:区别元素、矿物、岩石;矿物的定义;三大岩及其相互转换
2.1 地壳中的元素;2.2 什么是矿物;2.3 矿物的物理性质;2.4 什么是岩石
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课时目标:识别岩浆作用;分析岩浆的成分和粘度的关系;识别常见岩浆岩;分析岩浆冷凝过程与岩石结构的关系
3.1 岩浆与岩浆作用;3.2 岩浆的物理化学性质;3.3 火山作用;3.4 侵入作用于侵入体产状;3.5 岩浆岩特点及其类型
成岩作用与沉积岩
课时目标:识别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地质作用;识别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识别常见的沉积岩
4.1 成岩作用;4.2 沉积岩的结构;4.3 沉积岩的构造;4.4 沉积岩的类型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课时目标:识别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与限制条件;识别变质岩特点;分析面理的成因;
5.1 变质作用;5.2 变质岩;5.3变质作用类型
地质年代
课时目标:区别相对地质年代与同位素年龄;掌握地层接触关系;绝对年龄和同位素测年原理;认识地质年代表;掌握地质年代名称与顺序;了解地层划分对比的意义
6.1 相对地质年代;6.2 地层接触关系;6.3 同位素测年;6.4 地质年代表;6.5 地层划分与对比
地震与地球内部圈层
课时目标:区别P波、S波和面波;简单分析地震图;分析地核的发现过程;解释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及其证据
7.1 什么是地震;7.2 地震波及其传播;7.3 地球内部圈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课时目标:区别股构造运动与现代及新构造运动;描述岩层产状要素;描述褶皱的要素;区别向斜和背斜;分析断裂构造类型及其成因
8.1 构造运动及其表现;8.2 岩层产状与岩石变形;8.3 褶皱;8.4 断裂
板块构造理论
课时目标:识别魏格纳提出的假说和证据;识别板块构造理论形成过程中科学方法的步骤;识别海底地形特征即大陆边缘类型;认识板块边界的类型
9.1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8.2 新证据的出现与海底扩张;8.3 板块构造理论与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
课时目标:认识风化作用原理与概念;识别风化作用类型;分析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10.1 风化作用;10.2 风化类型;10.3 风化作用影响因素;10.4 风化产物
河流地质作用
课时目标:认识地面流水的活力与负载;认识下蚀作用及其产物;分析侧蚀作用及其产物;分析河流的搬运过程与分选;识别河流沉积作用;理解河流地貌的演化
11.1 地面流水;11.2 河流下蚀作用;11.3 河流侧蚀作用;11.4 河流的搬运作用;11.5 河谷的沉积作用;11.6 河流与地质历史
风的地质作用
课时目标:认识风的产生与风的地质作用的产生;分析风的侵蚀作用及产物;区别风的搬运与液体和固体搬运作用的差异;掌握风成沉积物的类型及其特点。
12.1 风的形成与风蚀作用;12.2 风的搬运作用;12.3 风的沉积作用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课时目标:识别地下水的存在形式、补给与排泄;了解地下水的作用;分析岩溶作用发育条件;认识主要岩溶地形;理解岩溶地形发展阶段;认识地下水的沉积物。
13.1 什么是地下水;13.2 地下水的埋藏类型;13.3 地下水的作用;13.4 岩溶作用及其发育条件;13.5 岩溶地形;13.6 地下水沉积
冰川的地质作用
课时目标:认识冰川形成的条件;识别冰川类型和运动方式;分析冰川侵蚀特点及其产物;区别冰川搬运与风及河流搬运的差异;识别冰川作用产物;
14.1 什么是冰川;14.2 冰川侵蚀;14.3 冰川搬运与沉积;14.4 地球历史上的冰川作用
海洋的地质作用
课时目标:识别海水运动形式;认识海洋环境分区;理解海岸带的侵蚀作用;认识海洋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15.1 海洋与海洋环境;15.2 海水的运动;15.3 海岸带的地质作用;15.4 海洋的沉积作用;
地质学与人类
课时目标:认识矿产资源类型;认识地质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地质灾害类型;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证据;认识全球气候变暖对地质学的挑战
16.1 地质资源;16.2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16.3 全球气候变暖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只要具备高中基础均可学习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舒良树,《普通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黄定华,《普通地质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杨伦、刘少锋、王家生等,《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徐成彦,赵不亿,《普通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8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 位授课老师
顾松竹

顾松竹

副教授

徐亚东

徐亚东

副教授

郭华

郭华

副教授

推荐课程

教育学

郭翠菊

73435人参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叶湘虹

78520人参加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叶茂

57612人参加

学习工程与管理

吴峰

39126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