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致力于引导学习者了解社会学理论家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基础性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将理论家的思想观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学会“以社会学的方式”认识自己的生活和我们所处的世界。社会学不只是一门严肃的社会科学,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以社会学的视野理解和安排个人生活,有助于应对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本课程致力于引导学习者了解社会学理论家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基础性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将理论家的思想观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学会“以社会学的方式”认识自己的生活和我们所处的世界。社会学不只是一门严肃的社会科学,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以社会学的视野理解和安排个人生活,有助于应对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1)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社会学是现代人的“生活指南”,无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还是社会学的爱好者,学习社会学理论有助于开阔视野,提升理论思维能力,更理性平和地审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进而更有力量化解生活中的种种困顿和危机。
(2)课程主题是什么?本课程主要以人物为线索,概要介绍理论家的问题意识、核心观点和思想风格,首先概述社会学的三位先驱人物——孟德斯鸠、卢梭和圣西门的社会学思想,接着讲授六位社会学巨擘——奥古斯特•孔德、爱弥尔•涂尔干、阿列克西•托克维尔、卡尔•马克思、格奥尔格•齐美尔、马克斯•韦伯的思想观点。
(3)学习这门课能收获什么?本课程重在通识层面,引导学习者了解社会学理论家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基础性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将理论家的思想观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以“社会学的自觉”认识自己的生活和我们所处的世界。
(4)课程亮点是什么?本课程试图剪除理论的晦涩,嫁接上诗的含蓄——将主要社会学理论家的观点写成一首七言律诗,这些“诗”力求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使学习者便于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增加学习兴趣。
授课目标
(1)引导学习者了解西方社会学的先驱人物及其对社会学的影响。
(2)引导学习者了理解古典社会学理论家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基础性问题的思考。
(3)引导学习者在自我与社会、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中理解社会学和我们所处的世界。
课程大纲
导论
课时目标:理解社会学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完善自我的手段;了解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和催生力量。
1.1 引言 社会学:在学术与生活之间
1.2 现代性与社会学
社会学的先驱人物
课时目标:了解三位社会学的先驱人物:孟德斯鸠、卢梭和圣西门。
2.1 孟德斯鸠的“民情”
2.2 卢梭论不平等
2.3 圣西门的“科学激情”
孔德的实证精神
课时目标:了解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的基本主张和时代关怀。
3.1 诗咏孔德
3.2 “实证”与实证方法
3.3 社会动力学与社会静力学
问祖应寻涂尔干
课时目标:了解涂尔干社会学的基本方法论主张、对时代危机的诊断以及对化解时代危机的探索。
4.1 诗咏涂尔干
4.2 方法论基础
4.3 对时代危机的诊断
4.4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托克维尔:站在门外的行家
课时目标:了解托克维尔对时代大势的判断和对“民主社会”的深刻思考。
5.1 诗咏托克维尔
5.2 把脉时代大势
5.3 论美国的民主
5.4 旧制度与大革命
马克思:揭开资本主义的面纱
课时目标:了解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兴起的分析,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剖析与批判。
6.1 诗咏马克思
6.2 论现代社会的兴起
6.3 人性与劳动
6.4 资本主义社会结构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课时目标:了解韦伯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对东西方文明的社会学分析。
7.1 诗咏韦伯
7.2 方法论基础
7.3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7.4 儒教与资本主义
齐美尔:洞悉现代人的生命体验
课时目标:了解齐美尔社会学的基本特点和关于时代精神的洞察。
8.1 诗咏齐美尔
8.2 社会形式与社会类型
8.3 文化悲剧
8.4 货币与时代精神
总结:社会学是一种修养
课时目标:在观察社会和省思自我中理解社会学。
9.1 社会学是一种修养
9.2 “社会学家的一天”微视频两个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推荐阅读:
乔治·瑞泽尔:《古典社会学理论》(第六版),王建民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
扩展阅读:
乔恩·威特:《社会学入门》,王建民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
刘易斯·科塞:《社会思想名家》,石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