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大学生涯规划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英语80攻略
互联网金融概论
第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02月25日 ~ 2019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737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00)
spContent=本课程是一门全面系统讲述互联网金融原理、业务模式、管理实践与政策规制的课程,从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融合的角度,揭示金融科技演进中不变的逻辑,讲解互联网金融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提高学习者利用互联网金融管理资产与控制风险的能力,掌握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政策变化,把握金融科技发展趋势。
本课程是一门全面系统讲述互联网金融原理、业务模式、管理实践与政策规制的课程,从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业务融合的角度,揭示金融科技演进中不变的逻辑,讲解互联网金融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提高学习者利用互联网金融管理资产与控制风险的能力,掌握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政策变化,把握金融科技发展趋势。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互联网金融概论》以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包括理论、实务与管理三部分。理论部分系统阐释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范围、发展动因与规律。实务部分系统讲述网络支付、互联网借贷与网络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实务,分析比较业务模式、业务运作机制、风险识别与控制。管理部分探讨大数据金融创新应用、互联网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的影响。本课程包括导论、互联网金融理论、虚拟货币与数字货币、网络支付、互联网借贷、网络众筹、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监管和互联网金融与宏观管理,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专题等内容。

 

本课程授课团队成员既有校内师资,也有业界名师。多样化的授课团队设置将有助于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从理论、技术和实践等多维视角更深入地理解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与发展。


  • 校内师资

 

李建军,现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金融青联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美国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4年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2015年北京市教学名师。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研究》首席专家。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纵向课题多项,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研究成果奖,中国人民银行和北京市教学与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5项。在《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国际SSCI期刊、国内经济金融核心期刊《金融研究》、《统计研究》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在英国牛津大学出版《Informal Finance in ChinaAmerican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以及中文专著9本。主编教材《金融统计分析实验教程》、《金融统计学》、《互联网金融概论》,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金融、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以及一带一路金融。

 

蔡如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金融学专业),金融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商学院MBA导师,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培训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体制改革、证券投资等,对诸多宏观经济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观点。有多年期货从业经验和证券投资经历,对金融市场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主讲课程:本科:《金融学》(54学时、72学时),《中央银行学》(36学时、54学时);金融学院硕士生:《金融理论与政策》(6学时);商学院MBA:《金融学专题讲座》(36学时)、《金融市场与机构》(36学时)首届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首届金融学国家级教学团队核心成员,曾受邀参与教育部网络中心国家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授课任务。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四次获得中央财经大学MBA“最受欢迎教师奖。发表论文数十篇,参与出版专著和译著数部,参编两部《金融学》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受邀到高校、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企业作学术讲座和专题报告,作为特邀专家参加了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中国该不该帮助美国救市节目的现场录制,就金融专业问题接受众多财经媒体的采访和专访。

 

欧阳日辉,经济学博士,教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互联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南洋理工大学金融系访问教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审计署等部委咨询专家,多家地方政府经济发展顾问。主要研究领域: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控与多元化监管模式研究,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等省部级课题8项,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合著3部、主编著作15部,担任《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主编,获得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致力于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的政策研究和实践推动工作,参与起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国发〔201524号)、发改委等《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发改办高技[2016]2632号)、商务部等《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参与国家发改委高新司电子商务领域的政策研究、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中国人民银行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海关总署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等电子商务的推进工作,参与历年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策划和筹备。

 

苏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科技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兼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金融40人青年论坛成员。主讲课程:大数据金融、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量化投资与金融资产配置、高级计量经济学等。主要研究领域:宏观经济、金融市场与资产定价;金融数据挖掘与量化投资;深度神经网络与智能计算等。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Quantitative Finance》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十余项。

 

方意,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讲课程:《金融学》、《互联网金融概论》等。主要研究领域:货币政策、银行监管、系统性风险等,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学(季刊)》、《Journal of Forecasting》等核心期刊发表了30余篇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

 

王忏,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讲课程:《金融学》等。主要研究领域:货币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在《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Open Economies Review》,《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杂志上发文。担任《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China Economic Review,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Macroeconomic Dynamics, Open Economies Review,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World Development》,《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杂志匿名审稿人。

 

郭豫媚,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201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预期管理、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Economic Modelling》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近20篇学术论文,并在光明网、《经济参考报》、《中国经济导报》等媒体和报刊发表多篇资政类文章。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等多项国家级课题。讲授《金融学》、《中央银行学》和《互联网金融》等课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

 

  • 业界名师

 

易欢欢,上市公司键桥通讯董事(002316),易选股金融智能证券董事长、北京大学校友会互联网金融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博物馆理事。引导资本市场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产业互联网四次大潮,多年来被中国最权威的金融机构评选为计算机与互联网最佳分析师第一名,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人。重要著作包括《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产业变革与数据科学》、《万马奔腾,疾步云端》、《软件与服务行业:云安全,无处不在的信息安全》、《“大数据”专题分析报告: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大数据时代的跨界与颠覆——金融业门口的野蛮人》、《寻找产业互联网的BAT》、《共享经济是互联网金融的趋势》等。


显示全部
授课目标

阐释清楚互联网与金融业的融合规律;

掌握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原理;

理解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与运行机制;

掌握互联网金融的风控模式;

分析互联网金融内部管理、外部监管与相关宏观政策关系。

课程大纲
导论(4课时)
第一节 金融、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2课时):主要讲述金融、互联网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功能和本质。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的范围(1课时):重点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形态、内容和范围。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1课时):分析互联网金融包容发展的推动因素和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理论(4课时)
第一节 金融科技发展的动力(1课时):主要讲述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规律。
第二节 金融约束因素与互联网技术改进(1课时):主要讲述交易成本约束视角下、搜寻成本约束视角下和信息成本约束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市场特征与效应(1课时):主要讲述互联网金融长尾市场特征,互联网金融市场网络效应。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与资源配置(1课时): 主要讲述资源配置途径与障碍,资源配置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
虚拟货币与数字货币(4课时)
第一节 虚拟货币概述(2课时):主要讲述虚拟货币的问世,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等有关概念的界定,以及虚拟货币的分类。
第二节 数字货币技术、特征及挑战(2课时):主要讲述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数字货币的金融特征和数字货币在未来面临的挑战。
网络支付(4课时)
第一节 支付原理与传统支付体系(1课时):主要讲述经济交易中支付的概念与支付方式的演化阶段,介绍传统支付体系与传统支付技术的概况。
第二节 支付变革与创新(1课时):主要讲述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支付问题,网络支付兴起的背景,以及网络支付结算的分类。
第三节 第三方支付与移动支付(1课时):主要讲述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的业务模式、流程与分类。
第四节 支付场景与支付服务(0.5课时):主要讲述支付场景与支付服务对于网络支付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并介绍支付场景和支付服务的主要类型。
第五节 网络支付的影响(0.5课时):主要讲述网络支付对金融业发展态势的影响和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影响。
互联网借贷(4课时)
第一节 民间信用与互联网借贷的关系(1课时):主要讲述民间信用产生的背景、民间信用的主要形式和民间信用存在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民间信用与互联网融合(1课时):主要讲述民间信用的不足之处、互联网优势及其与民间信用的融合。
第三节 P2P网络借贷模式与现状(1课时):主要讲述互联网借贷的形式、P2P及P2P网络借贷概念、中国P2P网络借贷模式、中国P2P网络借贷现状和中外P2P网络借贷市场发展差异。
第四节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管理(1课时):主要讲述P2P网贷借贷的风险概述、 P2P网络借贷投资风险、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P2P网络借贷融资风险和风险管理等 。
网络众筹(4课时)
第一节 网络众筹概述(1课时):主要讲述网络众筹的概念和特点,网络众筹的类型,以及网络众筹的一般流程。
第二节 股权众筹(1课时):主要讲述网络股权众筹的概念,网络股权众筹平台,网络股权众筹运作模式,网络股权众筹投融资管理,以及网络股权众筹的五大难题。
第三节 物权众筹和奖励式众筹(1课时):主要讲述物权众筹和奖励式众筹。
第四节 众筹风险与管理(1课时):主要讲述众筹的主要风险类型和众筹风险的防范。
大数据金融(4课时)
第一节 大数据金融的概念与模式(2课时):主要讲述大数据金融的概念、平台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大数据金融模式以及大数据征信。
第二节 大数据金融与金融大数据(1课时):主要讲述金融大数据的概念以及大数据金融与金融大数据的差异。
第三节 大数据金融的发展(1课时):主要讲述大数据金融的机遇与挑战、创新和发展。
互联网金融监管(4课时)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监管概述(1课时):主要讲述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逻辑,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技术与制度框架,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趋势。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监管技术(1课时):主要讲述监管科技的概念及发展,人工智能监管的原理和技术,大数据风控的原理和技术,以及区块链与智能监管。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1课时):主要讲述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软法”治理与柔性监管,“沙盒监管”机制,权利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各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制度建设实践。
第四节 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1课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实践,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的立体化体制,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的数字化系统,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的多元化模式,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的长效机制。
互联网金融与宏观管理(4课时)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1.5课时):主要讲述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内涵,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及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利率管制下传统金融体系的特征,互联网金融的普惠金融特性及其在促进金融普惠性方面的作用。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与货币政策(1.5学时):主要讲述货币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现实货币政策分析需关注的重要问题;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1学时):主要讲述金融稳定的内涵及特征,金融稳定的形态,以及金融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稳定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如何稳健发展互联网金融、维护金融稳定。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金融学,建议先修李健教授主讲的《金融学》。

计算机基础,可通过MOOC平台学习。

证书要求

课程学习考核合格以后,可以获得课程学习证书!

参考资料

[1]. 李建军、罗明雄 主编,《互联网金融》,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购买链接: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3-b-s.w4011-17077463409.22.2db61b56xbGixm&id=575943570318&rn=e91e14078a6a9b5fde7e0ad901ba6679&abbucket=5 



[2]. 吴晓求等. 互联网金融--逻辑与结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 姚前. 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原型构想. 中国金融,2016(17).

[4]. 冯科,宋敏. 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5]. 胡娟. 第三方支付技术与监督.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

[6]. 史浩. 互联网金融支付.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

[7]. 范文仲. 互联网金融:理论、实践与监管. 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8].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 互联网金融手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9]. 许伟、王明明、李倩. 互联网金融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0]. 宋华. 供应链金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1]. 杨才勇、严寒、李耀东、朱倩雯、孙爽. 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与实践. 中国中信出版集团,2016.

[12]. 李蔚田、孙学军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第二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3]. 刘远翔. 互联网保险发展对保险企业经营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保险研究,2015(9).

[14]. 陆岷峰、王婷婷互联网财富管理路径中国金融,2016 (15).

[15]. 王洪栋、廉赵峰、张光楹. 财富管理与互联网金融.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16]. 杨东. 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 中国社会科学,2015(4).

[17]. 谢平、邹传伟网络借贷与征信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18]. 赵紫剑. 互联网金融.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19]. 冯科、宋敏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务实.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0]. 弗雷德里克.A.米什金货币金融学郑艳文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1]. 何文虎、杨云龙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基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视角金融发展研究,2014(8).

[22] 徐忠、孙国锋 、姚前 主编 ,《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与监管》,中国金融出版社,2017

[23]. 阎庆民、杨爽. 互联网+银行变革与监管.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4]. 杨涛、程炼. 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

[25].  Allen, W. A. and Wood, G. Defining and Achieving Financial Stability.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2006(2).

[26]. 范文仲. 互联网金融理论、实践与监管.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

[27]. 冯科、宋敏. 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务.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8]. 王达. 美国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监管研究.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

[29]. 张健华. 互联网金融监管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0].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 国际金融研究,2014(8).

[31]. 张晓朴.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范式. 金融监管研究,2014(2).

[32]. 刘澜飚、齐炎龙、张靖佳.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基于微观银行学框架的经济学分析. 财贸经济,2016(1) .

[33]. 谢平、邹传伟.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金融研究,2012(12) .

[34]. 欧阳日辉. 互联网金融生态:互联、竞合与共生.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35]. 欧阳日辉. 互联网金融治理:规范、创新与发展.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7.

[36] 吴军浪潮之巅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显示全部
中央财经大学
7 位授课老师
Jianjun Li  李建军

Jianjun Li 李建军

Professor

蔡如海

蔡如海

副教授

欧阳日辉

欧阳日辉

研究员

推荐课程

设计概论

赵丹华

21232人参加

交互数字媒体技术与设计

王巍

20247人参加

设计的力量CAP

何人可

12232人参加

哲学问题

章雪富

144532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