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经济危机为何周而复始地爆发?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收入差距为何越来越大?少数人为何占有越来越多的财富?资本为何可以赚取大量的利润?本课程带你一起揭示原教旨自由主义下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密码!
经济危机为何周而复始地爆发?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收入差距为何越来越大?少数人为何占有越来越多的财富?资本为何可以赚取大量的利润?本课程带你一起揭示原教旨自由主义下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密码!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为经济学理论基础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了解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有较深入的理解,初步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正确认识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为学习经济学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授课目标
本课程为经济学理论基础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为学习经济学专业课程奠定理论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在思想上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世界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在知识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正确分析和认识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该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起到奠基作用。
成绩 要求
该课程的成绩以单元测验的累计正确率计算,正确率达到60%及以上即为合格,80%及以上即为优秀
课程大纲
导论
课时目标:掌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理解学习意义;对本课程内容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2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1.3 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
1.4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商品
课时目标:通过剖析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经济细胞,使学生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为学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打下基础。
2.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2.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3商品的价值量
2.4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货币
课时目标:理解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在此基础上掌握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并对商品拜物教内容有所了解。
3.1 价值形态的发展过程
3.2 作为货币的商品的特殊性
3.3 货币的职能
3.4 货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
价值规律
课时目标:理解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掌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形式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4.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
4.2价值规律的作用
资本和剩余价值
课时目标:掌握资本流通公式和商品流通公式、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劳动力买卖、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剩余价值规律、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工资本质;了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与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变化,理解工资基本形式与国民差异。
5.1劳动力成为商品
5.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
5.3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5.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基本形式
资本积累
课时目标:教学目标:掌握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聚与集中;理解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和相对过剩人口原理。
6.1资本主义再生产
6.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6.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6.4决定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
6.5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6.6资本的有机构成和社会就业
6.7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的贫困化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课时目标: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角度,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使学生了解个别资本运动的特点和矛盾,进一步理解资本的本质。理解并掌握资本正常循环的必要条件及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及影响。
知识点
7.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7.2产业资本顺利循环的条件
7.3资本的划分
7.4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课时目标:掌握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了解社会总产品及其物质和价值构成以及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把握经济学抽象模型的意义;能够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学说分析国民经济乃至国际经济的波动问题。
8.1社会总资本与社会总产品
8.2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8.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8.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和经济危机
课时目标: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传导机制、过程和后果;学习运用不同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当代新特征。
9.1经济危机的表现、特征、实质
9.2经济危机的根源
9.3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课时目标:正确理解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和价值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对马克思“价值转型问题”的错误认识;掌握透过现象理解经济规律的方法;理解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与资本家获得的利润量增加的关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
10.1成本价格与利润实质
10.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0.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0.4平均利润率趋向下的规律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课时目标:教学目标:掌握商业资本的职能及其导致的问题,深入理解商业利润的来源,明确商业工人与产业工人的阶级合作关系,把握商业纯粹流通费用的两种补偿方法,对于产业资本循环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1.1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
11.2商业利润
11.3商业流通费用
11.4商业流通费用的补偿
借贷资本与信用
课时目标:理解借贷资本形成和资本来源;掌握借贷资本特征、利息本质与源泉、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利息率决定及其变动趋势、银行利润。掌握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虚拟资本;理解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了解股份公司和股票、有价证券、证券市场。
12.1借贷资本的来源和本质
12.2借贷资本的特征
12.3利息的本质、利息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趋势
12.4虚拟资本
12.5股票价格的决定
资本主义地租
课时目标:理解资本主义地租的特征、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重点掌握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能够运用地租理论分析当前中国城市房价上涨的原因。
13.1资本主义地租
13.2级差地租的形成
13.3级差地租第一形态
13.4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13.5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13.6土地价格
垄断资本主义
课时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的规律性以及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
14.1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14.2垄断在帝国主义阶段的具体表现
14.3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14.4资本输出成为典型经济现象
14.5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14.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领土的瓜分
14.7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特征
课时目标: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为主线,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作用;掌握垄断资本国际化的形成及其实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15.1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15.2资本的社会化和经济虚拟化
15.3资本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
15.4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作用
15.5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色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马克思.资本论(第1、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2005年10月、2002年10月.
3.[日]河上肇.资本论入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
4.王珏.重读资本论第1、2、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5.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
6.[美]大卫·哈维.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