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电视写作
第1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 2025年05月15日
学时安排: 1-2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887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80)
spContent=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媒体的升级与变革注入了新能量。作为与影像创作结合最为紧密的课程之一,《电视写作》也应当与时俱进,在原有电视解说词创作基础上,结合《视听创意写作》一书,立足多学科、跨媒介视角,结合新的授课案例与教学方法,形成全媒体背景下新的写作理念与方法。本课程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李智教授主讲。
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媒体的升级与变革注入了新能量。作为与影像创作结合最为紧密的课程之一,《电视写作》也应当与时俱进,在原有电视解说词创作基础上,结合《视听创意写作》一书,立足多学科、跨媒介视角,结合新的授课案例与教学方法,形成全媒体背景下新的写作理念与方法。本课程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李智教授主讲。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共分为七个章节,分别为:总纲、立意、人物、景致、结构、叙事、修辞。通过网络授课、作品观摩、线上问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对修辞等诸多元素的运用,以提高媒体创作实务能力。

授课目标

基于传统电视写作的知识框架,借助语言学、符号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对视听文本的语言构成方式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媒体创作实务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讲 总纲

1.1 总纲

第二讲 立意

2.1 什么是立意

2.2 立意的思维方式

2.3 主题

2.4 创意

2.5 创意的法则

2.6 策划案中的创意

选择题

第三讲 人物

3.1 小说中的人物创作

3.2 虚构类作品人物创作

3.3 视听语言与人物塑造

3.4 非虚构类作品人物创作

3.5 纪录片人物的创作(上)

3.6 纪录片人物的创作(下)

选择题

第四讲 景致

4.1 景的写作、景与人

4.2 景与物

4.3 景与情节

4.4 景与时代和情感

4.5 书写景的整体要求

4.6 景的书写技法

简答题

选择题

第五讲 结构

5.1 什么是结构

5.2 东西方经典叙事结构的比较

5.3 叙事结构的分类

5.4 叙事文本的结构特性

5.5 文本的结构设计(一)

5.6 文本的结构设计(二)

5.7 结构与悬念

5.8 作品赏析

选择题

第六讲 叙事

6.1 叙事的方式

6.2 叙事的视点

6.3 叙事者与人称

6.4 解说词的句式与态度

6.5 解说词的介入方式

6.6 故事中的声画语言

选择题

简答题

第七讲 修辞

7.1 电视修辞的整体特征

7.2 解说词的功能

7.3 解说与画面的关系

7.4 写作方法与要求

7.5 解说词的修辞手段

7.6 解说词写作注意事项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涉及电视写作、文案创作、广告策划、短视频创意等相关知识,讲授过程将结合大量视频案例,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进一步观看和分析,以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参考资料

《视听创意写作》,李智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媒介批评》,李智 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电视写作》,徐舫州、李智 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李智

李智

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33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94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