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是一门研究电磁现象(电能)及其规律在工程上应用的学科,是高校本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包括电路分析方法、变压器与电动机等,MOOC将以简洁的授课方式,介绍电工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中应用。欢迎加入三峡大学电工学MOOC学习团队。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最新发展概况和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提高分析解决电路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搭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科学技术工作桥梁。
本课程的评分标准要求如下:
1.课程总成绩为100分;
2.章节测验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60%;
3.课堂讨论占总成绩的10%,参与课堂讨论(课堂交流区)10次及以上者可获得此项满分;
4.总成绩为60分-84分可获得合格证书,85分-100分可获得优秀证书。成绩合格的学生不再自动获得证书,但可以申请收费的认证证书,在形式上有电子版证书和纸质版证书。
1. 绪论
1.1 电工学绪论
2.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2.01电路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
2.02电功率
2.03 独立电源
2.04 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2.05 基尔霍夫定律
2.06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第2章测试题
3. 电路的分析方法
3.01支路电流法
3.02 叠加原理
3.03 戴维南定理
3.04 结点电压法
第3章测试题
4. 电路的暂态分析
4.01 暂态过程的产生
4.02 换路定则与初始值的确定
4.03 一阶电路经典分析法
4.04 一阶电路三要素法
4.05 一阶电路暂态过程的三种响应
第四章测试题
5.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5.01 正弦电压与电流
5.0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5.03 单一元件正弦交流电路
5.04 RLC串联交流电路
5.05 阻抗的串并联
5.06 电路中的谐振
5.07 功率因数的提高
第五章测试题
6.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6.01 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6.02 三相电路中的负载连接方式
6.03 三相负载星形连接(1)
6.04 三相负载星形连接(2)
6.05 对称三相负载三角形连接
6.06 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
第六章测试题
7. 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
7.01 非正弦量及其分析
8. 磁路与变压器
8.01 磁路与磁性材料
8.02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与变压器原理
8.03 变压器作用与特性
8.04 其他类型变压器
第八章测试题
9. 交流电动机
9.01 交流电动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9.02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原理与机械特性
9.03 三相异步电动机铭牌
9.0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
9.05 单相异步电动机
第九章测试题
10. 电气自动控制技术
10.01 常用控制电器
10.02 控制系统绘制原则与读图方法
10.03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控制系统
10.04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行程控制系统
第十章测试题
11.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11.01 可编程序控制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11.02 PLC编程方法与原则
11.03 OMRON CMP1A指令与编程 (1)
11.04 OMRON CMP1A指令与编程 (2)
12. 半导体二极管与整流电路
12.01 本征半导体与掺杂半导体
12.02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2.03 半导体二极管
12.04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12.05 滤波与稳压电路
第十二章测试题
13. 半导体三极管与基本放大电路
13.01 半导体三极管结构与作用
13.02 半导体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13.03 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3.04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13.05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作用
13.06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13.07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1)
13.07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2)
13.08 温度对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影响
13.09 射极输出器
13.10 多级放大电路
13.11 差分放大电路
13.1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第十三章测试题
14.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4.01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基本概念
14.02 负反馈类型与判断(1)
14.02 负反馈类型与判断(2)
14.0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第十四章测试题
15.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
15.01 比例运算电路
15.02 加法和减法运算电路
15.03 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
15.04 有源滤波电路
15.05 电压比较电路
15.06 串联型稳压电路
第十五章测试题
16.正弦波振荡电路
16.01 正弦波振荡电路
16.02 RC振荡电路
16.03 RL振荡电路
17.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
17.01 晶体管的开关作用
17.02 逻辑门电路
17.03 集成门电路(1)——TTL与非门电路
17.04 集成门电路(2)——OC与非门电路
17.05 逻辑函数公式化简法
17.06 逻辑函数卡诺图化简(1)
17.06 逻辑函数卡诺图化简(2)
17.07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
17.08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17.09 编码器(1)
17.09 编码器(2)
17.10 译码器(1)——二进制译码器
17.10 译码器(2)——二-十进制译码器
第十七章测试题
18. 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
18.01 双稳态触发器(1)
18.01 双稳态触发器(2)
18.02 寄存器(1)
18.02 寄存器(2)
18.03 计数器(1)
18.03 计数器(2)
18.04 集成计数器与应用
18.05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第十八章测试题
19. 模拟量与数字量转换
19.01 T型电阻网络DAC工作原理
19.02 逐次逼近型ADC工作原理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1. 史仪凯. 《电工技术(电工学Ⅰ)》(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4.06.
2. 史仪凯. 《电子技术(电工学Ⅱ)》(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6.06.
3. 史仪凯. 《电工电子应用技术(电工学Ⅲ)》(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5.12.
4. 史仪凯. 《电工电子技术》(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6.08.
5. 秦曾煌. 《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1.
6. 秦曾煌. 《电工学(下册).电子技术(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1.
7. 史仪凯,袁小庆. 《电工技术网络课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2.
8. 史仪凯,袁小庆. 《电子技术网络课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2.
9. 赵敏玲,李志宇. 《电工电子应用技术网络课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2.
10. 史仪凯,袁小庆. 《电工技术电子教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2.
11. 向 平. 《电子技术电子教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2.
12. 赵 妮. 《电工电子应用技术电子教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2.
13. 袁小庆. 《电工电子技术电子教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2.
14. 史仪凯. 《电工学(Ⅰ、Ⅱ、Ⅲ)学习指导》,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11.
15. 袁小庆. 《电工电子技术学习指导》,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01.
Q : 电工学对数学及物理知识要求高吗?
A : 课程涉及到电路的计算及电路理论所用到的是《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中基本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比如一些基本的积分求导和微分运算及基本的关于电磁方面的物理知识等,同学们只需花时间复习一下这些基础知识,就能够快速进入这门课程,为后续学习铺平道路。
Q : 课程内容庞杂,有些知识可能用不上,还需要掌握吗?
A : 电工学课程是非电专业学生少有的电类课程,对电工学知识有全面的了解,为后续对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了解提供帮助。
Q : 除了理论上的学习,还需要进行其他的了解吗?
A : 需要的,因为电工学课程实用性强,课外还需要阅读与此相关的读物和资料,最好能够结合实验及简单的电路设计以便对电工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