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指出:“谁掌握了信息,谁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现实世界信息无处不在、数据无处不用,数据库技术是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建设规模和应用深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原理及方法,结合典型系统DBMS进行分析,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设计满足一定规范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并进一步科学地管理好数据库系统。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在此领域中继续学习和研究的愿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等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工程应用、系统运行与维护等打下必要基础。
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指出:“谁掌握了信息,谁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现实世界信息无处不在、数据无处不用,数据库技术是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的核心。数据库建设规模和应用深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原理及方法,结合典型系统DBMS进行分析,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设计满足一定规范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并进一步科学地管理好数据库系统。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在此领域中继续学习和研究的愿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等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工程应用、系统运行与维护等打下必要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以关系型数据库为主,主要学习四部分内容: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库的定义、掌握数据库的理论基础;
2.SQL语言的使用:学习并掌握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化查询语言;
3.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掌握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要求以满足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需求;
4.数据库并发控制及恢复:了解数据库并发控制机制以及数据库恢复技术。
课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环境采用MySQL数据库,利用希翼在线实验平台进行SQL的在线评测。
授课目标
(1)知识应用能力:理解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掌握关系数据库操作的基本方法和数据控制功能;能够根据业务系统数据需求,进行合理的关系数据库建立和操作,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及管理。
(2)分析评价能力:理解关系模型的特点;理解数据查询优化的重要性和方法;掌握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及规范化要求;具备针对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需求分析、ER模型设计及规范化、数据查询优化的能力。
(3)开发设计能力:掌握数据库的完整性和数据系统安全性的实现方法;理解数据库并发控制原理;掌握数据库运行维护及数据库故障恢复技术和方法;具备数据库系统开发、管理及维护能力。
(4)良好职业素养: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最新动态;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发展状况;理解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自觉履行职业道德。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系统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系统结构及其优点;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2 数据模型
1.3 数据库系统结构
关系数据库理论
课时目标:详细介绍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元祖关系演算、域关系演算的含义;介绍关系代数在数据库操作中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关系数据模型及其三类完整性、关系代数及其运算、关系演算*。
2.1 关系数据模型
2.2 关系代数
2.3 关系演算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课时目标:介绍 SQL 语言的组成及特点;详细介绍 SQL 操作: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管理的基本语句;详细介绍数据库中视图定义及使用、存储过程的定义及使用、以及数据控制技术。
3.1 SQL简介
3.2 数据定义
3.3 数据查询
3.4 数据更新
3.5 数据视图
3.6 存储过程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课时目标:介绍数据库的安全性问题;详细介绍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机制和常用方法;详细介绍数据库完整性约束定义及 SQL 对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
4.1 数据库安全性概述
4.2 数据库安全性控制机制
4.3 视图机制及其他安全性保护
4.4 数据库完整性机制
4.5 触发器
关系数据理论
课时目标:介绍关系规范化理论化研究背景及其重要意义;详细介绍关系规范化理论及 5 级范式的定义和基本判定;讨论函数依赖及关系模式的合理化分解。
数据库设计
课时目标:介绍数据库设计的特点及数据库设计基本步骤;详细介绍数据库设计的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介绍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及数据库实施与维护。
6.1 数据库设计概述
6.2 需求分析
6.3 概念结构设计
6.4 逻辑结构设计
6.5 物理结构设计
6.6 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
数据库恢复技术及并发控制
课时目标:介绍数据库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故障;介绍数据库恢复的实现技术、恢复策略;详细介绍事务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特性;详细介绍数据库并发控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1 事务的基本概念
7.2 数据库恢复概述
7.3 数据库恢复技术
7.4 并发控制
7.5 封锁机制
7.6 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
关系查询处理及查询优化
课时目标:介绍关系系统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优化。
8.1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处理
8.2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优化
数据库新技术
课时目标: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9.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9.2 数据库技术的展望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
参考资料
王珊编著.数据库系统概论(第6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
陈志泊主编.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第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
李春葆编著.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刘玉红、郭广新编著.MySQL数据库应用案例课堂.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数据库系统教程(第三版),施伯乐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