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模拟电子技术
第7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02日 ~ 2025年01月20日
学时安排: 4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8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2)
spContent=这是一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具有工程应用背景。教学内容的组织结合工程应用背景介绍器件、电路、系统的知识。引导学生的认知上采用“系统-器件-电路-系统”的闭环模式去学习,针对各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原理、性能指标、应用等分析,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思维,使学生具备解决复杂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力。
这是一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具有工程应用背景。教学内容的组织结合工程应用背景介绍器件、电路、系统的知识。引导学生的认知上采用“系统-器件-电路-系统”的闭环模式去学习,针对各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原理、性能指标、应用等分析,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思维,使学生具备解决复杂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介绍了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运放等器件及其基本应用电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能够对各种由集成电路或分立元件构成的基本电路单元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初步具备根据实际要求应用这些单元电路构成简单模拟电子系统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授课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二极管、三极管、集成运放等电子器件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电路、信号与系统及相关工程基础知识,能将其用于分析信息电子领域工程问题中的电子电路及信号及相关问题。

2.掌握模拟电子线路的常见类型、特点以及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能够判断集成运放等基本电路在复杂电路中的作用,并利用集成运放或其它基本电路的特点进行工程应用实例的分析。学习对关键环节和参数进行抽象、归纳和表达,能解析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描述对象系统模型,提出初步解决方案的能力培养。

3.能够根据实际的工程需要选择正确的放大电路、运算电路、反馈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电源电路,能够根据实际要求确定元件参数。逐步提升对复杂电子信息系统中用到的模拟及数字电路进行研究、设计、分析和优化的能力。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概念;(2)掌握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如放大倍数(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输出幅度等。
1.1 信号
1.2 放大电路模型
1.3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运算放大器
课时目标:(1)理解集成运放的组成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2)掌握理想运放的电路模型以及特点;(3)掌握“虚短”、“虚断”、“虚地”概念;(4)掌握由理想运放组成的反相和同相比例运算电路、求差电路、求和电路、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
2.1集成运算放大器
2.2理想运算放大器
2.3基本线性运放电路
2.4同相输入和反相输入放大电路的其他应用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课时目标:(1)理解半导体中两种载流子的概念;(2)理解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P型和N型)的概念;(3)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4)掌握二极管、稳压管的伏安特性以及二极管的各类模型;(5)理解二极管、稳压管主要参数的意义。
3.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3.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3.3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3.4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3.5 稳压二极管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课时目标:(1)理解各类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2)掌握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以及主要参数;(3)掌握场效应管共漏、共源组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求解以及中频段各动态指标的求解;
4.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4.2 MOSFET放大电路
4.3 图解分析发、小型模型分析法
4.4 结型场效应管
4.5 各种放大器件电路性能比较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放大电路
课时目标:(1)理解BJT的工作原理、处于放大状态下的电流分配关系以及放大条件;(2)理解BJT的输入、输出特性及主要参数;(3)掌握BJT的三种工作状态;(4)掌握BJT组成的三类组态的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5)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计算以及运用小信号模型分析法求解中频段的各动态指标,如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5.1 BJT
5.2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
5.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5.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
5.5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5.6 FET与BJT及其基本放大电路性能的比较
频率响应
课时目标:(1)理解影响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特性的因素(2)掌握无源RC网络的频率响应特性(3)掌握放大电路低频响应特性、高频响应特性及其分析方法
6.1 无源RC网络的频率响应特性
6.2 放大电路低频响应特性
6.3 放大电路高频响应特性
模拟集成电路
课时目标:(1)理解集成运放的组成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2)掌握各类电流源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3)掌握四种不同输入输出方式差分式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性能特点;(4)掌握各类差分式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差模电压增益、差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以及共模抑制比的计算;(5)理解集成运放主要技术指标的含义。
7.1 模拟集成电路中的直流偏置技术
7.2 差分式放大电路
7.3 差分式放大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
7.4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7.5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反馈放大电路
课时目标:(1)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类型,会判断放大电路中是否存在反馈以及反馈的类型;(2)理解反馈一般表达式的含义;(3)掌握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4)掌握如何根据实际要求在电路中引入适当的反馈;(5)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电压增益的估算方法;
8.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8.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8.3 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
8.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8.5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近似计算
功率放大电路
课时目标:(1)了解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甲类、乙类、甲乙类)的工作特点;(2)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以及功率、效率、非线性失真的概念及相互关系;(3)掌握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放和甲乙类单电源互补对称功放的工作原理以及输出功率、管耗、效率和电源供给功率的计算;(4)掌握功率放大电路中功率BJT的选择条件。
9.1 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
9.2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9.3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
课时目标:(1)掌握有源滤波电路的功能、种类和用途;(2)掌握一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计算,了解其他滤波电路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3)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以及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振荡频率、起振条件; (4)理解变压器反馈式、电容三点式和电感三点式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5)了解石英晶体振荡电路的特点及工作原理;(6)掌握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和迟滞比较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阈值计算、传输特性;(7)理解方波、锯齿波产生电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和振荡周期的计算。
10.1 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0.2 一阶有源滤波电路
10.3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10.4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10.5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10.6 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直流稳压电源
课时目标:(1)了解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2)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参数的计算;(3)掌握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输出电压的计算;(4)理解电感滤波电路;(5)掌握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组成、稳压原理和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估算;(6)理解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特点、电路组成和使用方法。
11.1 小功率整流滤波电路
11.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特别是电路分析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是模拟电子电路学习的基础。

参考资料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课程组编 康华光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 童诗白 华成英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习题全解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技术课程组 陈大钦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试题汇编  全国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小组 童诗白 何金茂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苏州工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浦炜

浦炜

实验师

推荐课程

模电不挂科-5小时学完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路

猴博士爱讲课

207641人参加

数电不挂科-4小时学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

猴博士爱讲课

233264人参加

电工学不挂科-4小时学完电工学(上)

猴博士爱讲课

215041人参加

SolidWorks三维建模技术-从入门到精通【上新早鸟价】

机械攻城狮-fighting

85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