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Ⅰ》课程是高等院校非化学化工专业自然科学类公共基础课。课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化学素养为目标,简明、概括地介绍化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并用化学的观点分析认识工程技术、社会实际中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立足科技背景、丰富时代气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在实践中用科学的化学思维认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和应用性。
课程由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物质结构和化学与工程技术·人类·社会三部分构成,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溶液与胶体、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原子结构与周期系、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环境与化学、能源与化学、材料与化学和生命与化学。
帮助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化学学科的一般原理、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并能用化学的观点分析认识工程技术、社会实际中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素养,能在实践中用科学的化学思维认识和处理问题。
绪论
绪论
撰写小短文“化学与。。。。”
第1章 化学热力学
1.1 基本概念
1.2 热化学和焓
1.3 化学反应的方向
第1章测试
利用热力学原理计算说明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条件,并简述对地球生命的意义
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
2.1 化学反应速率
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2章测试
试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解释氢气与氧气的反应
第3章 化学平衡
3.1 平衡常数
3.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3.3 沉淀-溶解平衡
第3章测试
利用热力学原理解释吕•查德里原理。
第4章 溶液与胶体
4.1水的相图
4.2 溶液
4.3 胶体
第5章 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
5.1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5.2 电解
5.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第6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系
6.1 氢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6.2 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分布与周期系
简介一种化学元素对人类的影响
第6章测试
第7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7.1 离子键与离子结构
7.2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
7.3 配位键与配位化合物
7.4 分子间力和氢键
举例说明化学键对物质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第7章测试
第8章 晶体结构
8.1 晶体的特征
8.2 晶体的基本类型
8.4 晶体的缺陷
浅议晶体结构的“完美”与“缺陷”对其性能的影响
第8章测试
具备一定的中学化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