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中药药理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10月21日 ~ 2019年12月31日
学时安排: 待定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92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63)
spContent=中药的药理作用渗透于古今的饮食文化及医疗保健体系。本课程以中药药理作用为中心,融合中药物质基础、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毒性,帮助大家了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熟悉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期开放思维,兼收并蓄,融会创新,培养各类中药药理学人才。
中药的药理作用渗透于古今的饮食文化及医疗保健体系。本课程以中药药理作用为中心,融合中药物质基础、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毒性,帮助大家了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熟悉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以期开放思维,兼收并蓄,融会创新,培养各类中药药理学人才。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医临床疗效,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本课程分为总论及各论两部分。在总论部分,介绍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中药新药及新药研发过程,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影响因素、不良反应与毒性,以及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认识。在各论部分,讲授代表性方剂和各类常用中药的活性成分、主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同时适当介绍中药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与毒性。

本课程学习将帮助同学们了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掌握不同分类的中药的共同药理作用,掌握代表性中药和方剂的主要活性物质、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并对中药的作用机制、代谢和不良反应与毒性有初步了解,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发掘中药的优点、特点以及开发新药奠定基础。


授课目标

了解中药药理学发展历史、研究思路和方法;

掌握中药药理的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激发对中药药理学的兴趣,培养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学科任务、发展简史

第一章 单元测试

第二章 中药药效学

中药药理的基本作用和作用特点

第二章单元测试

第三章 中药代谢动力学

3.1 中药体内过程及特点

3.2 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现状-I

3.3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现状-II

第三章 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认识

4.1 四气的现代认识

4.2 五味的现代认识

4.3 中药升降浮沉和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四章 单元测试

第五章  中药的不良反应和毒性

5.1 中药的不良反应

5.2 中药有毒或无毒的现代认识

5.3 中药配伍禁忌的现代研究

第五章 单元测试

第六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药物、机体、环境因素

第六章 单元测试

第七章 中药药理研究思路与方法

7.1 单味药药理研究思路与方法

7.2 中药复方药理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七章单元测试

第八章 中药新药的发现与新药研究

8.1 中药新药的概念与发现途径

8.2 中药新药的注册分类与研究程序

作业:中药药理实验设计3大原则

第八章单元测试

第九章  解表药

9.1 解表药的概念和主要药理作用

9.2 麻黄

9.3 柴胡的药理作用

9.4 桂枝汤的药理作用第九章 单元测试

第十章 清热药

10.1 清热药的概念和药理作用

10.2 黄芩的药理作用

10.3 黄连的药理作用

10.4 黄连解毒汤的药理作用

第十章 单元测试

第十一章 泻下药

11.1 泻下药的概念、药理作用和研究方法

11.2 大黄的药理作用

11.3 大承气汤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

第十二章 祛风湿药

12.1 祛风湿药的概念、药理作用和研究方法

12.2 雷公藤的药理作用第十二章 单元测试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13.1 利水渗湿药的概念和药理作用

13.2 茯苓和泽泻的药理作用

第十三章 单元测试

第十四章 温里药

14.1 温里药的概念和药理作用

14.2 附子和四逆汤的药理作用

第十四章 单元测试

第十五章 理气药

15.1 理气药的概念、药理作用和研究方法

15.2 枳实的药理作用

第十五章 单元测试

第十六章 止血药

16.1 止血药的概念、药理作用和研究方法

16.2 三七的药理作用

第十六章 单元测试

第十七章 活血化瘀药

17.1 活血化瘀药的概念、药理作用和研究方法

17.2 丹参

17.3 延胡索

17.4 水蛭

17.5 银杏叶

17.6 血府逐瘀汤

第十七章 单元测试

第十八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18.1 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概念、药理作用和研究方法

18.2 半夏和桔梗的药理作用

第十八章 单元测试

第十九章 安神药

19.1  安神药的概念、药理作用和研究方法

19.2 酸枣仁的药理作用

第十九章 单元测试

第二十章 平肝息风药

20.1 平肝息风药的概述、药理作用和研究方法

20.2 天麻的药理作用

第二十章 单元测试

第二十一章 开窍药

21.1 开窍药的概念、药理作用和研究方法

21.2 麝香的药理作用

21.3 安宫牛黄丸的药理作用

第二十一章 单元测试

第二十二章 补虚药

22.1 补虚药的概念、药理作用和研究方法

22.2 人参的药理作用

22.3 黄芪和甘草的药理作用

22.4 其他补虚药(一)

22.5 其他补虚药(二)

22.6 六味地黄汤和生脉散的药理作用

第二十二章 单元测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人体解剖生理学;

药理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中药学;

方剂学;

药用植物学;

中药化学

参考资料

1、《中药药理学》,陈长勋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2012,第一版。

2、《中药药理学》,彭成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第四版。

3、《中药药理学》,沈映君主编,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第二版。

4、《中药药理学新论》, 张永祥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第一版。

5、《中药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周金黄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

6、《中药临床药理学》,翁维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社,2002,第一版。

7、《中药药理与应用》,王浴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2版。

8、《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陈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第一版。

9、其它中、英文期刊文献(2011-2018)


常见问题

1、没有学过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和中药化学的学生能不能学习中药药理学?

答:可以。但是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参考相关教材和网络资源。

2、视频里有不少中药作用机制,是否都要背下来?

答:作用机制通常有利用大家理解中药的作用和应用,通常不需要大家掌握,但要有所了解,这有且于同学们进行相关中、西药之间比较,启发思维。

3、是否一定要按章节顺序依次学习?

答:可以不一定完全按顺序学习。不过,对于总论的八章内容,还是建议大家先学习。

中国药科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刘康

刘康

副教授

马占强

马占强

副教授

邱志霞

邱志霞

讲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68991人参加

教育学

郭翠菊

73561人参加

心理学入门

陈红兵

103722人参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叶湘虹

78567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