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慕课视频课程分为上篇、中篇、下篇3大部分,共计37类别。上篇为中医学基础,重点介绍中医药学的内涵与认知背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气血精津液,脏腑,病因病机以及诊断、辨证等内容;中篇为中药学,重点介绍中药学基础理论及20类150余种常用单味中药;下篇为方剂学,重点介绍方剂学基础理论及10类近30首常用代表方剂(详见大纲)。还将同步补充PPT,突出课程“理-法-药-方”知识体系精髓,每一授课周设有配套测试题、讨论题,以巩固强化知识,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课程特色:①理念:本课程秉持立德树人,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传播中医药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重要基础知识为目的,突出中医“理-法-药-方”体系精髓,依据各大模块的知识要素,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使之领略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及对人类健康所作出的卓越贡献。②构思:通过“眼看-耳听-手动测试-讨论-专心"学习与反思,自主学习,培育“汲取知识-中医药思维-应用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养,构思新颖。③内容:课程内容融合“视频-PPT-讨论-测试”等多形式,注重传承与创新,强调课程内涵、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正确地传播中医药认知生命、呵护健康的重点知识,富有特色。④模式:线上慕课,形式多样,方法新颖,以问题和案例为开端,结合课程各部分特点,采用图文对照、图表结合,动静关联,模块化地比较鉴别,突出特征,强化各药知识重点,前后关联,总结规律,突出课程目标,以提高学习能力和中医思辨能。
适宜对象:药学类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藏医藏医、护理专业、其他非医药类专业本
科,以及全社会广大的中医药爱好者。
1.知识:掌握中医药和方剂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常用代表中药的性能特点、功效及临床应用以及代表方剂的组成、功能与主治等相关知识要素,为理解或继续深入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技能:以教材和网络资源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中医药的系统思维与理论联系实际及综合分析能力。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第一单元 上篇 中医学基础
1-1-1中医药学的概念与认知背景
1-1-2中医学的特点与思维方式
1-1-3中医学阴阳-五行学说
1-2-气血精津液
第一周 讨论题
第一单元测验
第二单元 上篇 中医学基础
2-1-1中医药学概论-脏腑
2-1-2中医药学概论-病因
2-2-3中医药学概论发病与病机
2-2-4-中医药学概论-诊法
2-2-5-中医药学概论-辨证
第二单元讨论题
第二单元测验
第三单元 中篇-中药学的基础理论
3-1-1-中药基础理论导学与概念
3-2-1王建-中药的性能1
3-2-2王建-中药的性能2
3-3-中药的作用与功效
3-4-中药的品质要素
3-5-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3-6-中药的剂量
第三单元讨论题
第三单元测验
第四单元 中篇 常用代表中药
4-1-解表药
4-2-清热药-清热泻火药
第四单元讨论题
第四单元测验
第五单元 中篇 常用代表中药
5-1-清热燥湿药
5-2-清热凉血药
5-3-清热解毒-清虚热药
第五单元讨论题
第五单元测验
第六单元 中篇 常用代表中药
6-1-泻下药
6-2-祛风湿药
6-3-化湿药
6-4-利水渗湿药
第六单元讨论题
第六单元测验
第七单元 中篇 常用代表中药
7-1-温里药
7-2-理气药
7-3消食药 7-4驱虫药
第七单元讨论题
第七单元测验
第八单元 中篇 常用代表中药
8-1-止血药
8-2-活血化瘀药
8-3-化痰药
8-4-止咳平喘药
第八单元讨论题
第八单元 中篇 常用代表中药测验
第九单元 中篇 常用代表中药
9-1-安神药
9-2-平肝潜阳药
9-3-息风止痉药
9-4-开窍药
9-5-补虚药-补气药
第九单元讨论题
中篇 常用代表中药
第十单元 中篇 常用代表中药
10-1-补虚药-补血药
10-2-补虚药-补阴药
10-3-补虚药-补阳药
10-4-收涩药
第十单元讨论题
第十单元 中篇 常用代表中药
第十一单元 下篇 方剂学知识 基础理论-常用代表方剂
11-下篇-1-方剂学基础理论
11-下篇-2-常用代表方-解表方
11-下篇-3-常用代表方-和解方与理气方
11-下篇-4-常用代表方-清热与泻下方
11-下篇-5-常用代表方-祛湿方
第十一单元讨论题
第11单元 下篇方剂测试题
第十二单元 下篇 方剂学基本知识 常用代表方
12-下篇-常用代表方-1-温里方
12-下篇-常用代表方-2-理血方与化痰止咳平喘方
12-下篇-常用代表方-3-补虚方
第十二单元讨论题
12单元 下篇 方剂学基本知识 常用代表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06
王建.中医药学概论[M].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2016.06.
王建,张冰.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06.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07
陈家旭.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