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数学暑期强化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3年09月12日 ~ 2024年01月21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75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本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课程从计算机技术发展、教学改革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与国际接轨,实现教学与科研成果的结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思维基础,培养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
本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课程从计算机技术发展、教学改革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与国际接轨,实现教学与科研成果的结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思维基础,培养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课程类别为通识教育中的计算机类。

该课程从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与国际接轨,实现教学与科研成果的有效结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体现以有效知识为主体,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思维基础,具备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针对文法学和信息学专业在原来大学计算机基础内容上特意加强了网络知识基础的内容,以增加学生对网络的各种应用能力。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坚持广度为主的原则,从需求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



成绩 要求

视频观看: 30%

讨论:        30%

测试:        40%


课程大纲
概述
课时目标:1. 了解计算与高性能计算2.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分类、计算机新技术3. 了解计算机文化与计算思维4. 了解计算机的应用及发展前景5. 了解计算思维的方法和内容
1.1 计算机发展简史
1.1.1 计算无所不在(了解)
1.1.2 计算工具的发展(了解)
1.1.3 计算机发展的历史(掌握)
1.1.4 计算机分类(掌握)
1.1.5 高性能计算机的崛起(了解)
1.2 计算机应用
1.2.1 传统应用(掌握)
1.2.2 创新应用(了解)
1.3 计算机的未来
1.3.1 量子计算机(了解)
1.3.2 光子计算机(了解)
1.3.3 生物计算机(了解)
1.4 计算思维初步
1.4.1 计算思维(理解)
1.4.2 计算思维特征与方法(理解)
信息编码与数据表示
课时目标:1. 了解0和1及组合2. 理解数制结构3. 掌握各数制间的转换4. 理解二进制的运算5. 了解数据的表示与存储6. 了解数据压缩及的数据压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7. 了解条形码的组成与识别
2.1 数制与计算机中的数制
2.1.1 数制与常用数制(掌握)
2.1.3 计算机中常用数制转换(掌握)
2.1.4 二进制运算(掌握)
2.2 常用信息编码
2.2.1存储单位及存储容量(理解)
2.2.2原码、反码和补码(理解)
2.2.3整数的存储(理解)
2.2.4实数的存储(了解)
2.2.5字符编码(掌握)
2.2.6汉字编码(理解)
2.2.7 Unicode编码(理解)
2.2.8多媒体信息编码(理解)
2.2.9 编码标识与译码(了解)
2.3 数据压缩
2.3.1 数据可压缩性(了解)
2.3.2 数据压缩方法(了解)
2.4 条形码及应用
2.4.1一维条形码(了解)
2.4.2二维码(理解)
2.4.3 RFID射频识别技术(了解)
2.4.4条码识别及安全(了解)
计算系统基础架构
课时目标:1. 了解图灵模型、冯•诺依曼机和哈佛结构2. 理解计算机系统3.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及性能指标3. 理解计算机软件概念4. 了解计算机软件分类5. 了解操作系统的分类及发展6. 了解操作系统功能7. 了解操作系统命令8. 掌握文件系统组成与与文件管理方法9. 掌握办公软件Office 2016
3.1 计算机模型与自动计算的实现
3.1.1 图灵原理与图灵机(掌握)
3.1.2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掌握)
3.1.3 哈佛结构(掌握)
3.2 计算机硬件系统
3.2.1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掌握)
3.2.2 中央处理器(掌握)
3.2.3 存储器(掌握)
3.2.4 输入/输出设备(理解)
3.2.5 主板及总线(掌握)
3.2.6 其他计算机硬件(了解)
3.3 计算机软件体系架构
3.3.1软件分层体系(理解)
3.3.2计算机语言体系(理解)
3.3.3软件的商业模式(了解)
3.3.4软件和程序的可移植性(了解)
3.4 操作系统
3.4.1操作系统的发展及分类(掌握)
3.4.2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
3.4.3常见的操作系统(理解)
3.4.4操作系统的启动(了解)
3.4.5 操作系统的命令行操作(了解)
3.4.6 虚拟化技术(理解)
3.5 文件系统
3.5.1文件概述(理解)
3.5.2文件管理与安全(掌握)
3.6 办公软件
3.6.1 Office办公软件介绍(了解)
3.6.2 Office组件的工作界面(了解)
3.6.3 Word文字处理(掌握)
3.6.4 Excel电子表格软件(掌握)
3.6.5 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掌握)
计算性能与可靠性
课时目标:1. 掌握计算模式及演变2. 了解计算性能与效率3. 掌握计算的可靠性与风险4. 了解高性能计算5. 了解云计算特征与分别式计算
4.1 计算模式
4.1.1 计算模式的演变(了解)
4.1.2 典型计算模式(理解)
4.2 计算性能
4.2.1 计算的速度与效率问题(理解)
4.2.2 计算性能提升技术(了解)
4.3 计算的可靠性
4.3.1 永恒的风险(理解)
4.3.2 可靠性保障(理解)
4.3.3 灾备(掌握)
4.4 高性能计算
4.4.1 大中小型机与普通计算机(了解)
4.4.2 高性能计算(了解)
4.5 云计算
4.5.1 云计算的特征(理解)
4.5.2 商用云计算系统
4.5.3 云计算与分布式计算
计算机问题求解
课时目标:1. 理解可计算性与计算复杂度2. 理解问题求解基本过程与思想3. 了解计算思维在问题求解中的作用4. 理解算法概念和特征5. 理解算法的3种基本结构6. 理解算法流程图表示方法7. 掌握算法基本设计方法8. 掌握算法评价方法9. 理解程序设计及三类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表达特征10. 理解计算机程序与程序设计11. 了解程序设计语言及分类12. 理解编译与解释13. 了解高级语言的特征14. 了解程序设计过程和方法15. 了解Raptor流程图编程16. 了解软件概念、软件测试目的与测试基本方法17. 了解人工智能概念18. 了解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的概念与方法
5.1 可计算理论
5.1.1 可计算性(理解)
5.1.2 计算的复杂性(理解)
5.2 问题求解
5.2.1 计算机问题求解过程(理解)
5.2.2 数学模型(了解)
5.2.3 数学模型基本原则(了解)
5.2.4 问题建模过程(了解)
5.3 计算思维与问题求解
5.3.1 计算思维(理解)
5.3.2 计算思维与问题求解(掌握)
5.4 算法设计
5.4.1 算法的特征与表示(掌握)
5.4.2 算法基本结构(掌握)
5.4.3 交换算法(掌握)
5.4.4 累计算法(掌握)
5.4.5 排序算法(掌握)
5.4.6 查找算法(掌握)
5.4.7 穷举算法(掌握)
5.4.8 迭代算法(理解)
5.4.9 递归算法(了解)
5.4.10 分治算法(了解)
5.5 程序设计
5.5.1 计算机编程语言概述(了解)
5.5.2 程序设计与程序(理解)
5.5.3 编译与解释(掌握)
5.5.4 高级语言基本特征(掌握)
5.5.5 结构化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掌握)
5.6 Raptor流程图编程
5.6.1 Raptor基本程序环境(掌握)
5.6.2 输入语句(掌握)
5.6.3 处理语句(掌握)
5.6.4 输出语句(掌握)
5.6.5 运算符(掌握)
5.6.6 Raptor的数组变量(了解)
5.6.6 Raptor的应用(了解)
5.7 软件测试
5.7.1 测试的目的和意义(了解)
5.7.2 软件测试原则(理解)
5.7.3 软件测试方法(理解)
5.8 人工智能
5.8.1 人工智能概述(了解)
5.8.2 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了解)
5.9 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
5.9.1 概述(了解)
5.9.2 关键技术(了解)
数据结构与数据组织管理
课时目标:1. 了解数据与大数据概念2. 理解数据结构3. 理解数据库结构
6.1 概述
6.1.1 数据与数据管理(理解)
6.1.2 数据库与大数据(理解)
6.2 数据结构
6.2.1 数据结构概述(理解)
6.2.2 线性结构(掌握)
6.2.3 树型结构(理解)
6.2.4 图结构(了解)
6.3 数据库系统基础
6.3.1 数据库发展历史(了解)
6.3.2 数据模型(掌握)
6.3.3 数据库系统(理解)
6.3.4 数据操作(了解)
6.3.5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理了解)
6.3.6 NoSQL数据库系统(了解)
6.4 大数据基础
6.4.1 大数据概述(了解)
6.4.2 大数据处理技术(了解)
6.4.3 大数据存储(了解)
计算机网络基础
课时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概念及特点2. 了解网络分类与拓扑结构3. 了解网络协议4. 了解Internet、DNS概念及应用5. 理解IP、域名6. 了解C/S、B/S计算模式7. 掌握信息检索方法8.了解网页制作基本方法
7.1 概述
7.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理解)
7.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理解)
7.1.3 网络模型和协议(理解)
7.2 Internet
7.2.1 Internet概述(了解)
7.2.2 IP地址(理解)
7.2.3 域名服务(了解)
7.2.4 Web服务与B/S架构(理解)
7.2.5 搜索引擎与上网导航(掌握)
7.2.6 IPv6(了解)
7.2.7 信息检索(替换7.2.5)
[1]. 信息检索概述
[2]. 信息检索的过程
[3]. 信息检索工具
[4]. 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
[5]. 常见搜索引擎(通用,垂直)
[6]. 电子文献检索(CNKI,维普中文期刊,万方数据,读秀学术搜索,SpringerLink,Elsevier Science,不列颠百科全书(EB)-----检索(单库,跨库))
[7]. 文献阅读与利用(PDF,CAJ,CAA,KDH,NH,CAJViewer)
7.3 网络的组建与接入
7.3.1 信号传输介质(了解)
7.3.2 常见网络设备(了解)
7.3.3 联网故障排查(了解)
7.3.4 小型传统局域网的组建(了解)
7.3.5 电力线载波局域网的组建(了解)
7.3.6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了解)
7.3.7 常见的Internet接入技术(了解)
7.3.8 VPN(了解)
7.4 网络资源共享
7.4.1 文件共享与云盘系统(了解)
7.4.2 打印机共享与网络打印机(了解)
7.4.3 远程控制(了解)
7.4.4 其他网络应用(了解)
7.5 物联网
7.5.1 物联网概述(了解)
7.5.2 物联网技术(理解)
7.5.3 物联网应用(理解)
7.6 网页制作
7.6.1 网页和网站的相关概念
7.6.2 Dreamveaver 简介
7.6.3 建立站点
7.6.4 网页编辑
7.6.5 网页布局
7.6.6 表单
7.6.7 创建网页动态效果
7.6.8 网站的测试和发布
计算机信息安全
课时目标:1. 了解信息安全基本概念2. 了解信息安全面临的常见威胁3. 了解攻击信息安全的基本手段4. 了解数据加密与解密的概念5. 掌握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方法
8 .1 概述
8.1.1 计算机信息安全(理解)
8.1.2 信息安全面临的常见威胁(掌握)
8.1.3 攻击信息安全的基本手段(掌握)
8.1.4 信息安全保障(了解)
8.2 数据加密、数字签名与用户身份识别
8.2.1 数据加密技术(了解)
8.2.2 数字签名与数字证书(了解)
8.2.3 用户身份识别(了解)
8.3 将信息安全威胁阻挡于系统之外
8.3.1网络防火墙(理解)
8.3.2无线网络安全管理(了解)
8.3.3漏洞扫描(了解)
8.3.4运行隔离(了解)
8.4 加强管理强化安全意识
8.4.1系统级安全管理(了解)
8.4.2 计算机病毒查杀(了解)
8.4.3 上网浏览安全(了解)
展开全部
成都理工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刘焕君

刘焕君

副教授

陈利

陈利

讲师

李思明

李思明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