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角坝地质填图与资源调查实习是地质类各专业学生学完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后进行的一次野外实践,具综合和提高的性质。课程依托马角坝实践基地,按照教育部专业课程设置与国家1∶5万区域地质调查新要求,开设该课程,通过学习,全面理解并掌握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等知识、规范、技能;较深入了解大陆动力学前缘;具备较强地质填图与综合地质调查实践能力,整合知识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创新能力;具备基本地学科学素养和扎根艰苦地质行业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
课程依托所属国家级地质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马角坝实践基地,面向本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综合实践类课程,预期达到的课程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全面理解并掌握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灾害调查等知识、规范、技能;较深入的了解大陆动力学学科前缘;
能力目标: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整合知识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创新能力;
素质目标:具备基本地学科学素养和扎根艰苦地质行业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
成绩由线上成绩(20%)与野外考核成绩(80%)组成:
野外考核成绩=野外检查×5%+简测剖面×15%+剖面图及资料×10%+手图×5%+实际材料图×10%+地质图×10%+地质报告×10%+科技论文×10%+总结汇报×5%;
在线学习成绩=单元测验×4%+单元作业×4%+课程讨论×2%+视频学习完成度×10%。
要求学生修完《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岩浆岩岩石学》、《古生物与地层学》、《岩相古地理学》等地质学专业基础课程,并掌握开展数字地质调查的方法,初步具备组队或独立开展野外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能力。
1. 区域地质调查基础教程,丁俊、肖渊甫主编,北京:地质出版社,2014.
2.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操作手册,李超岭,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7.1.
3.沉积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魏家庸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