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中医骨伤科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12月06日 ~ 2020年01月10日
学时安排: 待定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47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spContent=《中医骨伤科学》是学习中医骨伤科学入门课,主要是讲述运动系统疾病的骨折、脱位、筋伤、骨病等的病因、诊断和辩证施治,尤其着重讲述骨伤疾病的特色疗法,包括正骨手法、夹板固定、内服和外用中药等,让学习者能掌握及运用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知识,为从事骨伤专科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骨伤科学》是学习中医骨伤科学入门课,主要是讲述运动系统疾病的骨折、脱位、筋伤、骨病等的病因、诊断和辩证施治,尤其着重讲述骨伤疾病的特色疗法,包括正骨手法、夹板固定、内服和外用中药等,让学习者能掌握及运用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知识,为从事骨伤专科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及骨关节损伤与疾病的学科。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又称“折疡”、“金疡”、“金镞”、“接骨”、“正体”、“正骨”、“骨伤”等,是人类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斗争,积累诊治经验,对人类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医学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本课程适用于基础、临床、预防、康复、药学和护理等专业本科生。主要内容涵盖中医骨伤科学的临床与研究的前沿进展;教师讲授以临床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深入浅出,满足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对操作层面感性认知和理论层面理性思考的需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熟悉中医骨伤科的主要内治法、外治法和操作技能,急诊处理原则,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医学专业人才。

本教学团队在赵文海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几十多年的不断传承和创新,教学内容紧跟社会需求动态,并不断优化中医骨伤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天池伤科流派的特色疗法融入教学中,理论内容与实践应用融合为一体,达到培养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医学生。


授课目标

       掌握中医骨伤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熟悉中医骨伤科疾病的主要内治法、外治法和操作技能,急诊处理原则,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医学专业人才。


课程大纲
第一章 中医骨伤科学发展史
课时目标:了解中医骨伤科学的定义,起源萌芽、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期中医骨伤科的主要成就。
1.1 中医骨伤科学发展史
第二章 总论
课时目标: 了解损伤的望、闻、问、切四诊。熟悉临床的常用检查方法:摸法、四肢及躯干部的特殊检查方法。掌握测量方法:肢体周径、长度的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测量;肌力、肌张力的检查及肌力的分级以及骨伤常用的治疗方法。
2.1四诊在骨伤科中的应用
2.2骨伤临床检查法
2.3第三节 骨伤治疗方法
2.3.1正骨手法
2.3.2理筋手法
2.3.3夹板
2.3.4石膏
2.3.5牵引疗法
2.3.6药物治疗
第三章 创伤急救
课时目标:掌握常用的创伤急救技术
3.1 创伤急救技术
第四章 骨折
课时目标: 掌握各部位骨折的诊断方法,运用相关知识对其治疗提出合理的措施与方案,同时进行防治。 熟悉骨折的分类等知识以及各部位骨折的发病机制及常用分型方法。
4.1 骨折概论
4.2上肢骨折
4.2.1锁骨骨折
4.2.2肱骨外科颈骨折
4.2.3桡及尺骨双骨折
4.2.4桡骨下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4.2.5桡骨远端骨折
4.3下肢骨折
4.3.1股骨颈骨折
4.3.2股骨转子间骨折
4.3.3股骨干骨折
4.3.4髌骨骨折
4.3.5胫骨平台骨折
4.3.6胫腓骨干骨折
4.3.7踝部骨折
4.4躯干骨折
4.4.1肋骨骨折
4.4.2脊柱骨折与脱位的病因病机
4.4.3胸腰椎骨折与脱位
4.4.4骨盆骨折
第五章 脱位
课时目标: 掌握脱位的定义、分类方法、主要症状、主要体征、并发症及治疗方法。熟悉脱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5.1概论
5.2上肢关节脱位
5.2.1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第六章 筋伤
课时目标: 能够根据筋伤的临床表现,掌握筋伤的诊断方法,运用相关知识对其治疗提出合理的措施与方案,同时进行防治。熟悉各部位筋伤的病因病机,机体与外界因素对发病的关系,了解筋伤的分型、鉴别诊断及辩证论治。
6.1筋伤概论
6.2颈椎病
6.3肘部、前臂筋伤
6.3.1肱骨外上髁炎
6.4腕、手部筋伤
6.4.1腕管综合征
6.4.2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6.5腰部筋伤
6.5.1腰椎间盘突出症
6.5.2腰椎管狭窄症
6.6髋部筋伤
6.6.1梨状肌综合征
6.7膝部筋伤
6.7.1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6.7.2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6.7.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6.8踝、足部筋伤
6.8.1踝关节扭伤
6.8.2足拇外翻
第七章 骨病
课时目标: 能够根据各类骨病的的临床表现,掌握各类骨病的诊断方法,运用相关知识对其治疗提出合理的措施与方案,同时进行防治。熟悉各类骨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病理变化特征。变化特征。
7.1骨关节炎
7.2痛风性关节炎
7.3类风湿关节炎
7.4骨质疏松症
7.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7.6强直性脊柱炎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系统学习掌握《正常人体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等学科内容。



参考资料

1、《实用骨科学》          主编  胥少汀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临床骨科解剖学》      主编 郭世绂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3、《骨与关节损伤》        主编 赵文海    北京科技出版社 

4、《骨病临床研究》        主编 何伟      北京科技出版社 

5、《软组织损伤临床研究》  主编 蒋鸣福    北京科技出版社

6、《中医骨伤科学》        主编 赵文海      科学出版社 

7、《中医骨伤科各家学说》  主编 刘柏龄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8、《中医骨伤科学基础》    主编 冷向阳     人民卫生出版社 

长春中医药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赵文海

赵文海

教授 主任医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