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
第16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7日 ~ 2025年06月12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53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417)
spContent=本门课程从案例与理念、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角度,深入分析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设计研究能力。如果你要想做一名21世纪的新型生物学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卓越的生物学教师,那么就快来加入我们吧!
本门课程从案例与理念、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角度,深入分析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设计研究能力。如果你要想做一名21世纪的新型生物学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卓越的生物学教师,那么就快来加入我们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是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所规定的高等师范院校面向生物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贯彻课程标准实施理念,促进师范生学习研究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设计和研究能力,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建设完成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满足社会需要,紧跟时代要求的课程。

授课目标

本课程围绕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使学习者在了解课程目标以及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对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基于各种学习环境、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学习,掌握各种类型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并付诸实践,培养和提高师范生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教学设计的研究能力,促进其教师专业化成长。

课程大纲
课程预告
课时目标:了解《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课程。
1.MOOC宣传视频
2.MOOC教材宣传视频
学习准备篇
课时目标:做好学习准备。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的学习方式
2.热身活动
第1周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概述与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课时目标:1.能够根据中学生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特点及影响因素、中学生物学科性质进行前端分析,选择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环境。2.能够根据某一具体内容进行前端分析,能够结合不同的学习者和不同的学习环境拟订不同的分析方法。3.认同学习者分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认同学习内容分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认同学习环境分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概述
2.中学生物学课程前端分析
第2周 中学生物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与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1.能够解释生物学课程总目标与“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尝试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或活动目标。2.能够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设计,并对教学目标的表述进行初步归纳;尝试根据初中或高中生物的某一单元,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尝试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与之对应的合理的考核量表。3.认同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性,能够亲身制定恰当有效的教学目标,了解教学目标的相关研究进展,在实践与反思中提出自己的教学理论,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观。4.能够依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学习理论并设计教学过程。5.能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恰当的学习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准确使用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指导生物课堂教学,区分联结、强化、惩罚,采取适当的激励策略引导学生学习。6.能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充分使用现代技术资源,搜集整合学习资源并整理汇报,增强学生合作实践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的意识。7.关注与生物学教学有关的最新理论,初步形成教学研究的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认同学习理论的观点,能运用恰当的学习理论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的自身素质,养成反思意识;关注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及其特点,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精神。
1教学目标概述
2教学目标的设计
3.学习理论概述
第3周 教学策略概述以及基于情境创设教学策略、探究性学习策略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尝试使用不同学习方法展开学习;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能够将情境创设策略、探究性学习策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去。
1.教学策略概述
2.基于情景创设策略的教学设计
3.基于探究性学习策略的教学设计
第4周 基于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概念图教学策略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尝试使用不同学习方法展开学习;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合作学习策略、概念图策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去。
1.基于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设计
2.基于概念图策略的教学设计
第5周 基于STSE教育策略、科学史教学策略、PBL教学策略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尝试使用不同学习方法展开学习;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能够将STSE策略、科学史策略、PBL教学策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去。
1.基于STSE教学策略的教学设计
2.基于科学史策略的教学设计
3.基于PBL策略的教学设计
第6周 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1.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初步列出信息化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参与课堂互动活动,体验信息化在教学中的运用,形成信息化与教学相结合的意识;收集国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拓展国际视野。2. 能够把握教学媒体的使用时机,设计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环节,尝试运用信息化环境下的生物教学技能;充分开发和运用信息化环境下的各种教学资源。3.通过学习“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内容,体验信息化学习环境下不同模式的教学设计,认同信息化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对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性。
1.教学媒体选择与学习环境设计
2.信息化学习环境概述
3.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第7周 基于不同课型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1.掌握中学生物学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和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方法,并针对不同的生物学教学内容,运用新授课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方法撰写教学设计方案。2.归纳总结课堂活动及案例,得出一般规律的技能;运用课上学习的理论,能对实验课进行初步的设计分析,养成动手实践的能力。3.参与课堂小组活动,体验新授课教学设计的方法,培养互惠双赢、合作共进的意识;体验活动课教学设计的内涵,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强化综合育人意识以及教育情怀;通过生物实验课教学设计的学习,养成科学探究的素养,关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学科育人的达成。
1.理论课教学设计
2.复习课教学设计
3.实验课的教学设计
4.活动课教学设计
第8周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的评价面面观1
课时目标: 1.能够运用课堂评价的理论与技术,通过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达到改进教学与促进学生学习,掌握生物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教学要求。 2.运用试题编制的原则,编制科学、恰当的生物学测试题;根据表现性评价的特点,针对某一具体学生制定表现性评价的方案;尝试对高中必修课本的某一单元的测验或表现性评价方案的测验结果进行评价。3.认同教育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参与小组合作编制生物学试题以及表现性评价量表,形成教育评价意识;拒绝“唯分数论”,认同“为学习的评价”的理念;模仿国际教育评价的形式,尝试将其本土化。
1.中学生物学教育评价概述
2.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3.常见试题的编制
第9周 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的评价面面观2
课时目标: 1.能够运用课堂评价的理论与技术,通过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实施,达到改进教学与促进学生学习,掌握生物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教学要求。 2.运用试题编制的原则,编制科学、恰当的生物学测试题;根据表现性评价的特点,针对某一具体学生制定表现性评价的方案;尝试对高中必修课本的某一单元的测验或表现性评价方案的测验结果进行评价。3.认同教育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参与小组合作编制生物学试题以及表现性评价量表,形成教育评价意识;拒绝“唯分数论”,认同“为学习的评价”的理念;模仿国际教育评价的形式,尝试将其本土化。
1.试卷的编制
2.表现性评价的设计
3.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第10周 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
课时目标:1. 能够说明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解释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过程,并举例说出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2. 能够应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制定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成长路径;通过学习优秀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艺术,不断进行反思研究,形成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艺术;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为以后在教师工作中开展小组活动和自主学习做铺垫。 3. 认同生物学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确立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认同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认同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性;升华对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艺术的认识。
1.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2.中学生物学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艺术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员最好是对中学生物教学感兴趣的学生或者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工作的老师。

课程要求学员需要较熟悉中学生物学教材,并有一定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以及生物学学科专业知识。

参考资料

崔鸿 《新理念生物教学论(第二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年6月;

刘恩山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

汪忠 《生物新课程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

崔鸿,杨华,王重力 《生物课程教育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崔鸿《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6月;

 

华中师范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崔鸿

崔鸿

教授

推荐课程

教育学

郭翠菊

73319人参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叶湘虹

78462人参加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叶茂

57545人参加

学习工程与管理

吴峰

39104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