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中的生理学原理与应用》是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或者武术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课,也为相关专业研究生学习运动生理学在运动训练实践领域中具体应用的一门提高课程,是运动生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训练实践结合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包括 “骨骼肌机能与力量训练”、“有氧无氧训练的生理学适应”、“感觉机能与运动训练”、“特殊环境下的运动训练”、“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等五个大专题共32个具体内容,如骨骼肌的收缩原理与力量训练、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训练、一些先进设备如肌电图、关节等动测试仪在肌肉训练监控中的应用等;与有氧、无氧能力有关的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测试以及训练等;前庭、视觉与本体感觉及其运动训练;特殊环境如高原、高热、冷环境下的训练;最后是运动训练中监控方法,如血液、尿液和身体成分等指标在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的监控等等。这些内容主要涉及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生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应用,涵盖了运动员专业训练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理学原理和机能监控评价方法。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需要学生了解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训练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提升学生在运动实践过程中利用运动生理学原理进行解释、设计和监控、评定运动训练等方面的能力,为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和训练水平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
专题一、骨骼肌机能与力量训练
1.1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1.2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与短跑训练
1.3延迟性肌肉酸疼与对策
1.4肌电图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1.5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训练
1.6多关节等速测试仪的应用
专题一测验:选择题
专题一作业:讨论题
专题一测验:判断题
专题一作业:应用题
专题二、有氧无氧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2.1 最大摄氧量影响因素
2.2 乳酸阈与最大摄氧量
2.3 最大摄氧量测试方法
2.4 乳酸阈的测试方法
2.5 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
2.6 有氧训练的生理学适应
2.7 无氧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
2.8 无氧能力的评价方法
2.9 无氧能力的训练方法
专题二测验:判断题
专题二作业:讨论题
专题二作业:应用题
专题二测验:选择题
专题三、感觉机能与运动训练
3.1 前庭反射与运动能力
3.2 视觉与运动能力
3.3 本体感觉与运动训练
专题三测验:判断题
专题三作业:讨论题
专题三作业:应用题
专题三测验:选择题
专题四、特殊环境下的训练
4.1 高原训练中机能变化
4.2 高原训练中安排
4.3 热环境下训练的身体反应
4.4 脱水与热病
4.5 冷环境下训练机体的反应
专题四测验
专题四讨论
专题五、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
5.1 运动疲劳与过度训练
5.2 身体机能恢复
5.3 全血分析仪测试指标分析
5.4 血清肌酸激酶与训练监控
5.5 血尿素指标与训练监控
5.6 血睾酮、皮质醇与训练监控
5.7 尿液分析仪测试指标分析
5.8 尿肌酐指标的应用
5.9 体成分的测试与分析
专题五讨论
专题五测验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