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认证学习
汉语文字词汇
第1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03日 ~ 2025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1-2小时/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70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94)
spContent=在日常的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中,文字词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你是不是也遇到过很多看似简单但却令人疑惑的问题,如:“立即”的“即”和“既然”的“既”到底怎么区别?为何可说“很少下雨”却不可说“很多下雨”?为何“妈”和“娘”意思一样,但“姑妈”和“姑娘”却完全不同?让我们的课程给你答案。
在日常的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中,文字词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你是不是也遇到过很多看似简单但却令人疑惑的问题,如:“立即”的“即”和“既然”的“既”到底怎么区别?为何可说“很少下雨”却不可说“很多下雨”?为何“妈”和“娘”意思一样,但“姑妈”和“姑娘”却完全不同?让我们的课程给你答案。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分为汉字和词汇两个部分。汉字部分将讲授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演变的基本理论;汉字独特的表意特性和字形的表意理据,汉语字词的独特对应关系;汉字与远古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介绍第一部成熟系统的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的体例及使用方法。词汇部分将介绍汉语词汇的基础理论;阐释语素、词、短语等语言单位与汉字的关系;说明汉语词汇的构成与发展演化规律,剖析汉语词义的构成与相互关系等。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打下汉语词汇与文字方面的理论基础,加深并拓展现代汉语词汇文字的基础知识,构建有关汉语词汇文字系统知识结构,了解相关问题的分析方法,促进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词汇文字研究成果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有关文字词汇问题的分析能力,研究兴趣及解决实际教学中的有关文字词汇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特点是打通古今、打通词汇与文字,根据汉语本体的基本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及其需要,科学地分析汉语词汇与汉字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特殊关系,在突出理论系统的同时,顾及到实践应用。

  本课程能够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本体知识以及其教学方法。学习这门课,也有利于那些已经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学习者们得到理论上的提高。

授课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打下汉语词汇与文字方面的理论基础,加深并拓展现代汉语词汇文字的基础知识,构建有关汉语词汇文字系统知识结构,了解相关问题的分析方法,促进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词汇文字研究成果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有关文字词汇问题的分析能力,研究兴趣及解决实际教学中的有关文字词汇问题的能力。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了解语言与文字、汉语与汉字的关系
01.1 汉语与汉字
文字部分1:汉字的起源与特点
课时目标:了解汉字的起源与特点,了解汉字在超越汉语的时空局限方面的意义,理解汉字记录语言的非单一性特征
02.1 汉字的起源与特点
汉字部分2:汉字的表意理据
课时目标:了解汉字的表意理据,了解六书理论,学会用汉字理据分析形近字等
03.1 汉字的表意理据
汉字部分3:汉字是汉民族社会生活的全息反映
课时目标:了解汉字之于了解汉民族历史文化的意义,了解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深及诸理的造字理念
04.1 近取诸身
04.2 远取诸物
04.3 深及诸理
汉字部分4: 传统汉字学及《说文解字》
课时目标:了解《说文解字》的概况、编排体例、使用方法、解词角度等等
05.1 《说文解字》简介
05.2 《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
05.3 如何阅读《说文解字》
05.4 《说文解字》解词的角度
文字部分5:现代汉字学
课时目标:了解现代汉字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现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程,了解汉字的整理与简化历程,正确认识简化字
06.1 现代汉字及汉字形体的演变
06.2 汉字的整理与简化
词汇部分1:为什么要学习汉语词汇
课时目标:了解汉语词汇的重要性以及中外语言学习者在使用汉语词汇时常见的问题
07.1 为什么要学习词汇
词汇部分2:什么是词汇
课时目标:了解词汇的构成,了解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
08.1 汉语词汇包括什么
词汇部分3:什么是词
课时目标:了解词的概念,学习判定语言单位是否成词的方法,了解词与其他语言单位的关系
09.1 词的界定
09.2 词与相关单位
词汇部分4:汉语词有哪些特点
课时目标:了解汉语词的特点
10.1 汉语词有哪些特点
10.2 单音节词与多音节词
10.3 单纯词与合成词
词汇部分5:如何分析汉语词的意义
课时目标:了解词的意义的构成,明确词的理性义与感性义、本义与引申义、语言义与言语义等概念,了解古今词义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
11.1 词的理性义与感性义
11.2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11.3 词的语言义与言语义
11.4古今词义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
词汇部分6:词与词有联系吗
课时目标:了解并掌握词与词在形、音、义、用等方面的联系
12.1 语音上的联系
12.2 词形上的联系
12.3 意义上的联系
12.4 易混淆词
结语
课时目标:总结本课程,了解汉语文字词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用已学的基本理论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文字词汇应用问题
13.1 结语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基础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知识

参考资料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北京出版社

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商务印书馆

万献初《〈说文〉字系与上古社会》新世界出版社

万献初《〈说文〉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

林沄《古文字学简论》中华书局

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大出版社

黄德宽《古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

邹晓丽《基础汉字形义释源》北京出版社

臧克和《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湖北人民出版社

谢栋元《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

苏宝荣《说文解字助读》陕西人民出版社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董希谦等《许慎与说文解字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

符淮青《词义的分析与描写》语文出版社

葛本仪主编《汉语词汇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

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学林出版社

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万艺玲《汉语词汇教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陈绂

陈绂

教授

伏学凤

伏学凤

讲师

陈颖

陈颖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33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94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