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以项目为核心贯穿始终,结合MULTISIM软件,实现“做学合一”原则,突出实践性教学,使课程内容的构建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融“做、学、教”为一体,努力将基本理论与应用实践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既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又能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通过完成一项典型工作任务——线圈匝数控制电路的分析与制作,两个教学项目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制作工业数字电路的目的。该任务包含2个项目:
(1)线圈匝数检测电路的分析、制作与调试
(2)线圈匝数计数、显示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
本课程采用的项目任务是相关的、分层次递进的、有实用价值的和可拓展的,以项目的设计和功能完善为动力,逐步深入、全面展开课程内容。从必要的工具使用和仪表使用入手,从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择出发,按照线圈匝数检测、计数、显示的步骤依次推进,项目内容逐步扩充。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的学习,达到学会分析、制作工业控制数字电路的目的。
通过线圈匝数控制电路的分析与制作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使同学们具备以下能力:
1.能正确识别、检测和选用常用电子元器件,能熟练阅读元器件使用资料。
2.能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
3.能够正确阅读、分析、绘制、仿真典型的工业控制数字电路原理图。
4.能够按照电路原理图焊接实用电路。
5.能正确、熟练使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电路基本参数的测试。
6.能够对制作完成的电路进行调试并排除故障以达到技术要求。
课程总分为100分,由四个部分构成:
(1)单元测验:占课程成绩的30%;
(2)课程讨论:占课程成绩的20%,不设上限次数,同学们可以在“课堂交流区”自由发起和参与讨论,进行回复和点赞等操作,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自动评分,参与10次及以上者得满分20分。注意:在其他栏目参与的任何讨论都不予计分。
(3)课后作业:占课程成绩的20%;
(4)期末考试:课程结束后,参加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成绩的30%。
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题型均为客观性试题(包括选择、填空和判断),由系统自动评分,学生只需按时提交答案即可,单元测验最多可提交3次答案,系统自动取最高分计为有效成绩。
课程考试采用百分制,总评成绩在60-84分的同学为合格,总评成绩在85分及以上的同学为优秀。
课程导论
项目1:线圈匝数检测电路的分析、制作与调试
项目1 学习任务书
1-1 信号的逻辑表示
1-2 信号的逻辑控制
1-3 光电传感器检测电路分析与制作
1-4 NE555_组成和原理及应用
1-5 绕线机的定时控制
1-6 绕线机电机的转速控制
1-7 线圈匝数检测电路的分析、制作与调试
项目2:线圈匝数计数、译码与显示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
项目2学习任务书
2-1 触发器电路分析与制作
2-2 计数电路的分析与制作
2-3 译码电路的分析与制作
2-4 驱动显示电路分析与制作
2-5 线圈匝数计数、译码与显示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
附1 Multisim软件安装和基本使用
附2 Multisim基本指令
具备基本的《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
1. 《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韩广兴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
2.《 电子产品制作》廖轶涵 主编 ,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
3. 《图表细说元器件及实用电路》胡斌、胡松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
4.《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五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5.《数字电子技术》(第四版),高吉祥,丁文霞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
6.《Modern Digital Electronics》(Third Edition),R.P.Jai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7.《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解题指南》,唐竞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8. 《Multisim电路系统设计与仿真教程》 周润景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08月
(1)学习“工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需要很好地数学(如高等数学)功底吗?
答:不需要,仅需简单的高数基本知识,因为本课程的数学基础是逻辑代数(即布尔代数),该理论主要建立在两个逻辑值0、1和三个基本运算“与”、“或”、“非”的基础上,与普通代数有很大的区别,也就是说,没有很强数学功底的学生也可以很好地学习本门课程。
(2)疫情期间的学习注意那些事情?
答:因为新冠疫情,大家要注意休息,合理安排时间学习,坚持锻炼身体,网络授课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和老师在交流区讨论。本课程应对疫情,推出网络教学教学,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包含,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