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认证学习
土壤地理学
第1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10日 ~ 2025年07月01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47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48)
spContent=你可曾关注,脚下的土壤居然绚丽多彩?你可曾想过,土壤形成到底需要多少年?你可曾意识到,土壤资源亟需人类的关注与呵护?课程聚焦土壤与地理环境系统间关系,阐述土壤物质组成、理化性质、分类分布、退化改良和调控利用的科学原理和应用实践。适用相关专业学生,或对土壤地理感兴趣者学习。
你可曾关注,脚下的土壤居然绚丽多彩?你可曾想过,土壤形成到底需要多少年?你可曾意识到,土壤资源亟需人类的关注与呵护?课程聚焦土壤与地理环境系统间关系,阐述土壤物质组成、理化性质、分类分布、退化改良和调控利用的科学原理和应用实践。适用相关专业学生,或对土壤地理感兴趣者学习。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土壤地理学”是一门科学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兼容并蓄的特色课程。课程以土壤及其与地理环境系统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阐述土壤物质组成、理化性质、分类分布、退化改良和调控利用的科学原理和应用实践。作为资源环境类、自然地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由北京林业大学教学名师带领的教学团队,致力于打造一个既突出高等科技人才创新思维培养,也有效服务于对土壤生态环境命题感兴趣人士的土壤地理相关知识学习平台。

课程将以轻松的方式,带领大家了解土壤固相、液相、气相和生物相(土壤动物、林木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的来龙去脉、功能特征和调控机理;理解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特征的“其然与其所以然”;熟悉土壤形成因素、形成过程及对应的土壤诊断层与诊断特性,世界与中国土壤分类体系和土壤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子;掌握土壤地理调查方法,土壤质量内涵与外延,土壤退化驱动因素及生态恢复措施体系布设依据。无论你是专业人士,还是相关专业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或者仅是对土壤地理学感兴趣者,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均将有所裨益。

课程特色:

1)多学科融合,构建了包涵土壤学、地理学、植物学、生态学、3S技术和地统计学等多学科融合的知识体系。

2)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土壤调查、制图、土壤资源与土壤健康评价、土壤-地形数字化数据库等属土壤地理学基础内容与基本方法,直接为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综合配置、全面规划和农林牧业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证。

3)直接服务于科研与社会发展需求,从土壤形成过程角度揭示退化过程与恢复机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土壤退化与生态恢复,土壤污染防治等在技术方法与措施体系,恢复治理效果与可持续性评价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4)培养学生科学思维,阐明土壤时空分布特征的生物地球化学机理,揭示复杂自然因素间相互联系及与人类活动的互馈机质,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辨模式和认知方法。

“学习本应轻松快乐”,土壤地理学就是这样的一门课程,让你在轻松愉悦中“鱼渔兼得”!


授课目标

  课程倡导“鱼”、“渔”兼得。“鱼”有三条:

  1)基础知识,助你提高土壤健康和生态环境常识;

  2)调查方法,使你掌握土壤地理调查基础技能;

  3)认知思维,理解土壤与地理环境的互馈关系。

  而“渔”只有一个,即科学的思辨精神,贯穿于授课过程,望学习者养成“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科学思辨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土壤与土壤地理学

1.1 土壤

1.2 土壤圈

1.3 土壤地理学

土壤与土壤地理学

第二章 土壤固相组成

2.1.矿物—1.矿物及其鉴别方法

2.1矿物—-2.常见矿物及其鉴别特征

2.2.土壤生物—1.土壤生物组成

2.2土壤生物— 2.案例研讨—水土不服

2.3 土壤有机质—1.概述

2.3 土壤有机质—2.转化过程

2.3 土壤有机质—3.土壤腐殖质

2.3 土壤有机质—4.作用与调节

第二章 土壤固相

第三章 土壤流体

3.1 土壤孔性

3.2 土壤空气与热量

3.3 土壤水—1.土壤水分类型

3.3 土壤水—2.土壤水分常数

3.3 土壤水—3.土壤水分表示及其测定方法

3.3 土壤水—4.土壤水分的能态

3.3 土壤水—5.土壤水分平衡

第三章 土壤流体

第四章 岩石风化与土壤形成

4.1 风化作用及其产物

4.2 土壤的形成—1. 土壤形成因素分析

4.2 土壤的形成—2. 土壤形成过程分析

4.2 土壤的形成—3. 土壤剖面调查

第四章 岩石风化与土壤形成

第五章 土壤物理性质

5.1 土壤颜色

5.2 土壤质地

5.3 土壤结构

第五章 土壤物理性质

第六章 土壤化学基础

6.1 土壤胶体

6.2 土壤胶体电负性

6.3 土壤交换性能

6.4 土壤酸碱性

6.5 土壤酸碱性调节

6.6 土壤养分

6.7 土壤施肥

第六章 土壤化学基础课后作业

第六章 土壤化学基础课后作业

第七章 土壤分类与分布

7.1 土壤分类概述

7.2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7.3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7.4 土壤分布规律

第七章 土壤分类与分布

第八章 土壤类型及其特征

8.1 主要土纲—1. 森林土纲系列

8.1 主要土纲—2. 草原、荒漠与岩成土纲

8.1 主要土纲—3. 水成型土纲系列

8.1 主要土纲—4. 过渡土纲系列与人为土

8.2 河北地区主要土类—1. 山地主要土类

8.2 河北地区主要土类—2. 其他土类

第八章 土壤类型及其特征

第九章 土壤资源与土壤质量

9.1 土壤资源及其特征

9.2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

9.3 土壤退化与生态恢复—1. 土壤退化及其类型

9.3 土壤退化与生态恢复—2. 典型土壤退化及其防治

第九章 土壤资源与土壤质量

第十章 土壤调查与样品采集

10.1 土壤调查—1. 前期准备与调查

10.1 土壤调查—2. 剖面层次划分与形态观察

10.2 采集与保存—1. 土壤样品采集

10.2 采集与保存—2. 土壤样品处理与保存

第十章 土壤调查与样品采集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对自然、生态、土壤、环境等具有强烈的兴趣;

  一定的自然、地理、土壤、生态学知识,一定的中学物理、化学、数学基础。

参考资料

1、朱鹤健等. 土壤地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李天杰等. 土壤地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孙向阳等. 土壤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与土壤地理学密切相关的中外期刊、网站等。

常见问题

1、未学习过土壤学或自然地理学,是否可学习该课程?

答:可以。本教学团队充分考虑了这一情况,内容方面增加了与土壤、地理相关知识的介绍,授课过程中注重深入浅出。选择本课程的关键前置条件,是你有“兴趣”!

北京林业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查同刚

查同刚

教授

推荐课程

心理学入门

陈红兵

103840人参加

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

吴松全

61084人参加

高等数学

颜文勇

145716人参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4843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