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AI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大学生涯规划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期末不挂科
森林培育学
第1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 2025年07月13日
学时安排: 2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650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00)
spContent=《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在讲授森林生长及生产力调控、适地适树、森林结构等理论基础上,主要讲授林木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主伐、森林更新等培育技术全过程。通过学习,同学们能掌握“适地适树、良种良法”的森林培育精髓,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在讲授森林生长及生产力调控、适地适树、森林结构等理论基础上,主要讲授林木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主伐、森林更新等培育技术全过程。通过学习,同学们能掌握“适地适树、良种良法”的森林培育精髓,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贡献。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更新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是林学教学和科研的核心内容之一。

森林培育的目的是通过高效的培育技术,充分发挥森林的木材和非木林产品生产的供给功能(provisional),发挥森林支持人类生存必需自然系统的支持功能(supportive),发挥森林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的调节功能(regulatory),发挥森林观赏、保健、游憩和教育等的文化功能(cultural)。人类培育森林的目的就在于要合理地、明智地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为人类生存和良好的生活服务。由于森林本身是多功能的,因此森林培育也应以获取多功能的效益为主要目的。

森林培育学课程的理论范畴包括森林生长发育及其调控、森林立地、树种选择、森林结构等;技术范畴包括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森林营造、森林抚育、森林主伐、森林更新等。

森林培育学课程共分六篇十七章内容。第一篇 森林培育基本原理,包括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森林立地、造林树种选择、林分结构;第二篇 林木种苗培育,包括林木种子、苗木培育;第三篇 森林营造,包括整地与造林、幼林抚育、封山育林、林农复合经营;第四篇 森林抚育与收获,包括抚育间伐、林分改造、收获与更新;第六篇 区域森林培育与林业生态工程,包括区域森林培育、林业生态工程与森林培育。另有一篇森林培育规划设计,包括苗圃规划设计、育林规划设计,属于实习实践内容,在此慕课中不讲。

授课目标

《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最主要的骨干课程之一,是林学专业学生学习森林培育中基本理论与技术的主要途径,是林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森林培育学》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森林培育的主要原理和技术要点,充分了解森林培育基本理论与技术的国内外进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在未来的生产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森林培育实际问题。该课程学习对林业及相关行业培养合格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起到骨干支撑作用。

课程大纲

0、绪论

0 森林培育开课语

0-1绪论

0-2绪论

0-3绪论

1、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1-1 森林立地-概念及立地因子

1-2森林立地-质量评价和立地分类

1-3森林立地-造林地种类

2、森林立地

2-1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

2-2林木群体的生长发育

2-3森林的生产功能及其调控

3、造林树种选择

3.1林种

3.2树种选择

3.3适地适树

4、林分结构与林分密度

4.1林分结构-林分密度概念

4.2林分结构-林分密度作用

4.3林分结构-确定密度原则和方法

4.4林分结构-种植点配置

4、林分结构-纯林混交林

4.5林分结构-纯林与混交林概念

4.6林分结构-混交林的作用

4.7林分结构-混交林培育理论基础

4.8林分结构-混交林培育技术

5、良种繁育

5.1良种繁育

5.2种实

5.3种子贮藏

6、苗圃

6.1苗圃与肥料

6.2苗木种类与生长类型

6.3播种技术

6.4移植育苗

6.5容器苗

6.6工厂化育苗

6.7营养繁殖

6.8苗木质量评价

6.9苗木出圃

7、整地与造林

7.1造林地清理

7.2造林整地

7.3播种造林

7.4植苗造林

7.5分殖造林

9、封山育林

9.封山育林

8、造林技术

8.1松土除草

8.2灌溉排水

8.3养分管理

8.4修枝技术

10、林农复合经营

10.1概念、意义和特征

10.2-基本原理

10.3 2018分类与模式

10.4 林农复合经营- 结构

13、林分改造

13.1概念及目的意义

13.2理论基础

13.3低效人工林改造

13.4低效次生林改造

13.5改造模式及作业方法

12、森林抚育采伐

12.1概念与意义

12.2理论基础

12.3种类与方法(透光伐)

12.4种类与方法(疏法)

12.5种类与方法(生长伐、卫生伐)

12.6技术要素

12.7效果及规划

14、森林收获与更新

14.1意义与类型

14.2更新方式

14.3择伐与更新

14.4渐伐与更新

14.5皆伐与更新

15、区域森林培育

15.1东北地区

15.2华北地区

15.3西北地区

15.4华东地区

15.5华南地区

15.6西南地区

16、林业重点工程

16.1概念及工程概述

16.2天保、退耕、防护林

16.3 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树木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气象学、森林生态学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翟明普 马履一.森林培育学(第4版).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21

2.沈国舫.森林培育学.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孙时轩.造林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4.盛伟彤.中国人工林及其育林体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5.黄枢,沈国舫.中国造林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6.沈国舫.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第二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20

7.Mark S. Ashton,Matthew J.Kelty. The Practice of Silviculture: Applied Forest Ecology (10th Edition)

北京林业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贾黎明

贾黎明

教授

推荐课程

设施蔬菜栽培学

邹志荣

16919人参加

植物生理学

代海芳

13840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

翁恺

912221人参加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

车万翔

133997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