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与唐诗》是本人结合学术研究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所讲《考场风云》的部分内容,融学术性于科举故事之中,具有趣味性、启发性。课程内容共包括十个单元二十二节,分别介绍了唐代以诗取士的原因、唐代应试诗的形式与命题、唐代的行卷诗、成功的喜悦、落第的悲哀、《游子吟》的内涵与外延、同“诗”何以不同“命”、卢肇的故事、《文选》、中原文化与科举诗、科举诗里的传奇。课程中有跨越时空的历史关怀,有超越自我的人文情怀,更有古为今用的价值取向。
1、使学生简单了解唐代以诗取士的原因; 2、使学生了解唐代应试诗的特征和意义; 3、使学生了解科举背景下唐代举子的心态; 4、通过学习,提升学习者的人文情怀。
有意了解唐代科举文化,具备一定的诗歌常识。
1.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
2. 按时完成课程测试与相关作业;
3. 按时完成线上期末考试;
4. 积极参加论坛讨论;
得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
成绩评定方法:1.单元作业30%,为主观题,共6道,每题5分,需要完成作业提交和完成规定的互评数量;2.单元测试30%,为客观题,共30道,每题1分;3.考试30%;4.课程讨论10%,根据同学们在讨论区发表的有效帖子(含主贴和回帖)的数量给予评分,只有参加课件中由老师发起的讨论活动的发帖才能计入成绩。课程讨论获得满分(10分)的同学发表的有效帖子不少于10个。
1、徐松《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年版;
2、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
3、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陈飞《唐诗与科举》,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
5、王士祥《考场风云》,中华书局2013年版;
6、王士祥《唐代应试诗赋论稿》,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7、王士祥《唐诗趣谈》,大象出版社2016年版。
8、王士祥相关节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