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中与当下紧密联系、跟踪学科前沿的核心课程,涵盖了数字出版的精华内容,包括数字出版的基础知识、发展特点与变革、产业链结构、商业模式、发展核心战略、版权管理与保护等。同时,在出版生产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的背景下,专门列出“社群网络与新型出版”“网络文学与版权运营”“数据库与专业出版”“个性定制与教育出版”四个专题,对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等领域进行详细的分解论述。
本课程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中与当下紧密联系、跟踪学科前沿的核心课程,涵盖了数字出版的精华内容,包括数字出版的基础知识、发展特点与变革、产业链结构、商业模式、发展核心战略、版权管理与保护等。同时,在出版生产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的背景下,专门列出“社群网络与新型出版”“网络文学与版权运营”“数据库与专业出版”“个性定制与教育出版”四个专题,对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等领域进行详细的分解论述。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编辑出版学专业课中与当下紧密联系、跟踪学科前沿的核心课程,涵盖了数字出版的精华内容,包括数字出版的基础知识、发展特点与变革、产业链结构、商业模式、发展核心战略、版权管理与保护等。同时,在出版生产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的背景下,专门列出“社群网络与新型出版”“网络文学与版权运营”“数据库与专业出版”“个性定制与教育出版”四个专题,对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等领域进行详细的分解论述。
课程大纲
数字出版研究导论
1.1 数字出版的内涵与外延
1.2 时代、产业、政策环境下的数字出版发展
1.3 数字出版产业
数字出版发展特点与变革
2.1 数字化与文化传递模式的改变
2.2 数字阅读的主流化及其特点
2.3 文本变革与用户创造内容
2.4 内容创意的出版产业价值
2.5 出版业与出版模式的数字化
数字出版产业链结构
3.1 作为上游的内容提供商
3.2 作为中游的信息服务商
3.3 作为下游的分销商
3.4 产业链的多样多化与标准规范问题
3.5 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数字出版商业模式
4.1 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分类
4.2 大众出版的交叉补贴市场互动模式
4.3 文学类作品出版的数字化与商业模式
4.4 教育出版的数字信息资源服务模式
4.5 专业出版的数据库与知识定制模式
4.6 移动终端阅读与多维图书营销模式
4.7 我国有声书产业的发展
4.8 阅读场景模式的线下书店发展策略
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核心战略
5.1 发掘移动原创内容的生产活力
5.2 积极试水新媒体,构建数字阅读生态
5.3 孵化以内容为核心的出版产业链
5.4 促进新型出版形式的创生与成熟
数字版权管理与保护
6.1 数字内容的生成与版权管理的挑战
6.2 行业性的数字版权系统管理
6.3 行业数字版权建设的国外借鉴
6.4 出版社的自营性数字内容版权管理平台
6.4.1 数字内容版权管理平台的基本设定与功能应用
6.4.2 国内外数字内容管理平台
6.4.3数字内容版权管理平台的架构与建立
6.5管理部门的统筹与引导
专题:社群网络与新型出版
7.1 社群网络效应与参与式出版
7.2 以社群把关评价为导向的出版选题策划
7.3 用户创造内容的个性原创与知识分享出版
7.4 以社群分享为基础的新旧媒体融合营销
专题:网络文学与版权运营
8.1 网络文学发展历程与基本特征
8.2 文学网站与其主导的网文版权运营
8.3 网络文学版权的社群化拓展
8.4 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出版传播
专题:数据库与专业出版
9.1 专业数据库的运营现状与存在问题
9.2 专业数据库的知识服务发展路径
9.3 爱思唯尔的知识服务出版
9.4 专业数据库的在线学术社交模式
专题:个性定制与教育出版
10.1 数字教育资源特点与主要产品服务
10.2 国内外出版商的个性化数字教育实践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