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理论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欢迎大家加入《新闻传播理论》课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研究范式受到严重的挑战。如何理解这个时代的传媒、传播?如何把握传播系统与其它社会系统的勾连?如何认识传播与社会认同的关系?本课程将在讨论这些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传播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交流与传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们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而且日益呈现出全球化趋势。随着互联网络和手机媒介的普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正参与到随时随地的交流与传播中,交流与传播活动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必要条件。而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交流的模式,重构了人类的信息环境。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本课程以传统新闻传播学理论为立足点,同时结合其他交叉学科知识,搭建传播与社会理论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了解当代媒介的发展线索和核心议题,形成较好的理论基础、问题意识和社会科学思维方式,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媒介或传播研究有关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判断。

《新闻传播理论》是新闻传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新闻传播理论以及在新环境下理论的结合与发展,讨论话题包括:新闻学的历史沿革、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业、新闻专业主义的新挑战以及社会认同、共情传播等。通过理论介绍、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了解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本课程无特殊要求的先修课程,欢迎对新闻传播学感兴趣的同学选修。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李良荣:新闻改革30年:三次学术讨论引发三次思想解放,《新闻大学》,2008 (4) :1-5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杜永明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潘忠党、陆晔:走向公共:新闻专业主义再出发,《国际新闻界》, 2017 (10) :91-124

盖伊-塔奇曼:《做新闻》,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晚期现代中的自我与社会》,夏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延森(Jensen K.B.):《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