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公共必修课。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高职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心理健康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公共必修课。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高职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心理健康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并进一步指出健康的新概念:一是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二是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三是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四是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五是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六是体重得当,身材匀称;七是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八是头发有光泽,无头屑;十是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因此,健康是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我们经常用心身疾病或身心疾病。当生理产生疾病时,其心理也必然受到影响,会产生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量发怒,从而导致心理不适;同样那些长期心情抑郁、精神负担重、焦虑的人易产生身体不适,因此,健全的心理有赖于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有赖于健全的心理。
授课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提升生命安全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课程大纲
认识心理健康
课时目标:知识:1.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2.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3.了解心理咨询的对象与任务、意义与特点、内容与类型4.了解异常心理表现技能:1.能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做初步评估;2.能针对不同心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3.能自主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素质:树立正确心理健康观念、培养阳光、积极的心态,增强心理能量,提高心理素质
1.1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2新生如何应对适应障碍
1.3如何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1.4走出心理健康的认识误区,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珍惜生命 科学抗压
课时目标:知识:1.了解生命及其存在形式2.理解生命价值和意义3.理解心理危机的表现与预防、4.理解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冲突及影响因素;技能:1.掌握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2.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3.掌握分析、解决心理困惑和冲突的途径、策略、初步技巧素质: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心理困惑和冲突的能力;2.培养学生主动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意识
2.1高职生心理危机的识别
2.2自杀的常见误解
2.3高职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健全自我认识
课时目标:知识:1.了解压力和挫折对人生的意义;2.了解高职生压力和挫折的产生与特点;3.理解压力和挫折对高职生心理的影响;4.理解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原理技能:1.学会正确评估自己的压力状况;2.掌握压力应对方法3.掌握挫折应对途径素质: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心理困惑和冲突的能力;2.培养学生心理调适的能力。
3.1乔韩窗口
3.2如何告别拖延症
3.3网络成瘾及调适
和谐交往 团结协作
课时目标:知识:1.了解人际交往的意义、特点、类型;2.理解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3.了解人际关系障碍的类型技能:1.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和技巧2.掌握人际关系障碍的调适方法素质: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心理困惑和冲突的能力;2.培养学生心理调适的能力。
4.1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4.2人际交往的技巧
4.3高职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及调适
发展健康人格
课时目标:知识:1.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易产生的两种偏差;2.了解大学生人格的特点及常见的发展缺陷技能:1.正确的认识与评价自我,并不断学会完善自己;2.掌握塑造健全自我意识、人格塑造的途径。素质:1.培养积极悦纳自己的良好心态;2.能对自我人格进行调适,培养健全人格的能力。
5.1心理学上的四种气质类型
5.2弗里德曼ABC型人格
5.3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珍惜时间 学会学习
课时目标:知识:1.了解学习心理特点及高职生学习心理问题、学习心理疾病的表现及成因;2.了解确定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和方法3.理解学习困惑解决方法的原理。技能:1.学会正确评估学习问题、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危机;2.掌握分析、解决心理困惑和冲突的途径、策略、技巧。素质: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心理困惑和冲突的能力;2.培养学生心理调适的能力
6.1不忘初心,重拾学习动机
6.2学习意志的调适
6.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6.4学习中的心理效应
关注情绪健康
课时目标:知识:1.认识情绪的种类,掌握四种基本情绪表现及反应2.了解情绪与健康、人际交往、认知的关系3.认识大学生情绪健康的标准4.认识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及表现技能:1.学会感知自身情绪,与情绪对话2.学会辨别他人情绪3.学会恰当表达情绪4.学会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5.学会培养积极情绪素养: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心理困惑和冲突的能力;2.培养学生心理调适的能力
7.1情绪的作用
7.2如何有效地管理情绪
7.3情绪ABC理论
享受亲密 告别孤独
课时目标:知识:1.了解爱情的心理实质2.认识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的特征3.认识大学生常见性心理问题及对身心的影响4.了解大学生恋爱的特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技能:1.认识自己的依恋类型2.了解大学生常见的恋爱心理问题并学会应对3.掌握调适性心理问题,树立健康性心理素养:1.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心理困惑和冲突的能力;2.培养学生心理调适的能力3.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
8.1斯滕伯格爱情三因素理论
8.2依恋理论
8.3择偶理论
8.4高职生常见恋爱心理问题及调适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选用教材:
《悦纳自我,助人自助——高职生心育教程》白毓秀、叶晓璐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互联网+立体化精品教材”“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所编校本教材”
参考教材: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版)》夏翠翠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11月第一版,“教育信息化改革创新示范教材”“高等院校通识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2)《心理健康教育》黄莉、邓如涛主编,北京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3版)》郭桂萍、曹洁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第三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马建青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二版,“浙江省高等学校德育统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