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物理性污染控制
第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10月08日 ~ 2025年01月20日
学时安排: 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13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612)
spContent=《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是本科环境工程专业和环保设备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介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光、热等要素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影响及防范措施及人们对物理性污染的最新科研动态。课程可培养环境工程等专业学生理解并掌握物理性污染控制理论与实践所涉及各方面的创新意识、手段和方法,可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学科的学生、研究者、工程师和管理者提供理论、设计和工程等较为全面的参考与借鉴。
《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是本科环境工程专业和环保设备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介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光、热等要素的污染和对人类的影响及防范措施及人们对物理性污染的最新科研动态。课程可培养环境工程等专业学生理解并掌握物理性污染控制理论与实践所涉及各方面的创新意识、手段和方法,可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学科的学生、研究者、工程师和管理者提供理论、设计和工程等较为全面的参考与借鉴。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已经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统一关系。人类环境的好坏对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社会的进步都影响极大。人类在与环境做斗争的过程中,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逐步深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促进了环境科学对环境问题的深入研究。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与手段的日益提升,以及人类生活环境的日益改善,人类所暴露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防治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人类开始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控制污染,以拯救自己。

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大家所熟知的环境污染类型,也是被人类重点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应的污染控制技术整体发展都较为成熟。相较于三废污染,由各种物理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环境噪声污染、环境振动污染、环境电磁辐射污染、环境放射性污染、环境热污染)以及环境光污染等环境物理性污染问题是近些年来才逐渐被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工程技术分类与命名》中明确规定了适用于环境工程技术与工艺单元的分类与命名,该标准按照环境工程技术的治理对象划分,将其分为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和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不难看出,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技术是环境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重点关注和学习。因此,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属于环境类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除此之外,物理性污染控制这门课还属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考核课程,我国于2016年正式加入工程教育学位互认体系,为中国工科学生走向世界提供了国际统一的“通行证”,物理性污染控制课程属于专业认证的重点考核课程,这也凸显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同时,课程中相关内容的介绍和学习可以满足近年来相关公司、企业、设计单位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标准,通过课程学习,我们的毕业生可以承接与物理性污染相关的工作,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此外,物理性污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格外紧密,如手机辐射、家居光污染等,可以通过该课程,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电磁辐射、热污染以及光污染等常识性内容。

依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我们以不同的物理性污染种类进行章节划分,系统介绍各种环境物理性污染的基本概念、类型、原理、控制理论及方法;阐述目前已开展研究的噪声、振动、电磁场、放射线、热和光等对人类的影响、相关的指标、标准、法规、测量方法及仪器等;并介绍消除这些影响的技术途径和控制措施、相关原理、材料以及设备等等。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 了解物理性污染的概念、特点。2. 理解物理性污染与化学、生物污染的区别与联系。3. 了解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内容。
1.1 课程简介
1.2 课程内容概述
环境噪声污染控制
课时目标:1. 了解噪声的概念、分类及危害。了解声波的形成过程以及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了解平面声波、球面声波、柱面声波、声线的基本概念;掌握声能量、声能、声功率的概念;了解相干波、驻波、不相干声波、声音的频谱的概念;了解声波的反射、透射、折射和衍射规律;熟练掌握级的概念及其计算,掌握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规律及其计算;理解点声源、声偶极子、线声源、面声源的概念,掌握声源的指向性;掌握噪声的评价量(等响曲线、响度级和响度、斯蒂文斯响度、计权声级和计权网络、等效连续A声级和昼夜等效声级、累计百分数声级);了解噪声评价量(更佳噪声标准(PNC)曲线和噪声评价数(NR)曲线、交通噪声指数、噪声掩蔽);掌握各类噪声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掌握声强及声功率测量的原理及方法;了解环境噪声监测方法以及工业企业的噪声测量。2. 掌握噪声控制基本原理与原则以及噪声源的类型;了解城市环境噪声源分类、城市规划与噪声控制、噪声管理、城市绿地降噪;掌握吸声材料的分类以及吸声系数、吸声量的概念;了解吸声系数的测量方法;掌握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原理、影响多孔吸声材料吸声特性的因素;掌握各类共振吸声结构及其设计计算;掌握室内声场的概念及其声能计算,掌握室内声衰减的规律及混响时间的概念及其计算;熟练掌握吸声降噪量的计算;理解隔声量、平均隔声量、隔声指数、插入损失的概念;熟练掌握单层墙的隔声频率特性,掌握双层墙的歌声频率特性;掌握隔声间、隔声罩、隔声屏的构造及其降噪特性;掌握对消声器的教学要求和声学性能评价量以及消声器的分类和设计程序;掌握阻性消声器的消声原理、类型、气流对阻性消声器性能的影响及其设计计算;掌握扩张室消声器、共振式消声器的消声原理及其设计计算;理解干涉式消声器的消声原理;了解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微穿孔板消声器、扩散消声器的构造及其消声特性。
2.1 噪声污染概述
2.1.1 噪声的定义、来源及分类
2.1.2 噪声的危害和特点
2.2 声学基础
2.2.1 声波的产生
2.2.2 声波的频谱和传播特性
2.2.3 声级的定义和计算
2.2.4 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
2.3 噪声的度量、评价、标准和测量
2.3.1 噪声的评价量
2.3.2 噪声控制标准和测量
2.4 噪声控制技术概述
2.5 吸声技术
2.5.1 吸声概述
2.5.2 多孔吸声材料
2.5.3 共振吸声结构
2.5.4 室内声场和室内吸声降噪
2.6 隔声技术
2.6.1 隔声概述
2.6.2 隔声墙
2.6.3 隔声间与隔声罩
2.6.4 隔声屏
2.7 消声技术
2.7.1 消声概述
2.7.2 阻性消声器
2.7.3 抗性消声器
环境振动污染控制
课时目标:1. 了解减振材料和减振装置。2. 了解振动的影响、动源控制、机械振动控制、弹性减振、阻尼振动、冲击振动、传播途径的减振对策、振动衰减。
3.1 环境振动污染概述
3.2 环境振动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3.3 环境振动评价和测量
3.4 环境振动污染控制技术
3.5 隔振
环境放射性污染控制
课时目标:1. 了解放射性的概念、危害。2. 了解放射性的基本理论。3. 掌握放射性的防护标准,熟悉放射性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4.1 环境放射性污染概述
4.2 放射性污染的法规标准和检测仪器
4.3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
环境电磁辐射污染控制
课时目标:1. 了解电磁辐射的概念、危害。2. 了解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3. 掌握电磁辐射的防护标准,熟悉电磁辐射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5.1 环境电磁辐射污染概述
5.2 电磁辐射基础
5.3 环境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技术
环境热污染控制
课时目标:1. 了解热污染的概念、危害。2. 了解水体热污染的特点和危害。3. 掌握水体热污染防治的技术。 4. 了解温室效应的原因和影响,熟悉温室效应的综合防治。5. 了解热岛效应的成因、影响及防治。6. 了解热污染评价与标准,熟悉热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6.1 环境热污染概述
6.2 温室效应
6.3 热岛效应
6.4 热污染控制技术
环境光污染控制
课时目标:1. 了解光污染的概念、危害。2. 了解光学的基本理论。3. 了解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4. 熟悉光污染防治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7.1 光污染概述
7.2 光环境评价和标准
7.3 光污染的防治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刘宏, 张冬梅.《环境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江苏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王慧娟

王慧娟

教授

韩松

韩松

讲师

许晖

许晖

教授

推荐课程

会计学原理

王德宏

89310人参加

微观经济学CAP

文建东

51789人参加

行为经济学

孟涓涓

49877人参加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

车万翔

132263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