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全科新手规划
期末考试会员
智慧课程 认证学习
第10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1月24日 ~ 2025年07月1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97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图谱
课程评价(6)
spContent=宪法是近现代政治文明的产物,融合了民主、人权、法治、限权、平等、自由、发展等人类智慧与梦想。带有浪漫色彩的宪法,被尊为“法律的法律”,法治国家的“国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采取事前的合宪性控制与事后的合宪性审查约束一国的法律体系,保证法治的发展方向。宪法深邃、充满着未知与挑战,往往需要通过多重复杂的利益权衡来达成社会和谐。为了更好的理解宪法学以及我国的宪法特色,我们按照学生的思维逻辑,即“我们为什么需要一部宪法——宪法到底是什么——如何实施宪法”循循导入;尝试让宪法“接地气”,“亲民众”,用大家听的懂的语言娓娓道来;突出宪法的实用性,融入鲜活案例和社会实践,使宪法成为一部面向实际的法律;同时反映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解决实务问题的卓越法律人才。
宪法是近现代政治文明的产物,融合了民主、人权、法治、限权、平等、自由、发展等人类智慧与梦想。带有浪漫色彩的宪法,被尊为“法律的法律”,法治国家的“国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采取事前的合宪性控制与事后的合宪性审查约束一国的法律体系,保证法治的发展方向。宪法深邃、充满着未知与挑战,往往需要通过多重复杂的利益权衡来达成社会和谐。为了更好的理解宪法学以及我国的宪法特色,我们按照学生的思维逻辑,即“我们为什么需要一部宪法——宪法到底是什么——如何实施宪法”循循导入;尝试让宪法“接地气”,“亲民众”,用大家听的懂的语言娓娓道来;突出宪法的实用性,融入鲜活案例和社会实践,使宪法成为一部面向实际的法律;同时反映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解决实务问题的卓越法律人才。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宪法学课程是法学核心课程,是学习其他部门法的基础,也是社会大众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的普适性课程。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2018年宪法修改以来党和国家号召全社会学习宪法、遵守宪法,都凸显了宪法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党和国家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的大背景下,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宪法教研室通过网络平台更好更准确更直接地阐释宪法知识,做好宪法宣传和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知法守法护法的新时代公民。 

宪法和其他部门法相比,政治性较为突出,内容较为原则和抽象,涉及的案例较少,因此我们所建设的宪法学课程,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凸显出它的特色:

第一,在课程体系方面,按照宪法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构建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课程结构,同时兼顾我国宪法典的内容结构和“宪法学”马工程教材的编写体例。具体而言,课程分成四大模块:宪法学基本原理、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宪法的运行。整个课程具体拆分为40个知识点,共形成40个视频。 

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层次性、多样化和理论深度。既要强调举例,让宪法形象而生动;同时也要注重宪法的理论深度,让课程内容有一定的理论内涵,深入浅出地学习宪法学知识。我们要挖掘出我国已经存在的丰富的宪法事例,国家政策,公民权利案例,讲解宪法的各个知识点。同时,一些前沿性的宪法理论和观点,也要反映在宪法课程中。

第三,在教学方法方面,突出情感教学法,强调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法律来源于生活,确定生活的规范。因此法律也要基于常识、常理、常情。宪法是人权保障法,通过国家权力来保障人权,更要突出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人们的需求与理想。要将课程讲授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理解宪法、理解社会、理解国家,并产生为国家而奋斗的高尚情怀。

第四,在在线课程安排方面,要有视频、有课中测试题、有课后练习、有课件、有课程讨论题目,有课程论文题目,有期中期末考试,形成混合式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充分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授课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让学生在知识体系、法律思维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宪法学理论体系,即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宪法学的基本理论,在准确理解宪法与其他部门法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宪法理论的特殊性,构建完善的宪法理论体系;

2.让学生掌握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和框架体系,从整体上掌握宪法知识结构体系;

3.通过教学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宪法思维和法治观念,把握宪法法的内在理念、运行规律,以此促进国家对具有法治意识、人权观念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4.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宪法适用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宪法规范为具体的立法前合宪性控制与立法后备案审查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一)
课时目标:1.能够联系实际阐述宪法为什么就在我们身边或宪法无处不在。 2.能够深入阐述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组织法。 3.能够深入阐述为什么说宪法是权利保障法。
1.1 我和我的宪法,一刻都不能分割——宪法的作用
1.2 宪法是国家组织法——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1.3 宪法是人权保护法——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二)
课时目标:1.识记宪法的特征。 2.能够深入阐述宪法的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3.识记宪法的指导思想。 4.能够深入阐述宪法的各项基本原则。
1.4 宪法是根本法——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1.5 宪法是民主的化身——宪法的本质
1.6 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依法治国相得益彰——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三)
课时目标:1.识记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的分类标注及其内容 2.识记宪法的各个渊源的概念和内容 3.识记我国有哪些宪法的渊源 4.识记我国宪法典的形式结构
1.7 宪法的多个面向——宪法的分类
1.8 安放宪法规范的载体——宪法的渊源
1.9 宪法的谋篇布局——宪法的结构
第一章 宪法学基本原理(四)
课时目标:1.识记中外历史上较为典型的宪法性文件名称和时间 2.了解中外宪法史及其发展趋势
1.10 追求宪法之治——世界宪法发展史
1.11 向往国富民强——中国宪法发展史
第二章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一)
课时目标:1.识记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2.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各项分类 3.能够阐述公民基本权利限制的原理 4.能够阐述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几种类型 5.识记平等权的概念及其宪法条文 6.能够根据平等权与合理差别原理分析具体案例
2.1 为权利而斗争——公民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 2.2 自由的尺度——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
2.3 你和我并没有什么不同——平等权
第二章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二)
课时目标:1.识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含义和内容,熟悉相关条文,并能分析具体案例 2.识记表达自由中各项自由的含义、内容和界限,熟悉相关条文,并能分析具体案例 3.识记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限制,熟悉相关条文,并能分析具体案例 4.识记人身自由、住宅自由、人格尊严、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自由的含义和界限,熟悉相关条文,并能分析具体案例
2.4 凭啥说你是国家主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5 这个世界需要不同的声音——表达自由 2.6 信仰犹如爱慕,它不能被强制——宗教信仰自由 2.7 你的人身你做主——人身自由
第二章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三)
课时目标:1.识记财产权含义和界限,熟悉宪法条文,并能分析具体案例 2.识记劳动权和休息权的含义、国家保障内容,熟悉宪法条文,并能分析具体案例 3.识记物质帮助权的含义,国家保障内容,熟悉宪法条文,并能分析具体案例 4.理解我国社会保障权的相关宪法规定,权利内容。
2.8 有恒产者有恒心——财产权
2.9 劳动者的护身符——劳动权与休息权
2.10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物质帮助权与社会保障权
第二章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四)
课时目标:1.识记受教育权、文化活动权的含义、内容,熟悉宪法条文,并能分析具体案例 2.识记监督权、国家赔偿请求权的含义、内容,熟悉宪法条文,并能分析具体案例 3.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公民基本义务的关系以及公民基本义务的正当性 4.识记我国宪法规定的各项公民基本义务
2.11 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文化教育权
2.12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监督权与请求权
2.13 为国家尽义务是我的神圣职责——公民基本义务
第三章 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一)
课时目标:1.识记我国的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2.识记我国的国家标志 3.能够深入阐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理解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制度 5.能够阐述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3.1 单一制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
3.2 国歌奏响前进号角——国家标志 3.3 中国政治的宪法表达——我国的政治制度
3.4 美丽中国值得期待——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制度
3.5 体国经野之道——国家机构一般原理
第三章 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二)
课时目标:1.识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性质、组成、任期以及职权等 2.识记国务院的地位、性质及其重要职权、组成、任期 3.识记国家主席的地位、产生程序、任期及其职权 4.识记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地位、任期和职权 5.识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察委员会的地位、性质、职权、以及地方层级,任期
3.6 中国民主政治的组织基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3.7 我们的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
3.8 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3.9 维护公平正义的防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与监察委员会
3.10 地方治理的组织形式——地方国家机构
第四章 宪法的运行(一)
课时目标:1.识记制宪权、制宪机关和制宪程序及我国的具体情况 2.识记世界几种典型的宪法解释模式 3.识记我国的宪法解释机关并了解我国的宪法解释现状 4.识记宪法修改程序以及我国的历史及现在的修宪程序 5.能否阐述宪法制定、宪法解释、宪法修改的区分
4.1 宪法典的诞生——宪法的制定
4.2 宪法保持青春的秘诀——宪法的解释
4.3 刚健日新,玉汝于成——宪法的修改
第四章 宪法的运行(二)
课时目标:1.理解宪法实施的具体路径 2.识记世界几种典型的合宪性审查模式及其内容 3.识记我国合宪性审查主体、程序、对象等内容 4.理解备案审查与合宪性审查的关系 5.能够深入深入阐述我国合宪性审查的优越性、完善 6.能够依据合宪性审查原理来分析具体案例
4.4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实施
4.5 宪法也是有牙齿的——合宪性审查
4.6 人大是宪法的守护者——我国的合宪性审查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既面向高校法学专业本专科生,同时也面向社会大众。对知识储备无硬性要求,对宪法领域感兴趣的同学均可选修,但具备一定宪法领域基础法律知识的学生,学习效果更佳。

参考资料

(一)教材类

1.《宪法学》(马工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2.张震主编:《外国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版。

3.梁洪霞主编:《世界各国宪法经典案例评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二)著作类

1.肖蔚云:《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张庆福主编:《宪法学基本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彭真传》(第四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5.韩大元:《宪法思维四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6.胡锦光:《中国宪法问题研究》,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7. 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林来梵主编:《宪法审查的原理与技术》,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9.马岭:《宪法原理解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马岭:《宪法权利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马岭:《宪法权力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12.张翔:《基本权利的规范构建》(增订版),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13.张翔主编:《德国宪法案例选释》(第1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常见问题

Q:学习这门课程需要准备教材吗?

A:为了您的学习质量,建议您在课前准备好教材好并尽量预习哦!教材以许崇德、韩大元、李林等老师主编的马工程《宪法学》为主。

Q:我平时没有太多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学习效率不高怎么办呢?

A:“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同学们需要视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提升学习效率哦。我们仍旧希望您每周能都有固定的时间持续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根据人的记忆曲线规律的进行学习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您的学习质量。学习的过程比较容易,为了检验您的学习成果,我们的课程团队会在课程章节结束后布置测验或作业,希望您尽可能的按时独立完成。

Q:我在听课时遇到很多法律专业术语不明白,课后作业、测验题太难不会做,怎么办?

A:若遇到难题或不懂的知识点,您可以回看课程,或者自行查阅资料,另外您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帮助:

1.在课程群聊中发布求助信息,说不定和您一起学习这门课的小伙伴就能够解决您的问题呢;

2.在课程讨论区留言,课程团队看到后将会及时回复。

Q:提的问题会及时回复吗?

A:本课程教学团队有6位非常有责任心的授课教师,并且配有3名研究生助教,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力求做到每问必答,每问速答

西南政法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梁洪霞

梁洪霞

教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69179人参加

教育学

郭翠菊

73579人参加

心理学入门

陈红兵

103817人参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叶湘虹

78578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