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通识类课程。课程围绕着美学与人生的各种问题,从美的诞生及其意义开始,分别就中国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禅宗美学、西方探讨美的主要途径、美的超越性、情感性、形象性、时代性、主观性、民族性;美的基本形态:优美与崇高、美的基本形态:悲剧和喜剧、审美活动与人的心理机制、儒家、道家美学、艺术的真谛等问题展开探讨,是一次美的旅行,美的享受。对于审美与自由、审美与人生境界、审美与情感、审美与形象、艺术与人生等问题都有学术性与趣味性的深入解答。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什么是美?却并不是人人能够一言以蔽之的问题。学习本课程将会在中外丰富的美学知识基础上树立起更加合理健全的审美观与人生观。
传播基本的美学知识,解答美学困惑,增强对美的兴趣与辨识美丑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获得美的愉悦与快乐,净化学生的心灵,涵养学生审美人格,陶冶情操,涤荡心胸,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与人生境界。
第一章 从“美”字到美学
第一章前言视频
前言文档
第一章 从美字到美学 第一节 “美”字的意义
“美”字的意义视频
“美”字意义文档
美字意义
第一章 从美字到美学 第二节 美的诞生
美的诞生视频
美的诞生文档
美的诞生
第一章 从美字到美学 第三节美学学科的意义
第一章第三节 美学学科的诞生视频
第一章第三节美学学科诞生的意义文档
美学学科诞生的意义
第二章 中国主要美学思想
第二章 中国主要美学思想 第一节 儒家美学
儒家美学文档
儒家美学视频
儒家美学
第二章 中国主要美学思想 第二节 道家美学
道家美学视频
道家美学文档
道家美学
第二章 中国主要美学思想 第三节 禅宗美学
禅宗美学视频
禅宗美学文档
禅宗美学
第二章 中国主要美学思想 第四节 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
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视频
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文档
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
第三章 西方探讨美的途径
第三章 西方探讨美的途径 第一节 美与事物的客观属性视频
美与事物的客观属性文档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研究美
第三章 西方探讨美的途径 第二节 美与人的主观感受
美与人的主观感受视频
美与人的主观感受文档
美与人的主观感受
第三章 西方探讨美的途径第三节 美与客观理念
美与客观理念视频
美与客观理念文档
美与客观理念
第三章 西方探讨美的途径第四节 美与关系
美与关系视频
美与关系文档
美与关系
第三章 西方探讨美的途径第五节 美与人的独立性
美与人的独立性视频
美与人的独立性文档
美与人的独立性
第三章 西方探讨美的途径 第六节 美与社会生活
美与社会生活视频
美与社会生活文档
美与社会生活
第四章 美的特性
第四章 美的特性 第一节 美的形象性视频
美的形象性文档
美的形象性
第四章 美的特性第二节 美的情感性
美的情感性视频
美的情感性文档
美的情感性
第四章 美的特性 第三节 美的非功利性
美的非功利性视频
美的非功利性文档
美的非功利性
第四章 美的特性第四节 美的主观性时代性与民族性
美的主观性时代性与民族性视频
美的主观性时代性民族性文档
美的主观性时代性民族性
第四章 美的特性 第五节美与人生境界
美与人生境界视频
美与人生境界文档
美与人生境界
第五章 审美活动
第五章 审美活动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前提视频
审美活动前提文档
审美活动的前提
第五章 审美活动第二节 审美感知活动
审美感知活动视频
审美感知活动文档
审美感知活动
第五章 审美活动第三节 审美想象活动
审美想象活动视频
审美想象活动文档
审美想象活动
第五章 审美活动第四节 审美情感活动
审美情感活动视频
审美情感活动文档
审美情感活动
第五章 审美活动 第五节 审美通感活动
审美通感活动视频
审美通感活动文档
审美通感活动
第五章 审美活动 第六节 审美活动特征
审美心理活动原则视频
审美心理原则特征文档
审美活动特征
第六章 审美范畴
第六章 审美范畴第一节 优美视频
优美文档
优美
第六章 审美范畴 第二节 崇高
崇高视频
崇高文档
崇高
第六章 审美范畴第三节 悲剧
悲剧视频
悲剧文档
悲剧
第六章 审美范畴 第四节 喜剧
喜剧视频
喜剧文档
喜剧
第六章 审美范畴 第五节 意境
意境视频
意境文档
意境
第六章 审美范畴 第六节 荒诞
荒诞视频
荒诞文档
荒诞
第七章 艺术
第七章 艺术 第一节 中国艺术传统视频
中国艺术传统文档
中国艺术传统
第七章 艺术 第二节 西方艺术传统
西方艺术传统视频
西方艺术传统文档
西方艺术传统
第七章艺术 第三节 艺术定义
艺术定义视频
艺术定义文档
艺术定义
第八章 附录 自测思考题库
第八章附录 自测思考题库
第八章附录 课程重点难点解读
第八章附录 课程课件
需具备基本的文史知识,正常的语言听说能力,特别是一颗爱美向善之心。基本要求应该具备高中毕业生及以上的水平。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教材:
寇鹏程:《美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参考书: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