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分析化学实验作为分析化学整个学科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理论与实践、实践与创新的链接上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化学实验课,是化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内容丰富,特别着重于对物质的定量分析。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掌握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学生将受到系统、规范的分析化学实验训练,巩固和提高分析方法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分析化学实验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化学类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课程内容:沈阳工业大学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面向化学、化工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广大社会学习者所开设的实验类开放课程。依托教材《现代分析化学实验》,着重于对物质的定量分析,精选了13个实验项目,涵盖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四大滴定分析以及电位分析,光学分析等六方面的内容,全面对接线下实验教学。课程具体内容共计12章,包括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常用仪器使用及具体实验项目。6个基础性实验: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碱灰中总碱度的测定;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返滴定法测定试样中的铝含量;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石灰石中钙含量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的铁含量;电位滴定法测定醋酸的浓度及解离常数;2个综合性实验: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混合液中Fe3+Ca2+含量的测定;5个设计性实验:食用醋中总酸度的测定、蛋壳中Ca、Mg含量的测定、胃必治中金属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的测定、NaOH-Na2CO3固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每个具体实验项目纵向以导学篇、实践篇、检验篇、拓展篇引领开展课程内容的学习。
※课程特色:
★“递进式”构建课程体系:秉承“夯实基础、注重综合、强化设计、旨在创新”原则,纵向递进式构建实验基础知识篇、实验基本操作篇、实验仪器使用篇、基础性实验篇、综合性实验篇及设计性实验篇,共12章内容,70个教学视频。
★“层次化”设置实验项目:实验项目按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型建设。以配位滴定分析为例,第一层次为基础型实验-返滴定法测定试样中的铝含量、第二层次为综合型实验-混合液中Fe3+ 、Ca2+含量的测定、第三层次为设计性实验-蛋壳中Ca、Mg含量的测定。按层次化实验项目类型进行在线教学,“基础-综合-设计”教学循序渐进,阶梯攀升式地实现了 “基本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训练,最后达成课程的高阶性。
★“模块化”构建课程资源:基础性及综合性实验项目按导学助学、实践研学、效果检验、拓展提升构建多模态教学资源。导学篇包括导学任务图、实验概述、实验目的、预习思考。实践篇包括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检验篇包括章节测验、章节作业;拓展篇包括典型分析实例、科苑导读、先进分析测试技术、走近化学家、化学与人生哲理等。
★“精准化”设计特色导学:课程针对影响实验精度的关键因素制定精准化的特色导学任务图,图解式直观化呈现需要思考讨论的问题、阅读的实验教材的页码、观看的实验原理、基本操作、仪器使用等视频以及相关的文本资源等。
★“渐进式”融合思政元素:课程以化学知识为主线,挖掘每个实验项目与思政元素的交叉点和结合点,除设计走近化学家、化学与人生哲理等育人内容外,在具体实验项目线上教学中采用了渐进融合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形式。
★“一体化”建设资源:教学团队以主编出版《现代分析化学实验》为资源建设蓝本,精选包含滴定分析和电位分析、光学分析等实验内容,开发了一系列适用性和易用性数字化课程资源。多种形式的富媒体资源也将极大地丰富知识的呈现形式,拓展教材内容,这将为更多院校利用本慕课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有利支持。
学习者将在导学任务图的指引下,通过“视频、文档、测验”等多模态的富媒体教学资源、“自学-实践-研学-检验-拓展”多渠道的交互活动逐步实现 “学中做,做中思、思中悟”。
※适合人群:
★化学类、医学类、药学类、农学类、食品类、轻化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学习使用,教师亦可结合校内教学开展混合式教学;
★ 同时本课程亦可作为社会公众学习分析化学及实验等课程的辅助教学资源,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课程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拓展实验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通过实验基本操作视频,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并强化实验安全教育;
★通过对实验的相关原理的简明扼要的讲授,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分析化学理论课的知识;
★通过实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及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现代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对于分析化学“量”的理解,提高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实事求是科学作风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工作能力。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实验教材:《现代分析化学实验》姚思童、张进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01.
※参考书: 《分析化学》 姚思童,刘利,张进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08.
Q1 : 怎么选课?
A2 : 请在爱课程网首页完成注册,并进入“中国大学MOOC”,搜索“分析化学实验”,就可以找到我们的课程。
Q2 : 怎样开展课程学习?
A2 :
(1)MOOC课程为完全网上课程,要求学员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测试、作业、讨论和考试等教学环节。
(2)课程的重要信息都将以公告的形式发布,同时发送至学员注册的邮箱。请学员及时查看相关信息,按照课程要求完成学习,并取得证书。
(3)注意在本课程学习期间使用同一个账号(多个账号时,登录前请确认,多个账号登陆,将影响最终成绩的统计),以方便课程团队的管理、统计学员学习情况、成绩评定以及证书发放等服务。
Q3 : 课程的学习周期为多久?
A3: 该课程的学时为48学时,周学时为4。因此全部内容完成共需要12周。我们将预留2周的时间进行复习,再进行期末考试(所以课程全部结束需要14周)。
Q4 : 错过开课时间是否还可以学习该课程?
A4: 只要是在开课时间内,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在任意时间段内学习,但一定要注意作业提交和测验的截止的时间。(鉴于此种情况,作业及测验我们将预留足够时间。)
Q5 : 错过了作业和测验,如何处理?
A5 : 作业和测验会随相应的课程同步发布,并预留充足的作答时间。请务必在截止时间前完成提交,切记不能逾期补交。(请尽量提前提交,避免由于网速不佳临近截止时间提交不成功,影响最终成绩。)
Q6 : 在学习该课程中遇到各种困惑,如何处理?
A6 : 本课程开辟了“讨论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与教师及其他选修该课程的学员通过互动来答疑解惑。
Q7 : 我是新手,能否给我一些学习建议?
A7 :
(1)课程采用MOOC的方式授课,知识点碎片化,建议每周能都有固定的时间持续进行本课程的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您的学习质量。
(2)为了便于你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每周学习内容结束后安排了测验及作业,你需要按时独立完成。如果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好,可以通过回看强化知识点的学习。测验有两次提交机会(取最高分),作业在限时提交前可以无限次提交。
(3)“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过程中要敢于质疑,要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在不断地交流和思想碰撞中,不仅会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你也一定会有额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