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科技摄影与物理影像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2025年06月15日
学时安排: 2-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4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36)
spContent=“科技摄影与物理影像”课程是一门以科技影像创作为载体,将艺术、人文素养融入物理专业教育的跨学科交叉课程。 课程以物理之美为切入点,通过捕捉物理现象之美,探索发现理论描述和理论结构之美,将美育融入物理专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创造性和艺术性。 学生通过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练习,能够加强理论实践融合,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并有助于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
“科技摄影与物理影像”课程是一门以科技影像创作为载体,将艺术、人文素养融入物理专业教育的跨学科交叉课程。 课程以物理之美为切入点,通过捕捉物理现象之美,探索发现理论描述和理论结构之美,将美育融入物理专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创造性和艺术性。 学生通过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练习,能够加强理论实践融合,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并有助于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在探索宇宙的奥秘、揭示微观世界的美妙,或是捕捉瞬息万变的科学现象时,科技摄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深处的大门。


想象一下,通过镜头,我们能够记录到精细光谱的微妙变化,或是记录下遥远星系的壮丽景象。这样的体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一种对美的感悟。


我们诚挚邀请你加入“科技摄影与物理影像”课程,一起感受科技摄影带来的震撼与感动。在这里,你将不仅仅是学习者,更是探索者,用你的镜头记录下科学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科技摄影与物理影像”课程是一门以科技影像创作为载体,将艺术、人文素养融入物理专业教育的跨学科交叉课程。课程以物理之美为切入点,通过捕捉物理现象之美,探索发现理论描述和理论结构之美,将美育融入物理专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创造性和艺术性。


“科技摄影与物理影像”课程包括一般摄影技术和方法、物理影像分析、科技摄影表现方法(科技摄影对人眼观察能力的补充)、物理现象可视化设计等几大部分。


课程努力做到“有趣、有用、有益”,使物理知识在捕捉物理之美的过程中得到综合应用。学生通过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练习,能够加强理论实践融合,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并有助于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

授课目标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摄影技术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具体教学目标是:

1. 掌握摄影理论知识和拍摄、后期、传播的相关知识;掌握摄影器材使用和拍摄科学题材现象的特殊方法,以及科学影像装置使用的相关知识。


2. 能将科学原理、现象与影像特点相结合,对影像背后的科学道理和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和研判;能根据科技影像记录需要和现场环境设计合理拍摄方案,完成拍摄。


3. 具备较高的美学素养,能够创作出兼具艺术感和科学性的科技影像作品,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4. 具备较高的科普及传播能力,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能够主动担当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像记录者和传播者。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理解影像在科学记录中的重要作用。
1.1 记录现象之美
1.2 照片背后的物理知识
1.3 摄影的发展历程
1.4 常见摄影器材
相机基本操作
课时目标:理解常规摄影技术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熟练使用相机。
2.1 相机基本操作:端稳相机
2.2 相机基本操作:对焦
2.3 相机基本操作:自动测光
科技摄影表现方法概述
课时目标:理解常用科技摄影方法的原理;能够应用这些科技摄影方法进行物理影像拍摄。
3.1 提高人眼的时间分辨能力
3.2 提高人眼的空间分辨能力-微距与显微
3.3 提高人眼的空间分辨能力-望远镜
3.4 提高人眼的能量分辨能力
影响画面效果的拍摄参数
课时目标:理解摄影中部分重要拍摄参数的作用;能够使用相机完成特定参数要求的照片拍摄。
4.1 控制曝光量的手段
4.2 快门
4.3 光圈
4.4 焦距
数码相机的成像
课时目标:理解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理解数码相机的颜色还原原理;掌握图像亮度、色彩的调整方法。
5.1 图像传感器基础
5.2 图像的亮度调整(后期)
5.3 深入了解测光
5.4 直方图与HDR
手机摄影
课时目标:手机摄影
6.1 手机摄影
6.2 手机专业模式
物理影像分析和可视化设计
课时目标:掌握物理影像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理解物理现象可视化设计的一般原理;能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和工程思想设计物理现象可视化方法并进行捕捉记录。
7.1 捕捉物理之美
7.2 物理学体系与影像资料
弱光摄影与星空拍摄
课时目标:弱光环境下进行拍摄,拍摄星空的基础知识与拍摄器材(天文望远镜)使用。
8.1 弱光环境拍摄
8.2 拍星相关的天文基础知识
8.3 拍星环境与天气
8.4 天文望远镜
高速摄影与延时摄影
课时目标:高速闪光摄影与高速连续摄影(高速摄像)延时摄影
9.1 高速摄影
9.2 延时摄影
微距摄影与显微摄影
课时目标:微距摄影与显微摄影
10.1 微距摄影
10.2 光学显微镜
10.3 显微镜操作与摄影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具备高中数学、物理知识即可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简明物理学(第二版)》,刘克哲 刘建强 宋洪晓,高等教育出版社


《摄影笔记》,宁思潇潇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科技摄影与物理影像”课程 - 科普摄影展

常见问题

1、这门课程适合完全没有摄影基础的学生吗?

答:当然适合!这门课程就是为初学者设计的,我们会从摄影的基础知识开始,逐步引导你了解科技摄影的精髓。


2、学习本课程需要专业摄影器材吗?

答:课程内容选择时面向一般摄影器材和基本摄影原理、基本拍摄方法,因此并不需要特意准备专业的摄影器材。仅使用手机专业模式也能完成课程所有的拍摄任务

当然,使用性能更好的专业器材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这在课程学习阶段并不是必须的。

山东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宋洪晓

宋洪晓

高级实验师

推荐课程

有机化学期末冲刺-6小时突击有机化学·上

虎哥讲化学

14778人参加

有机化学期末冲刺-6小时突击有机化学·下

虎哥讲化学

13874人参加

大学化学/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原理期末冲刺-3小时突击大学化学

虎哥讲化学

17443人参加

猴博士高数不挂科-3小时学完高等数学上/微积分(上)【新版】

猴博士爱讲课

62450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