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计划8周,每周4学时,总共32讲。旨在从中国文学景观看中国文化气象,从中国文化特质解读中国文学特色范式;从文化学角度,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文化分析,从文学角度,对中国特色文化的文学表达进行一定的探讨。以期再现深存在文化大国、诗歌王国的中国人的文化追求、诗意人生,从而为后人实现诗意地栖居的人生理想提供启示,寻找到文化的精神家园。
本课程在全面把握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就“文学”与“文化”概念、 中国文学的诗性、中国文学创作的非职业化问题、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诗经》与楚辞的文化价值、 文学诠释的两条路径、 庄子思想的文学表达、小说家的命运与中国小说文学的晚熟、 《史记》的文化价值、汉大赋的文化信息、曹魏诗风重建与魏晋诗文中的风度、 唐诗的文化气象、宋词的文化格调、 戏曲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折点、 唐宋古文运动的文化意义、《金瓶梅》中的商业文化、文化《红楼梦》的诗意、 胡适与中国文学文化转型、当代诗人自杀与诗之命运、中国文学表达中的情感与人生等专题进行探讨。通过文学与文化学二元互动地跨学科融合诠释,来凸显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特色与主体性,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力图贯通“文学 - 人文 - 文化”,体悟另一方胜景,从而提高其审美趣味与文化素质。
本课程通过文学与文化学二元互动地跨学科融合诠释,凸显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特色与主体性,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再现深存在文化大国、诗歌王国的中国人的文化追求、诗意人生。力图贯通“文学 —人文 —文化”,体悟另一方胜景,从而拓宽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其文化视野,丰富其文艺修养,提高其审美趣味与文化素质,进而为人们实现诗意地栖居的人生理想提供启示,寻找到文化的精神家园。
第一周
课程首语
第一讲 何谓“文学”?
第二讲 中国文学的诗性
第三讲 中国文学创作的非职业化问题
第四讲 何谓“文化”?
第二周
第五讲 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第六讲 《诗经》的文化价值
第七讲 《楚辞》的文化价值
第八讲 文学诠释的两条路径
第三周
第九讲 庄子思想的文学表达
第十讲 小说家的命运与中国小说文学的晚熟
第十一讲 《史记》的文化价值
第十二讲 文化再看汉大赋
第四周
第十三讲 曹魏的诗风重建
第十四讲 魏晋诗文中的风度
第十五讲 唐诗:写尽天下诗
第十六讲 初唐诗风之变
第五周
第十七讲 盛唐之音
第十八讲 中唐诗的新变与晚唐诗之回光返照
第十九讲 王维诗中的禅境
第二十讲 “词”登大雅之堂的历程
第六周
第二十一讲 “千古词帝”李煜
第二十二讲 首席豪放词人苏轼
第二十三讲 首席婉约词人李清照
第二十四讲 陆游与唐婉的《钗头凤》
第七周
第二十五讲 戏曲:中国古典文学折点
第二十六讲 唐宋古文运动的文化意义
第二十七讲 《金瓶梅》中的商业文化
第二十八讲 文化《红楼梦》的诗意
第八周
第三十一讲 童话诗人顾城的世界塌陷
第三十二讲 中国文学表达中的情感与人生
第二十九讲 胡适与中国文学文化转型
第三十讲 当代诗人自杀与诗之命运
无
黄有东,《中国文学与文化MOOC演讲录》,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