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四川大学开设的“植物生物学”是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由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师授课。本课程科学性与普及型、基础与前沿相结合,从微观到宏观,深入浅出。既学习形态结构与功能、生长发育与生理、植物多样性与系统演化,又讲述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此外,也和您一起认识身边的植物,关注与植物相关的热点话题。
希望我们的《植物生物学》MOOC课程能为您揭开植物世界的奥秘,给您带来知识和快乐,也期盼各位学员提出宝贵意见!
—— 植物生物学课程团队
四川大学开设的“植物生物学”是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由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师授课。本课程科学性与普及型、基础与前沿相结合,从微观到宏观,深入浅出。既学习形态结构与功能、生长发育与生理、植物多样性与系统演化,又讲述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此外,也和您一起认识身边的植物,关注与植物相关的热点话题。
希望我们的《植物生物学》MOOC课程能为您揭开植物世界的奥秘,给您带来知识和快乐,也期盼各位学员提出宝贵意见!
—— 植物生物学课程团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由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课程组团队共同开发。“植物生物学”是生物学科的基础主干课程,从细胞、组织、个体到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揭示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生长发育与调控、生理与代谢、植物多样性与演化以及与环境相互关系等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课程的学习,让您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和理解植物的奥秘和科学道理。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
(1)了解植物生物学学科的历史、发展和前沿。
(2)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理解结构、功能和调控之间的相互适应;了解植物界主要类群及其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的规律,建立生物进化演化的概念;学习鉴定与识别植物的技能,认识常见植物。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素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声明:
1. 本课程部分图片、视频来自网络,为教学需要在此借鉴。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
2. 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与人为善。
3. 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课程导学。了解植物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支学科;了解生物分界的各种系统及植物在生态系统 中的地位;了解植物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植物细胞与组织
课时目标:掌握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理解植物体的复杂结构和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结构的复杂性、细胞内部生理活动的多样性和相关性为基础的。掌握各种类型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理解细胞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
2.1 植物细胞
2.1.1 植物细胞的结构
2.1.2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2 植物的组织和组织系统
章节测验
植物的营养器官
课时目标:掌握植物营养器官根、茎、叶形态、结构、发育和功能;理解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营养器官的变态。
3.1 根
3.1.1 根的概述和根尖的发育
3.1.2 根的初生结构
3.1.3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章节测验
3.2茎
3.2.1 茎的概述和茎尖的发育
3.2.2 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
3.2.3 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章节测验
3.3 叶
3.3.1 叶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3.3.2 叶的生态类型
章节测验
3.4 营养器官的变态
3.5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章节测验
植物的繁殖
课时目标:了解植物繁殖的类型;掌握花程式、花图式的含义及应用;掌握花的形态、结构、发育和生殖过程,重点掌握雌、雄配子体的发育和受精后的胚胎发育过程;掌握各种类型果实的特征;理解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4.1 植物的繁殖
4.2 花
4.2.1 被子植物花的形态与结构
4.2.2 花序
4.2.3 花程式和花图式
4.3 雄蕊的发育
4.4 雌蕊的发育
4.5 开花、传粉与受精
4.6 种子和果实
4.7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章节测验
植物的水分生理和矿质营养
课时目标:掌握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特点以及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的异同点,掌握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同化及运输途径,理解合理灌溉的生理学基础和合理施肥的指标。
5.1 植物的水分生理
5.1.1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5.1.2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5.2 植物的矿质营养
5.2.1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5.2.2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
5.2.3 植物对氮的同化
章节测验
光合作用
课时目标: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机制;掌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碳反应两个阶段;了解不同的碳同化类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6.1 光合作用及光合色素
6.2 光合作用的机制和过程
6.2.1 光反应
6.2.2 碳反应
6.2.3 光呼吸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章节测验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调控
课时目标:掌握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生长素促生长的机理和极性运输,以及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植物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调节机制;掌握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和植物的运动;理解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基因表达与调控。
7.1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的调控
7.2 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7.2.1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7.2.2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7.2.3植物运动
7.3 植物生长发育中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章节测验
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的分类及命名
课时目标:掌握生物多样性、双名法的含义;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掌握植物的命名规则;了解植物界地基本类群。
藻类植物
课时目标:了解藻类植物各门的一般特征;掌握藻类植物的生活史类型;掌握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繁殖、生活史、生活习性及经济意义。
地衣
课时目标:掌握地衣的形态、构造和繁殖,了解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意义。
苔藓植物
课时目标:掌握苔藓植物的基本特征;掌握地钱、葫芦藓孢子体、配子体的形态结构、繁殖及生活史;了解苔藓植物的起源和演化;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价值。
一、地衣的形态
二、地衣的构造
三、地衣的繁殖
四、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
章节测验
蕨类植物
课时目标:掌握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掌握蕨类植物的分类;了解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了解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价值。
裸子植物
课时目标:掌握裸子植物特征、松属形态结构及生活史;了解裸子植物各纲特征及主要科特征,了解裸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了解裸子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价值。
13.1 裸子植物的概述
13.2 裸子植物的分类和起源演化
章节测验
被子植物
课时目标:理解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演化趋向;掌握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史;掌握代表植物科的特征、识别要点、分布及用途,学会鉴定和识别习见的植物。了解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
14.1 被子植物概述
14.2 被子植物的类群简介-双子叶植物纲
14.2.1 木兰科、菊科
14.2.2 十字花科
14.2.3 蔷薇科
14.2.4 豆科
章节测验
14.3 被子植物的类群简介-单子叶植物纲
14.3.1 泽泻科、兰科
14.3.2 禾本科
14.3.3 其他科简介
14.4 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和分类系统
章节测验
实验实训
课时目标:学习植物标本的制作。
15.1 植物的徒手切片和制片技术编辑教学内容
15.2 植物检索表的使用编辑教学内容
15.3 植物的采集编辑教学内容
15.4 标本的压制编辑教学内容
15.5 上台纸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植物生物学》,林宏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参考资料
1. 《植物生物学》(第4版),周云龙,刘全儒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植物学》(第二版,上、下册),陆时万,吴国芳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植物生理学》(7版),潘瑞炽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 《植物生物学》(第9版)(影印版) Kingsley R. Stern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现代生物学基础实验指导》 林宏辉等,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6. Plant Systematics: A Phylogenetic Approach, 3rd edn. (植物系统学 第3版). Judd W S, Campbell C S, Kellogg E A, et al.(李德铢等译),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常见问题
Q :如何选课?
A :登录爱课程首页,点击进入中国大学MOOC,搜索“植物生物学”,找到我们的课程,开课时,点击立即参加,就可以学习了。
Q :我需要绑定邮箱吗?
A :是的,您需要绑定常用邮箱,课程公告发布的重要信息,包括章节内容发布、作业、考试等,我们都会以邮件形式抄送到您注册的邮箱。
Q :我可以使用多个账号学习吗?
A :不可以,为了准确的记录您学习的状况,请您务必在本课程学习中始终使用同一账号学习。
Q : 最终课程成绩如何评定?
A : 最终课程成绩包含了单元测试(60%)、期终测试(30%)和讨论互动(10%)等部分。
每次单元测试最多有三次机会,系统自动选择最高分保存。期末测试仅有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