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根据《公安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公安人力资源管理”为本科公安管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铁道警察学院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在第五学期开设。
【这门课学习哪些内容】课程将公安管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两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有机融合,主要包括管理体制、编制与职位管理、素质测评、招录与配置、实战化训练、绩效管理、激励与保障等知识单元;将理论前沿与实战发展融合贯通,运用法规条文、新闻报道、影音资料、图文并茂、现场教学等多维度、多方位了解公安机关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情况。
【学完后可以获得什么】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基本掌握公安机关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业务知识,逐步培养调研、分析、写作、沟通等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和核心能力,从而增进对公安工作的理性认知与情感认同,为今后从事公安管理有关工作奠定基础。非公安院校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大体上了解公安机关队伍管理和人事管理的基本情况,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在公安机关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为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学习拓展视野。
【这门课有什么亮点】课程重视思政元素与知识内容的融合,着力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2021年1月被认定为“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课程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2020年7月获“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探索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积极实施翻转课堂,广泛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
【知识目标】了解公安机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环节和内容,熟悉公安队伍建设与改革的理论、方针、政策,掌握公安人力资源的获取与配置、任免交流训练、奖励与惩戒、激励与保障等主要知识单元的核心内容。
【技能目标】基本掌握职位分析与评价、人力资源测评、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工具方法,能够结合公安工作实际情况,较为熟练地将其应用到公安机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并探索将上述方法与其他管理措施相结合,提升公安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
【素质目标】辨识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体系的不足,理解我国选人用人体制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领会中国特色公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性、时代性、适用性,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向管理要警力”的理念。
本校学生需要在修读并通过“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公安管理学导论”课程考核后可学习本课程, 应当基本掌握以下知识点:(1)管理的对象和基本职能;(2)管理学中激励相关理论的内涵;(3)我国行政管理中“条块”体制的内涵;(4)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制度;(5)我国公安机关的领导体制;(6)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的内涵;(7)公安民警职业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8)公安机关教育训练管理体系的内涵。
非本校学生可以在修读“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以拓展视野,应当掌握以下基本知识点:(1)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环节及其内涵;(2)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制度;(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等公安队伍管理中基本法规的主要内容。
著作类
[1] 彼得·德鲁克.人与绩效:德鲁克管理精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2] 范瑛.警察胜任力模型建构与培养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6.
[3] 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4] 黄卫伟.以奋斗者为本: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
[5] 李中斌.工作分析理论与实务(第3版)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
[6] 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7] 孙柏瑛,祁凡骅.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8] 孙健敏.人力资源测评理论与技术(第2版) [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
[9] 王毅虹,孙晓东.公安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
[10] 魏永忠,苏娜.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简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9.
[11] 魏永忠.警力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12] 徐世勇,李英武.人员素质测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13] 张慧文.警察人力资源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14] 张旭霞,包法宝.公务员制度(第2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15] 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政策法规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论文类
[1] 安瑛.我国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初探[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0(03):136-142.
[2] 陈高飞.基于排队理论的警力资源配置优化策略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
[3] 冯建义,刘欢.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教育训练体系构建探析——基于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视角[J].公安教育,2016(03):26-29.
[4] 李国和,朱孝兵.侵害公安民警执法权益现状分析与应对之策[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7(03):70-79.
[5] 刘家希,丁勇.激励理论在我国公安管理实践中的应用[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8,20(01):98-101.
[6] 柳阳.公安派出所民警激励体系建设研究[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19(01):118-120.
[7] 申振翔.我国公安警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
[8] 王能武. 警察岗位核心能力标准及评价的构建研究[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2(05):117-120.
[9] 王万青.双因素理论视角下青年民警激励机制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8,34(01):26-30.
[10] 邢贺超.人才培养导向的公安院校教职工岗位绩效考核模式研究[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9,29(01):120-128.
[11] 徐志林.警察职业能力与警察职业能力培养[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24(01):72-78.
[12] 余凌云.警察权划分对条块体制的影响[J].中国法律评论, 2018(03):38-46.
[13] 袁春瑛.论职业锚理论在公安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5(02):92-96.
[14] 赵炜.公安机关结构改革论纲[J].公安研究, 2013(05):71-76.
[15] 赵炜.公安机关体制改革论纲[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0(06):103-110.
法规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
[2]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2019)
[3] 《公务员职务、职级与级别管理办法》(2019)
[4]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2019)
[5]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9)
[6] 《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2007)
[7]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2015)
[8]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2014)
[9] 《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2019)
[10] 《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97号)
[11] 《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106号)
[12] 《河南省警务辅助人员条例》
[13] 《河南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层级和薪酬管理办法》
[14] 《河南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奖励办法》
[15] 《河南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抚恤优待办法》
Q : 哪些学生可以学习本课程?
A : 本课程潜在的学习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铁道警察学院公安管理学专业学生,第五学期线下学习本课程,线上同步学习,开展混合式教学;(2)其他公安司法类院校公安管理学、警察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可以在线下学习本校“公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课程的同时,将学习本课程作为辅助,提高学习的获得感;(3)其他院校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等专业对警察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学习本门课程,作为扩充知识、拓展视野之用,巩固本专业相关课程的内容。
Q : 本课程什么时候开放?每次开放多少学时?
A : 本课程一般在秋季学期开放,一般为9月初,每周开放2学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春季学期开放,每周2学时。首次开放在2022年春季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