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AI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大学生涯规划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数学120分
认证学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第7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10月20日 ~ 2026年01月31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
进行至第4周,共15周 已有 79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是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研究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由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化学已经渗透到生命学科的各个领域,并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介绍蛋白质、核酸及酶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维生素),糖、脂、氨基酸、核苷酸代谢及调节,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肝脏、红细胞的代谢特点及生理意义,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途径,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的基本概念。

授课目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临床医学、麻醉学、影像学、口腔学、儿科学、眼视光学、临床药学、基础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生理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掌握生物体重要物质代谢的基本途径,主要生理意义、调节以及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了解各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意义。理解基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和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了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和发展动态及在医学中的应用。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概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熟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1.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概述
1.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1.3 当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课时目标: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氨基酸的分类、肽键、多肽链;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结构要点及维系各级结构的化学键;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两性电离及等电点;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和凝固;蛋白质紫外吸收特性等。熟悉:蛋白质多肽链组成;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了解: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及一级结构测定原理
2.1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2.2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2.3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4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课时目标:掌握:DNA的二级结构特点;三种mRNA、tRNA和rRNA的结构特征及主要功能。熟悉:DNA的三级结构:核小体的结构特点;DNA的理化性质及其与结构的关系。了解:核苷酸的分子构成、连接方式及书写方式;核酸酶
3.1 核酸的化学组成以及一级结构
3.2 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3.3 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3.4 核酸的理化性质
酶与酶促反应
课时目标:掌握:酶的基本概念、化学本质、酶促反应的特点;酶的化学组成、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酶原和酶原的激活、同工酶;温度、PH、酶浓度、底物浓度(米氏方程、米氏常数的意义)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酶的抑制作用:不可逆抑制;可逆性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熟悉:酶促反应的机制、活化能、诱导契合;多酶体系、限速酶、别构酶的概念、共价修饰;酶活性测定的基本原则、酶活性单位的概念。了解:酶与医学的关系;酶的命名与分类。
4.1 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4.2 酶的工作原理
4.3 酶促反应动力学
4.4 酶的调节
4.5 酶的命名与分类
4.6 酶与医学的关系
糖代谢
课时目标:掌握:糖无氧酵解基本反应过程(反应式)及特点、关键酶、生理意义及调节;“有氧氧化”基本反应过程及特点、关键酶、生理意义及调节;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糖异生概念、关键酶、生理意义及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熟悉: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糖原合成和分解的基本过程、关键酶;血糖的调节。了解:磷酸戊糖的基本反应过程;糖原累积症;血糖水平异常。
5.1 糖的摄取和利用
5.2 糖的无氧氧化
5.3 糖的有氧氧化
5.4 磷酸戊糖途径
5.5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5.6 糖异生
5.7 血糖及其调节
生物氧化
课时目标:掌握:细胞内ATP生成的方式;氧化磷酸化及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概念;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及影响因素;呼吸链的概念、组成及主要呼吸链的排列顺序。熟悉:1、ATP与能量的转换和利用;胞液中NADH的氧化过程;α-磷酸甘油及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了解:内外生物氧化异同点;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6.1 线粒体氧化体系与呼吸链
6.2 氧化磷酸化与ADP的生成
6.3 氧化磷酸化的影响因素
脂质代谢
课时目标:掌握:必需脂肪酸概念、脂肪动员的概念以及关键酶;脂肪酸的β-氧化;酮体的生成、利用及生理、病理意义;胆汁酸的生成、肠肝循环及生理意义(见十七章 肝的生物化学中第三节胆汁酸代谢);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来源及生理功能。熟悉:脂肪酰基的活化及进入线粒体的机制;饱和脂肪酸的合成过程及合成后的加工过程;甘油的氧化分解;α-磷酸甘油生成的两种途径;胆固醇合成部位、原料、基本过程、调节及酯化;甘油磷脂的合成及分解代谢。了解:不饱和脂肪酸的命名和分类;甘油三酯的化学结构及生理功能;脂类的消化及吸收;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及生理意义;甘油三酯的合成;胆固醇激素及VD3的生成;鞘磷脂的合成与分解代谢。
7.1 脂质的构成、功能及分析
7.2 脂质的消化与吸收
7.3 甘油三酯代谢
7.4 磷脂代谢
7.5 胆固醇代谢
7.6 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
蛋白质消化吸收和氨基酸代谢
课时目标:掌握:氮平衡的概念;九种营业必需氨基酸;氨基酸脱氨基作用过程中的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及联合脱氨基作用;体内氨的来源、转运;尿素的生成(鸟氨酸循环);一碳单位的概念、载体、代谢过程及与氨基酸的关系;含硫氨基酸的代谢等。熟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氨基酸的吸收及蛋白质的腐败;α-酮酸的代谢;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了解: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需要量;蛋白质的消化;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8.1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消化、吸收
8.2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8.3 氨的代谢
8.4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核苷酸代谢
课时目标:掌握: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元素来源、合成部位及主要反应步骤;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嘧啶核苷酸合成的原料;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嘧啶核苷酸与嘌呤核苷酸合成的区别及主要调节的酶;嘌呤核苷酸及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熟悉:(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腺嘌呤与鸟嘌呤在体内的互变;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过程及补救合成过程了解: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9.1 嘌呤核苷酸的代谢
9.2 嘧啶核苷酸的代谢
代谢的整合与调节
课时目标:掌握:ATP是机体能量利用的共同形式;ADPH是合成代谢所需的还原当量;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三者互相之间的联系。熟悉:核酸与氨基酸的相互关系;物质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器官、组织的代谢特点及联系;细胞内酶的隔离分布;区域化分布、调节、限速反应及限速酶;酶含量的调节了解:物质代谢的整体性;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
10.1 代谢的整体性
10.2 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
10.3 体内重要组织和器官的代谢特点
DNA的合成
课时目标:掌握:半保留复制的概念、特点和意义;DNA复制的原料、模板、引物及参与复制的酶类及因子。熟悉:DNA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端粒和端粒酶的概念及意义;DNA损伤修复的概念、方式及意义。了解:中心法则的内容;RNA病毒、逆转录现象的概念、意义及逆转录酶的概念、催化的反应。
11.1 DNA复制的基本规律
11.2 DNA复制的酶学和拓扑学
11.3 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
11.4 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
11.5 逆转录
DNA损伤和损伤修复
课时目标:掌握:DNA损伤后修复的方式。熟悉:DNA损伤的类型。了解:DNA损伤及修复的意义
12.1 DNA损伤
12.2 DNA损伤修复
12.3 DNA损伤及其修复的意义
RNA的合成
课时目标:掌握:不对称转录的概念及意义;转录和复制的异同点;和转录有关的DNA结构;RNA聚合酶的组成及功能;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修饰。熟悉:转录体系的组成及转录过程了解:真核生物rRNA、tRNA的加工修饰;RNA自剪接;真核RNA降解
13.1 原核生物转录的模板和酶
13.2 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13.3 真核生物RNA的合成
13.4 真核生物前体RNA的加工和降解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课时目标:掌握:三类RNA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遗传密码的概念及特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概念;抗生素和干扰素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熟悉: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原料;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翻译后的加工。 了解:蛋白质合成后的靶向输送及意义;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异同。
14.1 蛋白质合成体系
14.2 氨基酸与tRNA的连接
14.3 肽链的合成过程
14.4 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和靶向输送
14.5 蛋白质合成的干扰和抑制
基因表达调控
课时目标:掌握:基因表达的概念,时间性及空间性;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操纵子模型;乳糖操纵子调节机制;真核基因转录激活调节的方式。熟悉:基因表达的方式;原核基因转录衰减调控模式;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真核基因结构特点。了解: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原核生物基因重组调节模式。
15.1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5.2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15.3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15.4 真核基因表达调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课时目标: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第二信使的概念和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规律;第二信使的概念、种类;受体的概念及作用特点;离子通道型受体通路、G蛋白偶联型受体和蛋白激酶偶联受体通路;cAMP-蛋白激酶信息传导途径;Ca2+-依赖性蛋白激酶途径等。熟悉:细胞间信息物质的特点及作用方式;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途径;受体的分类、一般结构及功能;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cGMP-蛋白激酶途径。了解: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cAMP-PKA 通路;Ras/MAPK 通路。
16.1 细胞信号转导概述
16.2 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
16.3 细胞受体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
16.4 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规律
16.5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血液生化
课时目标:掌握:血红素合成的过程;成熟红细胞的代谢特点。熟悉:血浆蛋白质的来源及功能了解:血液的化学成分;血浆蛋白质的分类。
17.1 血浆蛋白质
17.2 血红素的合成
17.3 血细胞物质代谢
肝的生物化学
课时目标:掌握:肝脏的生物转化概念、特点及反应类型;胆汁酸的分类及肠肝循环;游离及结合胆红素的性质及区别。熟悉: 胆汁酸的生理功能;胆色素的代谢。 了解: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溶血性、肝细胞性及阻塞性黄疸的实验室特征及鉴别。
18.1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18.2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18.3 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
18.4 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维生素
课时目标:掌握:脂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熟悉:脂溶性维生素体内活性形式;B族维生素的来源、体内活性形式。了解:维生素的结构
19.1 脂溶性维生素
19.2 水溶性维生素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课时目标:掌握:原癌基因及其活化机制;抑癌基因及其失活机制。熟悉:RB基因;生长因子的概念及其功能。了解:生长因子的分类
20.1 癌基因
20.2 抑癌基因
20.3 生长因子
DNA重组和重组DNA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重组DNA技术、克隆、克隆化、基因工程的概念;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概念及作用特点;基因工程常用工具酶;重组DNA技术的主要步骤;获取目的基因的主要途径;克隆载体选择的条件及常用载体种类;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的方式;抗药性标志选择筛选重组体等。熟悉: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方式、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重组体的筛选方法:重组体筛选的标志补救法、分子杂交法和免疫学方法;克隆基因的表达。了解:自然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几种方式;重组DNA技术与医学的关系。
21.1 自然界的DNA重组和基因转移
21.2 重组DNA技术
21.3 重组DNA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需先学习《基础化学》、《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等课程。

参考资料

  1.《生物化学》(第七版),周爱儒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生物化学》(第三版),贾泓褆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3.《生物化学》(第三版),沈同、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生物化学》,解军、侯筱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医学分子生物学》 张乃蘅主编.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宁夏医科大学
7 位授课老师
姚青

姚青

教授

罗明秀

罗明秀

副教授

李建宁

李建宁

副教授

推荐课程

心理学与生活

陈昌凯

41885人参加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83075人参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5267人参加

普通生物学实验

余娴文

13795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