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创造学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工程创造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等,是通过创造性的工程实践来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一门学科。通过创造性的工程实践来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在工程创造学中,创新、系统性思维、实践性和团队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求工程师不仅有专业技术能力,还需要有创新精神、全面思考问题、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契合新工科专业建设要求,紧紧围绕“创新人格”培养目标。通过学习《工程创造学》,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创新原理和创新技术方法,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兴趣、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得到加强,

(1)让学生“要”创新。努力实现思政教育与创造学知识有机融合,使学生铭记历史使命,将个人成才目标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相统一,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动机;通过知识风暴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兴趣;拓展学习资源,鼓励学生从中自主寻找、自主发现兴趣点,形成创新欲望。

   (2)让学生“做”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设计理论教学、案例剖析、项目牵引等多种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向课外实践延伸,确定“奇思妙想源于生活”创新实践主题领域,将班级教学与小组互学、分组研讨、头脑风暴、学生主讲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选择创新课题、设计创新方案、实践创造过程、评价创造成果。

(3)让学生“能”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学生创新内生动力,让学生自主从跨学科领域发现问题、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设计创新方案解决问题,鼓励团队协作,引导学生欣赏和包容不同观点,从创新成果中分享快乐,从而初步具有独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授课目标

本课程培养学生认知人类的创造心理、能力、思维、方法以及规律,具有运用创造思维、创造原理和创造技法及创造成果保护的能力,为今后在电子信息相关领域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目标为:

1.认知创造学基本原理,解析创造性思维,诠释创新创造活动的原理及方法,阐述创造性课题选择原则及创造性成果保护意义,激发创新创造兴趣,提升主动创新的内生动力。

2.具备创造性思维,运用创造原理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案,采用创造技法进行创新创造实践活动,提升创造性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具有勇于探索、自主创新精神,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形成创新素养和创造性人格。

课程大纲
证书要求

在课程目标中强调学生应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对以往期末考试一次性、标准答辩评价方式进行变革,采用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持续观察、记录而做出过程性评价和节点评价结合方式。

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1)过程性评价包括:平时随堂测试、学生讨论和展示;奇思妙想创新设计实验和答辩;

       (2)节点评价包括:期中考试,通过老师布置创新设计任务,学生互相评价设计方案;期末考核,采取开放考核和创新课程设计考核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