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亲爱的学员,欢迎来到《工程测量》课程学习,通过本课程教学资源和互动交流学习,您将轻松掌握工程建设所需的基本测绘知识、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具备工程测量技术服务能力,能胜任施工测量员岗位工作要求。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基本信息

《工程测量》是高职土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是研究如何为土木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及保养维修等阶段提供必要数据资料,并以此配合指导施工的一门学科。可见工程测量贯穿于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事关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要求从业人员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建设所需的基本测绘知识、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具备工程测量技术服务能力,能胜任施工测量员岗位工作要求。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综合素质。

《工程测量》是我校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总课时48学时,实践学时16学时,3个学分,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开设,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本课程2016年被列为南通职业大学spoc课程,2019年在中国大学慕课(MOOC)开放,向学生和社会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开放。

目前本课程已在中国大学慕课累计开课6学期,平均每学期学生人数400人左右,选用教材由课程主持人和团队成员共同编写的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建筑工程测量》。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的定位:

《现代土建工程测量》是高职土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是为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及保养维修等阶段提供相关数据资料,并以此配合指导施工。

本课程是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前导课程《高等数学》、《建筑识图和CAD》为本课程的学习预备必要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所需的基本测绘和测设知识、基本技能、职业技术规范、职业道德,为测量岗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课程结构与内容

依据本课程定位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以“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筑工程测量》为载体,从知识要求、能力要求与思政目标三个维度,将岗位技能要求、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融入教学内容,由单项工作任务到到综合案例应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课程教学内容规划设计为三大模块—10个项目—43个任务。

基于工作过程开展项目化教学,使课程内容更加契合工程测量员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成就感,有效提振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思政素材融入课程思政,以使学生达到德技并修的学习效果。

三、课程建设

1、本课程建设历程

我校自1973年设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来,就开设了测量课程,当时工程测量就是建工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为适应信息化教学发展,2010年10月课题组编写了互联网+立体化教材《建筑工程测量》,2019该教材被评为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2013年该课程被列为南通职业大学精品课程并以“优秀”通过验收;2016该课程被列为我校首批在线开放课程,主要面向本校学生在spoc开放;2019年在中国大学慕课建成对外开放。

2、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

本课程资源2019年在中国大学慕课建成对外开放,目前已经开课6个学期,共开设9个单元,配套教学视频45个,配套教学课件45个,9个章节的配套单元作业,9个章节的单元测验。配套教材有课程主持人主编的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建筑工程测量》和省重点教材《土木工程测量》;教材内容已经进行了课程思政的融入和更新,下一步将逐渐渗透到课程网址资源。为紧跟产业转型升级,体现测量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课程后续将新增测量机器人、GNSS数字化测图、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测量新技术,新方法的资源建设与应用。

课程自 2019 年在中国 MOOC 第一次开放以来,每年均开放 2 期,参与课程学习者除本校学生外,还有来自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社会技术人员共计4000多人次学习访问,充分发挥了网络课程线上教学优势和应用价值。自疫情以来,课程团队率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助力抗疫,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实施

1、采用“三段、六步法”组织课程教学实施

围绕课程标准中确立的教学目标,针对生源多样、需求多元的特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动“课堂革命”。通过课前-课中-课后贯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安排递进式的工作任务,并按“六步教学法”完成学习情境的教学进程设计。

本课程借助“中国大学慕课”教学平台,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教学流程:

课前,教师在网络课程中设置任务点,安排学生在平台上预习电子版教材等相关内容,观看微课视频,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课中,教师利用“中国大学慕课”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课程中涉及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对测试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同学们探讨。同时还可以进行课堂签到、课前测、课后测、章节考试等各种教学互动活动。

课后,教师可利用“中国大学慕课”进行课程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讨论题的发布,知识拓展等活动,从而督促学生及时进行课后巩固。

通过以上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以往有所增强,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渐养成。

 

2、基于工作过程开展教学活动

以项目任务和实际工程案例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合作学习,完成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均以“任务目标——任务内容—任务准备—任务实施—任务考核——任务作业”六大步骤进行组织和实施教学。相同的工作流程不同的工作任务,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循序渐进,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养成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勤劳吃苦、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品质。

3、多元考核评价增强学习动力

针对不同教学项目任务,通过多维度、多方法的评价激励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综合考量任务达成、课堂互动、在线测试、 团队协作、资源学习等情况。学生自评、互评、专业教师点评、企业导师参评,得到积极的正面评价,学生根据评价反馈适时规划调节学习策略,反思学习效果,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同时,利用现有的校园网测量控制网系统、顶岗实习施工现场、虚拟仿真等教学环境,让教学更加形象化、可视化和多样化。

五、教学效果

1、真实案例促成学生技能达成

依托我校已有测量控制网实训平台和校企合作单位实训基地,运用任务驱动的真实案例,帮助学员理解领悟学习中理论知识点、重点和实操应用的结合点,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破解学习中的难点。课程各类教学资源应用充分,学员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获得感强、满意度高,获得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2、技术支持方便自主学习

本课程采用多层次实训体系,采用课内课外开放式实训、与生产实习、顶岗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多层次实训体系,有效地培养学员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本课程平台网上资源,既方便学生自学,又可及时、动态地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实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

本课程一方面注重使学员掌握的测量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一方面重视学员测量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使得本课程倍受学生及企业技术人员的欢迎。

3、示范引领推动“三教”改革

历经多年的课程改革和建设,课程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教学设备齐全,实验条件处于同类院校前列,课程平台具有完备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及配套的试题库、教学视频以及团队成员编写的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面向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开放,使用效果良好。课程被列为我校首批“金课”和“课程思政示范课”,在“三 教”改革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特色创新

1、“课程标准”突出职业素养

课程标准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突出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等职业素养的达成,注重技能水平和职业精神双提升,促成学生全面发展。

2、“岗课赛证”融通课程内容

课程内与国标规范GB50026-2020工程测量标准同步修订和调整。课赛证”融通,实训内容增设测量大赛项目,课程考核与国家职业工种测量员技能鉴定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

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课程 MOOC 平台资源,课前完成自学,制定任务实施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疑难和易错问题进行答疑,课中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尝试,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倍增。







授课目标

    根据当前建设市场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为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立德树人”的高职教育新理念,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课程建设,开展“教学做思”一体化教学,我们以学生和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对《工程测量》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主要体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思政目标。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一定的数学、建筑制图及CAD应用的相关知识。

参考资料

1.课件及视频

配合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制作了一套配套课件,内容包括视频、引导性问题、相关图片、动画等。

2.教材

不拘泥于一本教材,也不拘泥于某一类书籍,以工作任务驱动,要求学生会利用图书馆、网络、身边的亲朋好友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通过讨论、走访等多种方式获取知识。使用课程团队主编的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筑工程测量》(北京大学出版社,石东 陈向阳主编)。参考教材为高等职业教育土木建筑类专业新形态教材《土木工程测量》(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徐广舒,陈向阳等主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建筑工程测量》(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李生平主编)。